曾雪艷
【關鍵詞】 作文教學;興趣;題材;體裁;閱讀;評價;交流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0—0048—01
作文既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更是語文實踐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習作入門的向導。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認為,教師要從題材、體裁、閱讀、評價和交流五個方面突破,為學生創(chuàng)作開辟新的天地。
一、豐富作文題材
小學生的作文題材總的來說比較單一,不外乎寫人與記事兩大類。小學生的生活范圍十分廣闊,既有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也有社會生活。學生接觸的對象也是豐富多彩的,既有人物、事物,還有景物。人物有家庭人物、學校人物、社會人物;事物有家庭事物、學校事物、社會事物;景物有山山水水、天空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因此,作為教師,不能將學生的身心限制在人與事的范圍之內,而要引導學生對一切人物、事物、景物都產生興趣,幫助學生豐富作文題材。
二、豐富表現(xiàn)體裁
為了配合作文題材的豐富性,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表現(xiàn)體裁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大膽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體裁進行表現(xiàn),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散文的體裁表現(xiàn),用小說的體裁表現(xiàn),用寓言的體裁表現(xiàn),用童話的體裁表現(xiàn),甚至用詩歌的體裁表現(xiàn);可以鼓勵學生用記敘的手法表達,用抒情的手法表達,用哲理的手法表達。通過運用豐富的表現(xiàn)體裁和表達手法,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各盡所長,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趣。因此,對豐富表現(xiàn)體裁與豐富作文題材,應當同等重視,不可偏向。
三、豐富閱讀范圍
閱讀是學生的生活內容之一。一個愛閱讀、會閱讀的學生,必然能從閱讀中吸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位。閱讀課本雖然也能增加學生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生活,但課本內容畢竟有限,范圍有限,知識有限,收效也有限。所以,教師在教會學生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課本閱讀是被動的;課外閱讀則是主動的。閱讀課外書籍,可以使學生接觸更豐富的世界,認識更豐富的生活,知道更豐富的知識,增加更豐富的智慧,培養(yǎng)更豐富的情趣。同時,閱讀課外書籍,還能使學生學會更多觀察萬事萬物的方式,學會更多表現(xiàn)萬事萬物的方法。
四、豐富評價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都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們占有各種材料的方法。而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對小學生作文的評價往往采用優(yōu)、中、差的標準,這種評價標準既武斷又片面,更缺乏人情味。教師急需轉變這種評價標準,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另外,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一定要慎之又慎,肯定多于否定,鼓勵多于批評,情感多于理性,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為今后的寫作,積累更加豐富的素材,并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寫作習慣。
五、豐富交流渠道
文章的生命在于交流,在于讀者的閱讀。同樣,學生的習作不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特地寫給教師看的,而是為了交流、溝通。“發(fā)表”是給一切想看的人看的。從一定意義上說,發(fā)表是寫作成功的一種標志,也是一種成功的體驗,它遠比“高分”和教師的鼓勵有用得多,是習作最直接、有效的動機和動力。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放大習作成果的激勵作用,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發(fā)表習作的機會,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總之,激發(fā)小學生作文興趣的五個豐富性,從理論方面雖然比較容易掌握,但實施起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師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有耐心,更需要教師有時時刻刻、日日月月的持久愛心。否則,我們永遠也激不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與情趣,更不會使學生從作文中享受到無窮的樂趣。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