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康 姚富麗 余柯 夏先明 蔡勇 杜一華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客觀上要求各學科管理的精細化,只有實行精細化管理,才能促進學科建設,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本文以外科手術學實踐教學中的一個實踐技能項目的精細化管理為例,闡明臨床實踐教學應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以提高教學質量,確保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1-0120-02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企業(yè)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guī)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guī)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1]。20世紀90年代,這一思想在西方國家得到了全面推廣和應用。
隨著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斷深入,但其在結構、規(guī)模、質量、效益、速度之間的不協(xié)調問題越來越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發(fā)展。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領域,用于高校管理是現代高等教育管理以及高校和諧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實行精細化管理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對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促進和實現高等教育觀念的變革,保障高校管理到位、實現健康、整體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工作過程質量控制和改善的管理技術、也一種管理哲學、一種管理系統(tǒng)和一套管理工具,通過管理規(guī)則的系統(tǒng)化和細化,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協(xié)同和高效運行。
那么作為高等醫(yī)學院校的實踐教學應該怎么才能做到精細化管理呢?實踐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參與教學的學生、實驗指導教師、實驗技術教師、實驗管理人員、實驗物資、后勤保障及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等。在教學管理教程中,怎樣使老師教學前能作好充分準備,教學中能精心施教?怎樣使學生課前有效預習,課堂中專心學習,課后鞏固復習?怎樣保障實驗物資的數量、質量及有序的供給?怎樣保證實踐環(huán)境既符合每個實驗項目的要求,又整潔?怎樣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才是一套科學、客觀的?現以創(chuàng)傷現場四大急救技術為例,剖析外科手術學實踐技能教學中的精細化管理(見表一):
1 集體備課(包括本次課的目的與要求、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及教學方法、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及課后作業(yè)等內容)。2 根據臨床實踐項目確定學生分組(本項目把140名學生分成7個組進入7個訓練間,練習時根據不同項目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分成不同小組進行)。3 實踐指導教師:(1)寫好教案、備課記錄。(2)做好多媒體課件(如教學視頻、PPT等)。4 實驗技術人員:根據本次實驗項目做好實驗準備(實驗物資及場景的布置,詳見本項目具體物資及場景圖表)。按教學進度,在上一次課結束時由實踐指導教師安排預習內容及提出問題(PBL教學的一部分):1預習外科學P169-176,外科手術學P162-189。2明確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先救命,后診治)3 初步了解創(chuàng)傷現場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的目的、意義、方法及注意事項?1 教師教學準備充分。2 學生課前預習有效。3 實踐環(huán)境及物資準備充分。1 實驗室主任課提前一周組織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制度)2 實踐指導教師課前備課(中期和期末交教研室主任檢查,進入教師個人考核體系)。3 實驗技術人員課前布置好實踐環(huán)境及準備好實踐物資(實驗技術人員的職責,開課前由實踐指導教師檢查并評定,進入實驗技術人員個人考核體系)。4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教師課堂抽查,并進入平時考核成績)。
集中授課基礎理論知識獲得進行實踐前應用多媒體集中講解實踐項目的基礎理論知識:1 本次課的目的與要求。(1)了解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及一般處置措施。(2)掌握創(chuàng)傷現場四大急救技術(止血、包扎、固定及搬運)。2教學內容(結合案例,應用PPT、教學視頻等)3 重點與難點重點: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的方法。難點:(1)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2)止血帶止血法安置的部位及時限。(3)四肢骨折的固定及包扎方法。(4)脊柱損傷病人的搬運及固定。1 集中聽課。2 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3 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4 課堂討論。通過教師的講解及師生互動完成本次課的基礎理論的傳授。1 學生上課積極、紀律好(平時紀律考核)。2 教師教案生動形象(定期通過學生、同行及專家問卷調查)。3 隨??己藢W生對本次實驗項目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進入教師教學考核及學生平時考核成績)。(15分鐘)
技能獲得階段1 介紹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學視頻片段。3 示教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各種止血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項。4 結合案例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 結合教學模型及器材聽指導教師講解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常用的止血的目的、方法及用物的選擇及注意事項。2 觀看教學視頻。1 通過指導教師結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止血技術的傳授。2 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選擇操作規(guī)范的教學視頻(購買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發(fā)行教學視頻或由教研室資深專家執(zhí)導拍攝的教學視頻,并根據專業(yè)知識的發(fā)展及時更新)。2 按照集體備課的要求,規(guī)范化示教。(10分鐘)
分組練習階段實踐指導教師:1 將學生分2人一組進行模擬練習(在創(chuàng)傷模擬人上或一人模擬患者)。2 現場指導并糾正學生操作。實驗技術人員:1 協(xié)助實驗指導教師進行指導。2 及時補充實驗物資。分組模擬訓練,立即體驗操作:2人一組,分不同角色(患者與急救醫(yī)生,主操作與助手)交替練習。1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型親自進行模擬練習各種止血方法。2 注重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3 實驗物資補充及時。重視過程性評價,及時講評學生的錯誤,便于學生不斷改進,掌握操作技能(進入學生的平時考核成績)。(10分鐘)
包扎方法教學
技能獲得階段1 介紹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常用的包扎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學視頻片段。3 示教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包扎的各種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項。4 結合案例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教學模型及器材聽指導教師講解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常用的包扎的目的、方法及用物的選擇及注意事項。2 觀看教學視頻。1 通過指導教師結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包扎技術的傳授。2 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止血法(10分鐘)
分組練習階段實踐指導教師:同止血法實驗技術人員:同止血法分組模擬訓練,立即體驗操作:2人一組,分不同角色(患者與急救醫(yī)生,主操作與助手)交替練習。1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型親自進行模擬練習各種包扎方法。2 注重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3 實驗物資補充及時。同止血法(10分鐘)
固定方法教學
技能獲得階段1 介紹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常用的固定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學視頻片段。3 示教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固定的各種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項。4 結合案例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 結合教學模型及器材聽指導教師講解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常用的固定的目的、方法及用物的選擇及注意事項。2 觀看教學視頻。1通過指導教師結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固定技術的傳授。2 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止血法(10分鐘)
分組練習階段實踐指導教師:同止血實驗技術人員:同止血法分組模擬訓練,立即體驗操作:2人一組,分不同角色(患者與急救醫(yī)生,主操作與助手)交替練習。1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型親自進行模擬練習不同部位的固定方法。2 注重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3 實驗物資補充及時。同止血法(10分鐘)
搬運方法教學
技能獲得階段1 介紹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常用的搬運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學視頻片段。3 示教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中搬運的各種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項。4 結合案例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 結合教學模型及器材聽指導教師講解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常用的搬運的方法及用物的選擇及注意事項,特別是脊柱損傷病人的搬運。2 觀看教學視頻。1 通過指導教師結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搬運技術的傳授。2 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止血法(10分鐘)
分組練習階段實踐指導教師:1 將學生分5人一組進行模擬練習(在創(chuàng)傷模擬人上或一人模擬患者)。2 現場指導并糾正學生操作。實驗技術人員:同止血法分組模擬訓練,立即體驗操作:5人一組,分不同角色(患者與急救醫(yī)生,主操作與助手)交替練習。1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型親自進行模擬練習各種搬運方法。2 注重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3 實驗物資補充及時。同止血法(10分鐘)
綜合練習1 結合實驗項目給出一個臨床案例,如何對一名43歲男性患者,因車禍傷導致小腿開放性骨折伴活動性出血進行現場急救。分組模擬訓練,立即體驗操作:5人一組,分不同角色(患者與急救醫(yī)生,主操作與助手)交替練習。1 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型親自進行模擬練習創(chuàng)傷現場四大急救技術的綜合應用。2 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掌握學生對此實驗的掌握情況及臨床綜合應用的能力。(18分鐘)
2 講評學生的口頭答題情況。1 完成每一個實驗項目的操作。2 回答問題。在講解、練習基礎上進行考核,達到促進教學的作用。重視質量評定,使實驗目標達到。(5分鐘)
課后鞏固階段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掌握創(chuàng)傷現場急救四大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在下次課開始時抽查(進入平時考核成績)。(2分鐘)
課后實驗物資及環(huán)境1實驗技術人員檢查實驗設備及清點物資。2 做好實驗設備使用及物資記錄(精密及貴重儀器設備填寫運行記錄)。1 關閉設備、整理并清點器械。2 實驗室清潔衛(wèi)生。3 關好門、窗、水、電,請實驗技術人員檢查后方可離開。1 實驗設備及物資管理規(guī)范。2 實驗室整潔。1 保證實驗設備的正常運行。(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2 保證實驗室整潔。(實驗室規(guī)則)
總結
從上表的實踐教學管理不難看出,教學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相應的規(guī)章及制度。要求參與教學的各各角色需按照指令既分工又協(xié)作地完成既定動作,細化各環(huán)節(jié)指令,有序實施教學管理,達到“教”有所“依”,“學”有所“獲”。精細化管理是一個不斷追求最好的管理理念,在精細化管理建設中應注重自身專業(yè)的特點,實踐中不斷完善。精細化管理應用于臨床實踐教學,可使實踐教學更加完善。
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管理制度是教學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其來源于自身教研室?guī)状虒W隊伍所積淀下來的及本校同行和他校的優(yōu)秀的教學管理經驗。精細化管理,就是強化教學精細化管理為手段,以真正調動師生雙方教與學的主動性為動力,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標準。我校臨床實踐教學通過不斷完善精細化管理,臨床實踐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在我校參加的近四屆(2010年-2015年)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比賽中,我校連續(xù)五年獲西南西北分賽區(qū)一等獎,決賽中也取得較佳的成績。
(作者單位:1.四川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外科手術技能中心;2.四川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生物化學教研室)
(通迅作者:姚富麗)
基金項目:2011年度“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項目(川教函 [2011]659號)。
參考文獻:
[1]汪中求,吳宏彪劉興旺等.精細化管理 [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