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糖尿病患者除服藥、注射胰島素、控制飲食之外,唯一可以自我療愈的方法就是運動。運動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進而減低胰島素需求量。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預防與控制是不容忽視的,運動是不可或缺的。運動是糖尿病患者可親自控制的一環(huán),然而缺乏指引,患者可能使用錯誤姿勢運動、運動過量或不足及缺乏效益等問題。
運動可幫助降低體內血糖。通過運動或體力勞動時,肌肉產(chǎn)生能量,同時有助于降低血糖。隨著血糖的降低,患者可減少服食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頻率或劑量。
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生成,會隨時間日益減少。若通過運動減低血糖,進而降低胰島素的需求量,以使胰島素更佳地控制血糖,同時也降低了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運動更能促進胰島素的吸收與作用。有時,患者面對許多工作時感到疲憊,使體內血糖升高,處理血糖的胰島素不足,此時,若以運動降低血糖,體內胰島素足以處理血糖。
因此,運動就像胰島素的替代品。相比服藥、打針等,運動來得更容易,同時亦可控制體重。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功效
1.可迅速降低血糖水平。
2.提高身體使用胰島素的能力。
3.減少胰島素的需求。
4.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5.減少心臟疾病風險。
低強度有氧運動最佳。糖尿病患者適合進行的運動可分成不同的強度。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持續(xù)一段時間,緩慢地提升強度和動作的幅度和力度。
另外,建議強化鍛煉和抗阻力訓練,如使用阻力帶運動和伸展或拉筋以獲得靈活性。若過于輕度的鍛煉,可能效果不佳。因此,可從中等強度開始。中等強度的運動:疾步行走、休閑性質的游泳、排球、緩慢的有氧運動、緩和地騎腳踏車和園藝。
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在根據(jù)一些運動指南下,選擇強度較為激烈的運動,如慢跑、網(wǎng)球、籃球、跳繩、壁球、快速的有氧運動、快速騎腳踏車、踏步運動和足球等。
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周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逐漸提升到每周60分鐘有氧運動。
運動時的心率必須維持在安全水平,即是最高心率的60%~70%。每個運動環(huán)節(jié),應包括約5~10分鐘的暖身,以及5分鐘的運動后伸展。運動必須包含大多數(shù)上下半身的四肢和主要大肌肉群。
糖尿病患者須經(jīng)常運動,若停止運動1~2周后,運動所帶來的益處將逐漸消失。身體素質良好的患者,可進行中等強度的重量訓練計劃以強化肌肉,并重復8~12次,每周2次。
對于患有糖尿病足損傷的嚴重患者,建議避免跑步,可考慮其它低沖擊運動,如步行、游泳或騎腳踏車。不過,糖尿病足潰瘍者不宜游泳,以避免細菌感染。運動前應多飲水。另外,切勿在運動時所運用的主要肌肉群部位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患者應使用合適的運動鞋,如穿襪子、輕巧和良好鞋墊的運動鞋,每日仔細檢驗腳部,維護腳部清潔和干爽。
運動后可能致低血糖
若體內血糖值過低,無法提供身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即為低血糖癥。若患者持續(xù)性過量運動,超過身體負荷的時限,可能導致低血糖現(xiàn)象。
低血糖的因素:注射胰島素或服食糖尿病丸;少吃一餐或沒進餐;長時間或過量運動。
低血糖癥狀:視覺模糊、麻痹、焦慮、饑餓、頭昏。
如發(fā)現(xiàn)上述跡象,應立即停止運動,測量心率和血糖檢測,并服食一些零食。
嚴重糖尿病患者需要加以留意,周圍神經(jīng)病變可能導致患者腳底麻痹,失去觸覺,缺乏敏感度的腳部,如持續(xù)重復性運動,可能導致糖尿病足潰瘍、傷口或跌倒。
嚴重患者切勿跑跳,應謹慎限制負重鍛煉,如跑步機運動、長途步行、晨練、踏步鍛煉等??蛇M行一些輕微的運動,如游泳、騎腳踏車、手臂鍛煉、椅子上的運動等。
血糖過低不宜進行運動
患者在運動前應監(jiān)測血糖。若血糖低于5.6,不宜進行運動。可以先吃些小食品或喝杯果汁等,稍微提升血糖。若處于5.6~14范圍內,屬于安全的血糖指數(shù),適合繼續(xù)運動。患者應根據(jù)血糖檢測儀的血糖指數(shù)指南決定何時適合開始運動,或何時攝取血糖。
血糖檢測儀血糖指數(shù)指南
1.少于100mg/dL(少于5.6mmol/L)(太低)。
2.100-250mg/dL(5.6-13.9mmol/L)(安全:這是運動前安全范圍的血糖指數(shù))。
3.250mg/dL(超過13.9 mmol/L)或更高(謹慎注意:需加以警惕的血糖指數(shù),運動前咨詢醫(yī)生的意見)。
4.300mg/dL(多于16.7 mmol/L)或更高(危險水平:不宜運動,向醫(yī)生咨詢)。
根據(jù)博格運動自覺量表,安全的主觀自覺強度水平為12-13分。6-11分之間,屬于非常輕微的運動,如抬手或腳、坐在椅子上,甚少或沒效用。糖尿病運動的目標為12-16范圍內。若患者覺得所進行的運動有點難或稍微挑戰(zhàn),這就是其目標范圍內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