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鑫
摘 要
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十分關鍵。一些歌唱者在舞臺上會出現(xiàn)種種“緊張”的現(xiàn)象,也多是由于自身的心理障礙所致。因此,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歌唱者來說,不僅要具備精湛的歌唱發(fā)音技巧和水平,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健康向上的演唱心理。本文從多個方面對歌唱發(fā)聲的影響因素及如何培養(yǎng)歌唱者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進行了相關的探討和研究,以期對促進歌唱者演唱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歌唱發(fā)聲;心理素質培養(yǎng);影響因素;聲樂
歌唱作為一門藝術,有自身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心理特征,有別于其他藝術門類。在整個聲樂演唱和學習的過程中,歌唱者的心理因素貫穿始終,對其歌唱藝術活動起著重要支配和影響作用??梢哉f,歌唱者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心理狀態(tài),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其歌唱技術技能的正常發(fā)揮。因此,在聲樂教學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揭示歌唱者的心理現(xiàn)象發(fā)展規(guī)律,將其更好地用于指導聲樂的學習,促進歌唱者心理素質及演唱水平的提高就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歌唱發(fā)聲的影響因素
在發(fā)聲演唱中出現(xiàn)問題,多是由于歌唱者的心理狀態(tài)引起的。心理狀態(tài)包含著個人的感覺、情緒、心理、生理等多種因素,這也正是所謂的“內因”造成的。只有各種心理素質進行分析,認識歌唱者的內在心理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解決其發(fā)聲演唱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其演唱水平、
1.1 性格因素
性格指的是人外在的行為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內在心理特征,是人的個性結構特征中的一種。這一心理因素與歌唱者的聲樂演唱和學習活動的表現(xiàn)密切相關。由于每個人的后天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不一樣,所形成的性格也千差萬別。因此在歌唱活動中,歌唱者的內在心理特征與外在行為方式也千變萬化。為更好地促進聲樂的教與學,就需要在歌唱實踐中探尋什么樣的性格最利于聲樂的學習,并根據(jù)學習者的性格進行不同方式的具體引導,做到“因材施教”,因性格施教。如對于有主見的學習者,就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對于順從型的學習者,就對其進行點化,促進其多進行思考等。此外,還需讓不同的學習者學會對自身性格進行理性的控制與調節(jié),以保證在演唱的過程中擁有持久的興趣和不竭的學習動力。
1.2 緊張、不自信因素
由于跑調、不自信、口干舌燥、緊張等問題的出現(xiàn),而導致演唱失常發(fā)揮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出現(xiàn)諸如此類的問題,多是由于歌唱者發(fā)聲的基本功不扎實,或者心理素質較差引起的。這不但沒有使自身的真正實力得以發(fā)揮,也很容易造成演唱者心理問題的加重,更加不利于其歌唱發(fā)聲。因此,在日常的聲樂教學與學習中,就需要對學習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培養(yǎng),充分做好上臺表演的心理準備,才能進行愉悅的歌唱。對于上臺緊張,發(fā)揮失利的學習者,也要積極給予其表演的機會,讓其在不斷的舞臺實踐中增強自身心理素質,更加充滿自信。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即使表演者首次登臺演唱的曲目再小,也要鼓勵其發(fā)揮所學技能,爭取表演的完整。作為歌唱學習者,也要積極克服自身存在的種種心理障礙,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之處,才能戰(zhàn)勝緊張,樹立自信。
2 歌唱發(fā)聲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
2.1 苦練聲樂基本功
要想獲得歌唱的成功和進步,需要歌唱者具有堅強的毅力,并能隨時隨地進行練習。不僅如此,還需要在練習聲樂的過程中將全身心更好地投入,才能逐漸找到歌唱的靈感,獲得長足的進步。且事實證明,舞臺演唱時基本功不扎實,歌唱效果也必然會大打折扣。因此,苦練基本功,鍛煉和提升自身的歌唱技術,對每一個歌唱者來說都十分有必要。這要求歌唱學習者首先要從基本做起,認識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發(fā)音技巧,才此基礎上加強訓練,夯實基本功。對于自身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更應該“揚短避長”,多挑出來進行強化訓練,切勿好高騖遠。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一絲不茍,勤學苦練。此外,每個人的嗓音特點不同,在進行訓練的時候,也需要找好適合自己的作品進行練習,保證自己的基本功純熟之后再進行其他作品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起適當?shù)淖孕?,為登臺演唱打好基礎。
2.2 加強藝術實踐,克服緊張心理
要真正加強歌唱發(fā)聲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還需建立在多聆聽多實踐多思考的基礎之上,在提供聲音辨別能力的同時加強訓練,這樣才能對歌唱有更深的藝術領悟,從而迅速取得進步。多觀看和聆聽別人的歌唱實踐,并對自身的優(yōu)缺進行對比分析,形成一個正確的聲音概念,不僅在比賽中能夠做到知己知彼,也能正確定位自己,在潛移默化中克服自身的緊張心理。若只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盲目自信,而沒有認清自身的真正水平,就很難做到駕馭舞臺,在舞臺實踐中獲得成功。因此,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歌唱者要做到多聽、多想、多練、加強舞臺藝術實踐,并做到平常心對待,這樣才能逐漸克服緊張心理,增強舞臺自信心。
2.3 提高藝術審美,帶著感情歌唱
歌唱者演唱水平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長期的形成過程。這要求歌唱者要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觀,提高藝術修養(yǎng)水平。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逐漸學會對歌唱作品做出相應的鑒賞,感受詞曲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更好地在演唱中投入全身心,真正做到“帶著感情歌唱”。實際上,歌唱的本質就是一種情感上的抒發(fā),只有真正把握作品傳達的情感和演唱的靈魂所在,才能進行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再者,在舞臺演唱的過程中,如果能將演唱的全部精力投入在歌曲的情感表現(xiàn)上,也必然避免了緊張情緒的出現(xiàn)??偠灾?,在演唱中做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等,都啟示歌唱者要將自己與原演唱者合二為一,才能更好地打動觀眾。
3 結束語
總之,歌唱者的心理素質是影響其歌唱發(fā)聲實際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歌唱發(fā)聲的過程中,只有正確發(fā)揮歌唱者心理調節(jié)的作用,才能真正克服其心理障礙,取得歌唱的成功和進步。因此,歌唱學習者要認清并重視自身的心理素質能力,并在聲樂學習中加強訓練和培養(yǎng),形成扎實的聲樂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要加強藝術審美修養(yǎng),做到“以情帶聲”,從而更好地達到更好的發(fā)聲效果,獲得演出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黃燕.歌唱心理素質在聲樂學習與演唱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02):143-144.
[2]劉莉雅.芻議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162.
[3]彭昭君.淺談影響聲樂學習的心理因素[J].大眾文藝,2016(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