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會榮
摘 要
本文以“分光光度計及操作”為例,詳細分析了翻轉課堂理念下中職化工分析課程教學設計的思路和實施過程,希望為中職化工分析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職;化工分析;教學設計
隨著“微”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方式和學習模式悄然變化,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探索教育方面的改革。翻轉課堂作為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已運用到中職教學中。
《化工分析》是中職工業(yè)分析與檢驗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原理抽象,實驗枯燥;對于文化基礎薄弱的中職生,能按要求完成簡單基礎實驗,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綜合實驗,有一定的難度,這樣導致學生學習時參與度不高、實訓教學效果較差,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和學習形式勢在必行。
1 翻轉課堂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課上講授傳遞知識,課后習題內化知識。翻轉課堂作為一個新的教學模式,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通過提供教學視頻、課件、文本等資源,學生在課前完成學習資源課的觀看和學習,通過自主、協(xié)作學習,完成知識的傳授,師生在課堂上通過答疑解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完成的知識內化,它利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和資源,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為中職《化工分析》課程教育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新的契機,同時對學生和教師在技術和能力上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
2 翻轉課堂理念下的教學設計
根據翻轉課堂理念內涵,教學設計可分為課前和課中,本文以“分光光度計及操作”為例,在翻轉課堂理念下進行教學設計、實踐和探討。
2.1 課前準備與設計
2.1.1 分析教材,細化內容
首先在中職化工分析教學大綱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實驗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分光光度計及其操作”選自中等職業(yè)學校規(guī)劃教材《化工分析》,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儀器的組成和使用方法,是教材上第一次涉及的大型儀器組成、原理和使用,對學生學習現(xiàn)代化分析儀器具有重要的作用。
2.1.2 分析學情,制定達成目標
翻轉課堂是一種目標管理式的學習,達成目標就是學生自主學習應達到的認知程度、水平或標準,學生是目標管理的執(zhí)行人,具體、可量化的的達成目標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分光光度計及其操作”達成目標為:
(1)讀教材、看微視頻1和完成任務一,說出分光光度計的組成和原理。
(2)讀教材、看微視頻2和完成任務2,掌握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
2.1.3 錄制微課,設計學習任務
翻轉課堂理念主張課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學習,需要教師提供配套的教學資源來支持,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將重點內容設計成微課,或者把老師實驗的過程做成微課,對關鍵步驟、關鍵點、關鍵現(xiàn)象進行講解, 既有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又兼顧實踐知識的傳授,真正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同時又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一中“分光光度計的組成”教材上有講述,但原理以文字呈現(xiàn),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因此錄制以“分光光度計原理”為主題的微視頻1。
任務二中“分光光度計的使用”內容以文字呈現(xiàn),難和儀器聯(lián)系,錄制微視頻2,既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任務一中的知識,又直觀的幫助學生掌握分光光度計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1.4 評價收獲,反思困惑
評價收獲目的是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梳理總結,碎片化的知識系統(tǒng)化,同時檢驗自己自主學習的達標程度。反思困惑為了給學生一個反饋自主學習成效的平臺,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奠定基礎,實現(xiàn)高效課堂。
2.2 課中教學活動設計
2.2.1 設計活動任務,小組合作探究
中職化工分析課的課堂活動設計多數是在分組的基礎上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如分光光度計及操作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設計三個活動任務。
任務一:針對分光光度計組成、結構和使用設計5道選擇題進行檢測。
任務二:給出5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任選一種測定最大吸收波長。
任務三:在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出5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的吸光度。
2.2.2 教師點撥指導,總結內化提升
布置的任務具有發(fā)散性,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適時指導,之后小組進行交流總結內化。最后教師結合高頻錯誤及重難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構建知識網絡。
2.2.3 設置多元評價,反思總結提升
課中的評價反思既設計學生依據達成目標對自己學習成效的自我評價,還有課堂活動各環(huán)節(jié)中,同學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的協(xié)作評價,是同學之間的過程性、發(fā)展性評價。
3 總結
總之,翻轉課堂學習,學生既完成了知識內化,又發(fā)展了合作與交流能力、信息與通訊技術運用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但不能一味地翻轉,教師要深入了解翻轉課堂,將其和傳統(tǒng)教學結合在一起才能找出適合中職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