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偉
摘 要: 本文通過系列實驗,對比學習困難與正常小學生的漢語和英語語音意識的關系,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母語語音意識優(yōu)于第二語言語音意識的發(fā)展,并且第二語言的語音意識受到母語語音意識發(fā)展的影響;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系統(tǒng)的語音意識各個成分發(fā)展順序一致,具有發(fā)展一致性特點;漢語和英語的語音意識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遷移;語文學習困難兒童漢語語音意識和英語語音意識水平發(fā)展滯后。
關鍵詞: 小學生 學習困難 語音意識 發(fā)展狀況 特點
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元語言意識在閱讀中的重要作用是心理語言學的一大發(fā)現(xiàn)。所謂元語言意識就是指外顯地操縱、控制語言的能力,是個體思考和反思語言的特征和功能的能力,包括了語音意識、單詞意識、句法意識和語用意識[1]。大量研究認為,語音意識對閱讀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Tunmer等提出語音意識是對音位片斷的反應和控制能力(1984),是元語言能力的一種[2]。本研究欲通過系列實驗研究,考察不同學習水平的二、三、四年級小學生漢語語音意識、英語語音意識水平發(fā)展特點及兩類被試是否在兩種語言系統(tǒng)中存在差異,對小學生漢語和英語語音意識的發(fā)展狀況進行探索。
一、漢語語音意識測評
選取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TONI-2》作為智力測驗工具。選取西安市某小學二、三、四年級各三個班,通過《TONI-2》智力測驗,采用分組測試,每組10名被試,每名被試一本測驗材料,一張答題紙。測試時間30分鐘,被試統(tǒng)一作答。通過測驗結果分析,淘汰有智力缺陷的被試,再根據(jù)語文成績和語文老師評估進行學業(yè)正常兒童和語文學習困難兒童的篩選,最終共選擇被試175名,其中學業(yè)正常兒童93名,語文學習困難兒童82名。
漢語語音意識通過辨別任務考察漢語前音意識、漢語后音意識、漢語音位意識、漢語聲調意識四個語音單位。4個分實驗中選取的漢字均出自于小學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全國統(tǒng)編教材1-4年級語文課本。
1.漢語前音意識辨別測驗。根據(jù)對聲母劃分的七類,選擇雙唇音/b/、唇齒音/f/、舌尖前音/c/、舌尖中音/t/、舌尖后音/zh/、舌面音/q/、舌根音/k/七個聲母作為目標音。選取漢字共21個,共分7組,每組3個漢字。每組漢字中,有一個含有目標音,其余的兩個不含目標音。要求被試聽到后,選擇出含有目標音的那個字。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6。
2.漢語后音意識辨別測驗。根據(jù)對韻母劃分的三類: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選擇每類中各2個韻母作為目標音。其中,選擇單韻母中的舌面單元音韻母/a/和/i/、復韻母中的前響復韻母/ei/和中響復韻母/iao/、鼻韻母中的后鼻音韻母/ang/,選取漢字共18個,分為6組,每組三個漢字。每組漢字中,有一個含有目標音,其余的兩個不含目標音。要求被試聽到后,選擇出含有目標音的那個字。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76。
3.漢語音位意識辨別測驗。本實驗共分6組,每組有兩個目標音,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分別用于判斷被試的漢語前音意識和韻腳意識。選取漢字共24個,每組4個,其中一個含有聲母目標音,一個含有韻母目標音,其余的兩個不含目標音。目標音隨即分布在各個位置。被試聽到后需要判斷哪個漢字含有目標音,含有的目標音在字中發(fā)音的前面還是后面。正確判斷出“有”或“無”的,每字1分,辨別出“有”并正確辨別出位置的,每字2分。每題4分。ɑ系數(shù)為0.65。
4.漢語聲調意識辨別測驗。本實驗共選擇32個漢字,根據(jù)4種聲調類型分為8組,每組4個漢字,其中三個漢字的聲調一致,另一個的聲調和其他三個不同,被試聽到四個漢字讀音后,選擇出不同聲調的一個。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78。
二、英語語音意識測評
英語語音意識通過辨別任務考察英語首音意識、英語韻腳意識、英語首音位意識、英語末音位意識四個語音單位。
1.英語首音意識辨別測驗。本實驗共30個單詞,分為10組,每組3個單詞,其中一個單詞的前半部分發(fā)音即首音發(fā)音與其他兩個不同,被試需要在聽完三個單詞發(fā)音后,選擇出與另兩個單詞前半部分發(fā)音不一致的單詞。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76。
2.英語韻腳意識辨別測驗。本實驗共30個單詞,分為10組,每組3個單詞,其中一個單詞的后半部分發(fā)音即韻腳發(fā)音與其他的兩個不同,被試需要在聽完三個單詞發(fā)音后,選擇出與另兩個單詞后半部分發(fā)音不一致的單詞。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76。
3.英語首音位意識辨別測驗。本實驗共30個單詞,分為10組,每組3個單詞,其中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的發(fā)音即首音位發(fā)音與其他的兩個不同,被試需要在聽完三個單詞發(fā)音后,選擇出與另兩個單詞第一個字母發(fā)音不一致的單詞。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62。
4.英語末音位意識辨別測驗。本實驗共30個單詞,分為10組,每組3個單詞,其中一個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的發(fā)音即末音發(fā)音與其他的兩個不同,被試需要在聽完三個單詞發(fā)音后,選擇出與另兩個字母最后一個字母發(fā)音不一致的單詞。每題1分。ɑ系數(shù)為0.65。
三、實驗結果
1.小學生漢語語音意識特點及其發(fā)展狀況。通過前音辨別、后音辨別、音位辨別、聲調辨別四個方面,對小學二、三、四年級兒童漢語語音意識進行測定,通過對漢語語音意識的四個成分正確率的分析發(fā)現(xiàn),小學生后音辨別的正確率為87.4%,高于前音辨別81.5%,音位辨別72%與聲調辨別75.7%。語文學習困難兒童在漢語語音意識的四個成分中的成績均低于正常兒童。
2.小學生英語語音意識特點及其發(fā)展狀況。通過首音辨別、韻腳辨別、首音位、末音位四個方面,對小學二、三、四年級兒童英語語音意識進行測定,通過對英語語音意識的四個成分進行正確率的分析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首音辨別的正確率為75.4%,韻腳辨別的正確率為83.2%,首音位意識的正確率為72.6%,末音位意識的正確率為71.7%。語文學習困難兒童在英語語音意識的四個成分中的成績均低于正常兒童。
為進一步探索小學生漢語語音意識和英語語音意識二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將漢語和英語各自的四項語音意識測驗成績的正確率合并為一個總的漢語語音意識正確率和英語語音意識正確率,經過內部一致性檢驗,漢語語音意識的ɑ系數(shù)為0.50,英語語音意識的ɑ系數(shù)為0.634。
通過對漢語和英語語音意識正確率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年級)×2(被試類別)×2(語言類型)比較,發(fā)現(xiàn)年級的差異在兩種語言的語音意識上發(fā)展一致;正常兒童和語文學習困難兒童在漢、英語音意識上均表現(xiàn)出了較大差異;雙語的語音意識發(fā)展趨勢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但是兩種語言的語音意識水平不同,小學生的母語語音意識水平高于第二語言的語音意識水平。
3.漢語與英語語音意識的相關。通過表5漢語語音意識與英語語音意識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除了聲調意識與兩種語言的語音意識各個成分相關較低外,漢語語音意識各成分與英語語音意識各成分之間都具有顯著相關。漢英語音意識的相關分析表明,漢語與英語的語音意識多數(shù)成分之間都有相關,但是在具體的成分之間,漢語語音意識和英語語音意識的相關程度并不相同。
四、結語
本實驗通過對不同年級正常兒童和語文學習困難兒童的漢語和英語語音意識的測查,探索小學生漢語和英語語音意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相互關系。結果表明:
1.小學生的漢語和英語語音意識各個成分隨著年級的升高有顯著提升。表明小學生的母語語音意識優(yōu)于第二語言語音意識的發(fā)展,并且第二語言的語音意識受到母語語音意識發(fā)展的影響。
2.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系統(tǒng)的語音意識各個成分發(fā)展順序一致,具有發(fā)展一致性特點。
3.漢語和英語的語音意識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遷移。在對兒童漢語語音意識和英語語音意識的相關分析中發(fā)現(xiàn),漢語語音意識的多數(shù)成分與英語語音意識各成分均有顯著相關。在漢語語音意識的各成分中,后音意識與英語語音意識的成分相關最高,證明了語音意識從母語遷移到第二語言是以母語中較成熟的語音單位為基礎的觀點。
4.兩類被試的比較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困難兒童漢語語音意識和英語語音意識水平發(fā)展滯后。語文學習困難兒童在語音意識的多數(shù)方面顯著低于正常兒童,特別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差距越來越大,說明了漢語語音意識的不足可能是其語文學習困難的原因。這一結論與兩類被試在漢語的音位意識上的比較結果十分一致,反映了語音意識對漢英兩種語言學習影響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Tunmer,W.E.,& Hoover,W."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factors in:learning to read."Reading Acquisition.Hillsdale.NJ:Erlbaum,1992.
[2]Tunmer W E.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acquisition.In Sawyer D J,F(xiàn)ox B J(Eds.).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 reading.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