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小平
摘 要: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途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在課前備好課,挖掘好語文教學的關鍵點和激發(fā)點,而且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發(fā)展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yǎng)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讓學生能夠讀得懂、聽得懂、能夠說、能夠?qū)懀簿褪悄軌蜢`活運用這種工具進行交際。小學生學習并掌握語言的過程應是“理解—積累—表達”。長期以來,語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對課文的理解上,而忽略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呢?下面結(jié)合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談談如何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一、從理解入手,讓學生學會遣詞造句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多年來我一直擔任小學高年級學段的語文教學,對于字詞,已經(jīng)不需要濃墨重彩地去教學,我在教學中對于精讀課文中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我通常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將這些字寫在自己的生字本上,要求寫出該字的音序、音節(jié)、結(jié)構(gòu)、部首,會組兩個詞(特殊字除外),并能用自己組的詞說一句話,這樣學生在預習時字詞訓練就解決了,部首、筆畫易錯的字則在田字格內(nèi)規(guī)范認真地寫上三遍。而學生對于詞語的理解,學生經(jīng)常依賴工具書上的解釋,只懂字面意思,無法從根本上理解,也就不會運用,如我在教學《匆匆》一課的“徘徊”時,學生能理解它是“來回地走”的意思,可在造句時,有的學生寫到“每天我都要在家與學校之間的路上徘徊。”表面上看這句話沒有問題,可“徘徊”不僅是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更有心理的忐忑不安和緊張,需要深入去理解該詞的含義才能造出一個正確的句子。經(jīng)過指導和講解后,學生就改為“我今天作業(yè)沒寫完,老師讓我去辦公室找她,我擔心她批評我,我在辦公室門口徘徊了很久才進去。”這樣才能將詞語靈活運用。同時,在近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主動將詞語的理解與運用結(jié)合到一起,利用詞語本身所包含的意思將它正確理解并運用,比如“安居樂業(yè)”這個詞,我就讓學生從字面去理解,安就是安定;居就是居住;樂就是快樂;業(yè)就是工作,組合到一起便是安定居?。ㄉ睿?,快樂工作。這樣造句就容易多了,用我平時的方法就是——先給字組詞,組完詞帶進去連成一句話,意思就出來了,經(jīng)過幾番練習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得心應手了,遣詞造句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重視積累,積少成多
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必須依靠日積月累,學生才能逐漸掌握。對于字詞的積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貫穿的方法讓學生積累,先找到它們的共同之處,練習在一起進行理解,注入同音字、同義詞、構(gòu)詞方法等方面,隔段時間布置一次收集詞語的任務,每個至少寫四個。例如在“初識魯迅”的學習中,關于描寫人物形象的詞就比較多,我讓學生在積累后理解其含義,并且能把這些詞用在寫作中,在以后有關寫人的作文中明顯發(fā)現(xiàn)學生的詞匯量增多了,人物形象也更加飽滿了。
對于詩詞類知識點的教學,則多靠朗讀、背誦,首先要讓學生通過感受、理解、欣賞去熟識一首詩,既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又培養(yǎng)他們運用的能力。如在六年級上冊《輕叩詩歌的大門》的綜合性學習中,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我通過讓學生給詩詞分類、歸納進行理解,如描寫春、夏、秋、冬的景色詩,描寫友情的,表達愛國感情的等等。學生在搜集后通過分類積累了許多詩詞,開學初的那場暴雪,我讓學生說出一句詩來,平時不善言辭的男生也能隨口吟誦一首,這難道不是平時積累的效果嗎?長此以往堅持下去,一定會積少成多。
三、在閱讀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閱讀教學一個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所謂書面語言,就涉及到課文的字、詞、句、段、篇。要培養(yǎng)能力,就離不開朗讀、默讀、說話、口答、筆練等一系列訓練。在目前的小學閱讀教學中,只抓課文的內(nèi)容、情節(jié)進行“發(fā)胖式”分析、理解的現(xiàn)象仍嚴重。課堂上,一串又一串的提問和繁瑣的講解擠占了學生自疑自悟的時間,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的只不過是部分“好學生”而已。訓練不踏實,一套套“花架子”,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效果不大。閱讀教學只停留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一層上,而對實實在在的“運用”語言文字沒有落實,這應在閱讀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學生對范文語言的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文字訓練。同時,利用課外閱讀,強化語言文字訓練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今,由于種種原因,孩子們課外閱讀量很少,導致學生知識面得不到拓展,語言文字訓練自然也就無從落實。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強化課外閱讀,從而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
四、在練筆寫作中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根據(jù)教材特點,精心設計課堂練筆,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低年級學生通過抄寫、聽寫句子,進行整體性、綜合性的練習,提高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中年級可以通過通過句式摹寫訓練法,將重點句中的關鍵詞保留,讓學生改寫,或發(fā)揮想象自由仿寫。同時可進行“造句訓練”“仿句訓練”“讀句訓練”“改句訓練”“擴句訓練”“縮句訓練”等。高年級可模仿段落進行練筆寫作。
綜上所述,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主渠道。語言文字的運用,落到實處才有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先從理解入手,讓學生學會遣詞造句,然后積累貫穿,積少成多,最后表達升華,使學生各抒己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