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旺
摘 要:新課改的全面推行,給我國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均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作為我國初中教育教學的重點學科,初中數學自然也受到了新課改的全新要求。以新課改給初中數學課程帶來的影響為主要契入點,具體闡述了新課改推行后,初中數學教學的變化情況。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知識化建設的深入發(fā)展,教育革新勢在必行。我國教育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所提倡的“灌輸法”,隨著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及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弊端逐漸顯露,已將無法適應社會對現代化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因此,初中數學必須對課程與教學方面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創(chuàng)新我國教育教學機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地輸送創(chuàng)新型人才。值此時期,我國推行了新課改,其全面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為我國教育教學機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了基礎理論保障。
一、新課改給初中數學課程帶來的影響
1.重構并選擇初中數學課程
20世紀末期,我國為了促進整體實力的進一步發(fā)展,針對教育教學機構提出了全新的內在發(fā)展需求,即大力培養(yǎng)“四有”新人。而且國務院以宏觀調控的層面,對教育教學理念進行了全面革新,即貫徹并有效落實教育改革,促使我國教育教學機構的培養(yǎng)目標轉變?yōu)樗刭|教育。自此,新課改全面推行,并被我國各個階段教育教學工作者廣泛認同與大力推廣,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要求我國教育教學機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大力培養(yǎng)學生整體素質為根本發(fā)展目標。相對比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而言,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身體健康教育、個性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以及思想道德素質等?;诟拍顚用娑?,新課改對教育教學理念進行重新定義,融入了多方面內容,如德育、創(chuàng)新力、美育、體育以及智育等。如果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片面重視智育,忽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將會導致初中數學教育最終背離新課改的要求,不利于我國教育教學機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因此,初中數學課程必須以新課改要求為指導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及選擇,使其實現人格化與科學化,在適應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以及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同時,促使數學教學實現進一步發(fā)展,并培養(yǎng)學生形成終身數學學習理念,促使其最終實現全面發(fā)展。數學是我國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以及重點學科體系,其所具備的邏輯順序十分嚴謹,因此,在重構及選擇初中數學教學課程內容時,數學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逐漸深化理解高層面知識。
2.創(chuàng)新初中數學教學目標
基于新課改的理念指導,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打破傳統(tǒng)模式對教學思維的束縛,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目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思維普遍停滯于應試教育層面,而要想貫徹落實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育提供的“雙化”目標,即系統(tǒng)化、全面化,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自主掌握數學學習過程及方法,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初中數學教育理念得以有效升華,由傳統(tǒng)的知識學習轉變?yōu)樗刭|培養(yǎng)。逐步構建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教學目標,才能在充分展現初中數學特點的同時,促使教學目標的導向性得以全面發(fā)揮,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強化學生整體素質?;谛抡n改的要求,初中數學教育應逐步構建三重教學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控科學化思維方式;(2)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如積極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等;(3)幫助學生了解數學魅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其愛國情懷等。
二、新課改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的影響
1.構建素質教育體系
新課改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為本”,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并以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新課改的提出,標志著我國教育教學模式已由傳統(tǒng)化逐漸轉變?yōu)楝F代化,教學目標不再具有單一性,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給予相應的尊重,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推行素質教育。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個體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促使學生實現個性化發(fā)展。并結合素質教育,強化學生各方面能力,促使學生能力與智力實現協調發(fā)展。
2.以基礎教育強化課堂效果
傳統(tǒng)教育模式教學范疇較為狹窄,僅僅局限于教學科目、學科以及知識等方面,而新課改將人類生活經驗作為課程內容,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全新定義,學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對這些課程內容進行實踐、反思以及批判。從某種程度來說,新課改定義下的課程內容,相當于一種教育中介,可以將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融合。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基礎性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基礎知識,還要結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實踐性教育,鍛煉其數學應用技能,強化其問題處理能力。所以,初中數學教學要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重要性形成明確認知,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有效調控,在課堂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學,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3.改革教學方式
學習行為雖然屬于統(tǒng)一體,但其具有兩個方面:“教”與“學”,由此可見,教學是一個整體,其具有不可分割性。教學活動在一定層面而言,其對學生、教師的具體作用進行了標準規(guī)范。初中數學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活動,既無法脫離教師,也無法脫離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貫徹落實新課改,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形成明確認知,在課堂上,與學生多進行溝通與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良好的公平性、平等性以及和諧性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例如,某中學以人教版教材為數學教學課程內容,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平行線性質時,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放映了一些火車鐵軌的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并向學生提問,這些鐵軌存在什么特征,學生會發(fā)現鐵軌是平行的,教師通過繼續(xù)引導,學生又發(fā)現,平行線具有同位角、內錯角一致,同旁內角互補的特點,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后,應用數形結合法,在黑板上畫出平行線與截線相交圖,并讓學生利用三角板測量平行線中的8個角。該教師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還對教學方式進行了綜合性利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讓自己觀察、實踐,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化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當然,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知識化建設進程必將不斷深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對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全面革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與理念,促使我國早日實現素質化教育。
參考文獻:
[1]金文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高宏珍.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03).
[3]張碩,王發(fā)成,石俊娟.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
[4]李鄧祿.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觀念的轉變[J].中國校外教育,2010(1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