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職學生在職業(y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存在各種學習心理問題,從而使得中職生的基礎知識學習狀況堪憂,技能學習不精。所以在中職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因材施教,提高他們對于基礎課程和專業(yè)課程知識學習的效率,進而更好地改善中職生的學習情況,提高中職生的就業(yè)成功率。
【關鍵詞】中職生 學習心理問題 策略
目前,中職生在職業(y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存在各種學習心理問題,從而使得中職生的基礎知識學習狀況堪憂,技能學習不精。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總結發(fā)現(xiàn),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存在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機以及缺乏學習性格的問題。之所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上的心理問題,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中職學校缺乏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把握,使得中職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信念。所以本文就對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分析
(一)缺乏學習興趣,討厭學。
在本人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四師技校75%的學生不喜歡本專業(yè)二門以上的專業(yè)課程,80%左右的學生有討厭基礎課程(語文、數(shù)學、英語、德育)的傾向。不管是專業(yè)理論課、專業(yè)技能課還是公共基礎課,我校中職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多樣:
首先,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職教育。兵團接二連三下發(fā)文件,要求所有專業(yè)加大基礎課程的課時比例,進行全疆統(tǒng)考。而我校學生在初高中國民教育時就存在厭學情緒,對語數(shù)外基礎課程較抵觸。間接存在對其他基礎課程缺乏興趣的現(xiàn)象。
其次,進入中職后,各專業(yè)都有系列的專業(yè)課程。專業(yè)課中抽象的理論多,能力要求高,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開始時沒有足夠重視,學習跟不上進度,學習中的問題也越積越多,成功的體驗越來越少,學習興趣逐漸減弱。
再者,因部分中職學生邏輯抽象思維能力差,不適應課程難度失去興趣。一些專業(yè)理論課的課程難度比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學生缺乏,加之在學習中見效慢,時間長,就失去了學習興趣。
最后,我校有4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yè)沒有興趣。這些學生往往對所學專業(yè)不了解,在報讀時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該專業(yè),結果不喜歡所學專業(yè),從而失去興趣。
(二)缺乏學習動機,懶得學。
在本人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四師技校有63%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而且有50%的學生忽略老師授課過程中提出的具體教學要求或教學目標。由于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我校中職學生對學習的認知不夠充分,實用化傾向較明顯,追求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對學習文化基礎課、德育課和專業(yè)知識理論課很不情愿,認為學了沒有用,來技校學習就是學習技術的。導致學習理論類缺乏動力,學習技能又不懂理論的尷尬境地。
(三)缺乏學習特質,不擅學。
特質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1]。據(jù)本人觀察,四師技校有85%的學生都不具備完整的學習特質。其中,我校有54%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學習問題不問,不求甚解,;80%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xiàn)為依賴性強,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做作業(yè),不善于安排和調整學習時間;70%的學生缺乏學習意志,學習堅持性差,遇到學習問題往往能躲就躲或者索性不學了;65%的學生不會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總之,我校學生由于絕大多數(shù)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特質,對待學習往往學不得法,不善于學習。
二、針對中職學生學習心理問題,因材施教
(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我要學。
首先,四師技校教學督導組需要研究國家和兵團對基礎課程的課改要求,針對文件要求,調整教師的教學計劃和授課課時。
其次,教師針對學生厭學理論的特點,將公共基礎課程的理論性和實用性結合,多采用目標教學法,拓展訓練授課,力求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改變要求學生學習的強硬態(tài)度,學生玩的歡樂,自然主動要求,我要學習。
再者,向學生強調專業(yè)理論課程的重要性,建好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基石,調整上課步調提高專業(yè)技能。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主動學。
針對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首先我校要積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其次,我校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知學習,弱化實用性學習的重要性,強化理論知識是基礎,有基石才能搭建樓房的腳踏實地學習精神。同時,我校各班班主任,需要針對班級專業(yè)不同,進行學習目標分析教育。給學生樹立幾個小的學習目標,分階段完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最后,可以利用學生會帶動學生,采用“一幫一”,“對對碰”等形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特質,輕松學。
針對我校85%的學生都不具備學習特質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特質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1、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課前預習,課上提問,課下咨詢,課后寫作業(yè)并且自己檢查作業(yè)。在課前預習時,養(yǎng)成記錄自己不懂的詞匯、概念的習慣。在課上提問時,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提問問題,提高自己的自信。在課下咨詢時,拉近了師生距離,增進師生感情。同時通過與老師的交流,養(yǎng)成自尊自愛的性格。而課后作業(yè)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課后自己檢查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細心的特質。這些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會對學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2、各班級班主任要配合任課教師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鼓勵我校學生積極地迎接困難,鼓起克服障礙的勇氣,懂得怎樣去解決學習問題,克服生活挫折。
3、教師、家長、朋友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動機。教師、長輩要多關心、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我校中職生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特質和逐漸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學生更有成就感。逐漸體會到學習、生活帶來的成就體驗。
4、我校創(chuàng)設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我校不少中職生在就讀中職前從未住過校,自理能力較差。需要宿管老師多幫助、多關心,幫助學生度過住校的適應期,快速適應環(huán)境。而對于人際交往存在問題的學生,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四師技校為學生提供的學生平臺。積極參與學校和班級組織的活動,幫助學生愉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
誠然,我校中職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可能并非只有上述的幾種表現(xiàn),其解決對策也會有其他實用的方法,還有待于本人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我堅信,通過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配合,一定能夠幫助學生逐步解決學習心理問題,實現(xiàn)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