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聽力課堂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聽力能力難以提高?,F(xiàn)代聽力教學法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課堂教學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利于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現(xiàn)代聽力教學法 以過程為導向的聽力教學法
【基金項目】此文為武漢東湖學院校級教研項目“應用技術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改革與實踐”階段性成果 項目編號150004。
大學英語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而“聽”是排在第一位的。這體現(xiàn)出對學生“聽力”能力的高要求。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從英語的實踐運用來看,人們在日常語言交際中“聽”所占用的時間為45%,而且只有在聽懂了對方所表達的內(nèi)容的前提下,才能知道如何說、如何做。從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來看,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達到35%。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練好聽力至關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和水平,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傳統(tǒng)的英語聽力課堂教學通常以教師為主導,即老師播放聽力錄音,學生作答,老師給出答案并進行解析。這種聽力教學法被稱為“以結(jié)果為向?qū)У穆犃虒W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課堂表現(xiàn)為學生低頭聽,低頭看,低頭答,課堂互動少,學生學習熱情低,教學成效較差?,F(xiàn)代英語聽力教學法是以過程為向?qū)У穆犃虒W法(Process-oriented process),包括基于學習策略的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該教學法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英語聽力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傳統(tǒng)聽力教學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對我們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從初中到高中,為了使學生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高分,我們的初高中教育體制就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yǎng)出來的很多大學英語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也不自覺的延續(xù)著這樣的應試教育方法。在我們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課堂,很多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初中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延續(xù)。
我們的傳統(tǒng)聽力教學就是以結(jié)果為向?qū)У穆犃虒W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這種教學成果的檢驗標準就是學生是否能正確的回答問題。這種目的性極強的聽力訓練法使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會只關注問題相關的信息,對于其他的信息和聽力內(nèi)容卻完全忽視。這樣做使學生不能對聽力內(nèi)容有一個完整的把握和理解,只會斷章取義。甚至會產(chǎn)生一個荒謬的現(xiàn)象,那就是題目做對了,但是聽力文章講什么卻完全不知道。
在課堂訓練中,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法就是重復的播放錄音,然后答題。這樣的課堂往往是老師播放錄音,學生低頭聽錄音答題,課堂互動少,學生的學習熱情低,教學成效較差。我們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熱情低,這樣的重復單調(diào)的訓練方法也是原因之一。
二、現(xiàn)代聽力教學法
現(xiàn)代英語聽力教學法是以過程為向?qū)У穆犃虒W法(Process-oriented process),包括基于學習策略的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以過程為向?qū)У穆犃虒W法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diào)知識獲取的方法和技能,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實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教師擔當聽力活動中的管理者、組織者、幫助者和學習的促進者的角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學生反應積極,思維活躍,興趣濃厚,動機強烈,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有利于語言的輸入和輸出。
現(xiàn)代聽力教學法強調(diào)的是課堂的互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對于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谶@一原則,我們可以設計更為生動,互動性更強的教學活動。例如跟讀和跟翻。
1.跟讀
所謂跟讀就是在你聽到一句錄音之后暫停錄音,然后將所聽到的內(nèi)容跟讀出來。這種訓練方法比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法要求更高,提升詞匯發(fā)音的敏感度以及短時記憶能力。在課堂之中老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錄音,然后帶著大家一起來復讀句子,對于不熟練的句子可以反復播放,反復跟讀。也可以讓同學們逐個的來跟讀句子。我們在實踐操作中發(fā)現(xiàn),在進行課堂跟讀訓練時,大家平時聽聽力低著的頭都抬了起來,大家很有興致的跟著老師跟讀句子。當同學們逐個跟讀時,其他同學也會抬著頭很認真的聽別人的跟讀,比對別人的跟讀和自己記憶是否有出入。如果跟讀的同學無法完成跟讀任務,也可以邀請其他同學一起來完成。
2.跟翻
跟翻就比跟讀更難一些,而訓練效果也更好。與跟讀相似,跟翻要求在放了一句錄音后暫停錄音,然后將聽到的內(nèi)容迅速的翻譯出來。在課堂之內(nèi),這種訓練方法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在老師播放一句錄音之后,可以要求同學們逐句逐個來翻譯。與跟讀課堂一樣,在跟翻時,同學們都會抬起頭很認真的聽別人的翻譯,也在比對別人的翻譯和自己翻譯的差別。在老師要求同學做跟翻的時候,也可以邀請其他同學來參與,共同來完善句子的翻譯。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跟讀和跟翻往往更能激起同學們的興趣。聽力學習由原來的被動聽然后做題變得更加的主動。更多元化的訓練方法使聽力訓練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而且跟讀和跟翻相較于傳統(tǒng)的聽力訓練方法能夠更好的利用聽力材料,因為傳統(tǒng)聽力訓練中,學生只需要尋找問題相關的聽力信息,而跟讀和跟翻訓練中,聽力材料中所有的句子都需要認真的聽。
大學英語教育應以學生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的聽力課堂也應該有別于傳統(tǒng)的高中聽力課堂。改進傳統(tǒng)的聽力訓練方法,改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訓練的認識,使之更主動的學習,真正提高聽力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謝道兵 . 以過程為向?qū)У挠⒄Z聽力教學法及其應用 .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1)
[2]蔡基剛 . 轉(zhuǎn)型期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