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觀念“以教帶學”,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單一。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學模式存在著弊端。圍繞著“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這一新課標要求,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誕生了“先學后教”新的教學模式,并經廣大教師教學探索,使之在教學實踐中成長、壯大,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經驗,成為新課程中新的好教法。
【關鍵詞】先學后教 物理 教學模式 實施
“先學后教”是洋思中學道創(chuàng)的課堂教學模式?!跋葘W”,即教師簡明扼要地提出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學生帶著思考題,圍繞課堂學習目標,憑借工具書,按教師的自學指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自學教科書中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
比如:同學們,下邊我給大家5分鐘左右的時間(明確時間),大家自學教材的第2頁至4頁(明確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可進行小組討論(明確方法),5分鐘后回答下列問題(明確要求)。
只有做到四明確,才能為學生指明自學的目標和方向,學生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后教”,即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而進行的教學活動。不是系統講授的意思,是“點撥”的意思,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或規(guī)范其不準確的表達或解答其疑惑的問題,或糾正其錯誤的理解。由于學生通過自學已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知識,所以教師真正講解的東西不是很多。
長期以來,物理課堂教學一向采用教師講,學生練,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教師評講等方式進行。通過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學習,發(fā)現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存在不少問題:1、學生受束縛,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主體作用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2、教師重在傳授知識,脫離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過程;3、導致學生課外作業(yè)負擔過重,課堂上教師“滿堂講”作業(yè)壓到課外,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
通過對“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探索,我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特點,靈活地運用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就是在課堂上先向學生提示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指導學生自學,暴露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研討解決,教師作評定、補充、更正;最后讓學生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形成能力,并取得較好效果。
案例一:
“先學后教”可以是一節(jié)內容的授課
在物理選修3-2第四章第一節(jié)《劃時代的發(fā)現》教學中,教師先明確地展示出本節(jié)教學目標的三個問題:1、“奧斯特夢圓電生磁”說明了什么?2、“法拉第心系磁生電”的結果是什么?3、什么是電磁感應現象?什么是感應電流?然后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明確自學的方法、目標、要求。在“先學”過程中,教師邊巡視,邊個別詢問,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并認真分析是個別問題還是普遍問題,“先學”環(huán)節(jié)大約用10分鐘。
在“后教”環(huán)節(jié)上,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結論,凡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如:“電生磁”現象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磁生電”說明利用磁場可以產生電流。此時教師不失時機的介紹電磁學的發(fā)展和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學習法拉第的科學探索精神,感悟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對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理解,并強調“變化的電流、變化的磁場、運動的恒定電流、運動的磁場、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的含義,為下節(jié)的授課埋下伏筆。在“后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避免漫無目的的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后,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發(fā)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中暴露的問題。
在當堂練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展示課堂練習題,書上1-2題完成在書上,然后補充了2008、2009年高考中的兩個物理學常識考題,讓學生在實踐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在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地,快節(jié)奏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
案例二:
“先學后教”可以是對一個知識點的教學
在物理選修3-2第五章第四節(jié)《變壓器》的教學中,教師先展示教學目標:1、變壓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2、變壓器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與原副線圈匝數的關系。然后指導學生關于第一個教學目標進行自學5分鐘,讓學生發(fā)言,歸納并討論“變壓器能否改變恒定電流的電壓?”從而使深刻理解變壓器的工作原理。而對第二個教學目標則采用“探究式學習”。
當然,對于“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不僅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自學,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并且有時要超前備課和布置自學任務,對所教學生的學情要了如指掌。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自學的習慣和能力比較差,一部分基礎差的同學在較短的時間里還來不及完成要求,無形中削弱了課堂的進程,這樣當到課堂討論時由于學生的自學不夠充分而有很大的一部分學生未能真正投入到討論當中,無形中降低討論的質量。
此種模式對高中物理中理論性強的部分內容,老師必須用傳統方式進行講解,對實驗性課型適宜用探究而不適宜用這種模式。
總之,“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模式,實踐證明它是有利于老師提高教學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但不可避免,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我想通過努力,一定可以克服以上的困難,通過此方式來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尚仁《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師讀本》
[2]余文森《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