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十多年,我是一個懵懂的教師,視野狹窄,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每天只知道備、教、改、輔、考。遇到好的學生,我感覺很輕松、很欣慰。但遇到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氣的我是直跺腳,有時真叫束手無策。這時恨不得自己有個特異功能什么的,利用特異功能直接、迅速的把這些調(diào)皮搗蛋者拿下。但這些遙不可及的夢想是無法實現(xiàn)的。無論你用什么方法,這些“不乖”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始終沒有找到改變他們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結緣《中國教師報》,其中許多教師的經(jīng)驗使我豁然開朗。
在教師成長周刊版上看到許多調(diào)皮的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故事。像《閑不住的“小米”》,老師一步步引導小米,最后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在《七班怪杰》里,老師的那個“大大的驚喜”,引導許文杰自己約束自己,改掉自己的壞毛??;在《黑馬阿駿》中,通過參加省級英語比賽,老師發(fā)現(xiàn)了這個“淘氣包”真實、樂觀、自信的一面;在《大俠“任我行》,老師通過和“任我行”的乒乓球比賽,改正了“任我行”不寫作業(yè),調(diào)皮的壞習慣;在《旋轉的風車》中,老師利用航上課時做的風車為學具,講授“旋轉”一課,使航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從而改掉壞習慣……
這些老師的經(jīng)驗告訴我,在教學中,我們與其制止學生玩,不如引導學生在“玩中學”。這樣枯燥的知識就會變得有趣,孩子們也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快樂成長。老師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那些“不乖學生”身上難能可貴的品質,為他們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那些“不乖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一面。
還有,我們老師要以身垂范,為每位學生作出表率,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與知識的提高學習,用老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感染學生,讓學生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與吸引力,有“強制管理”轉為“知識引導”,讓其盡快融入濃厚的知識氛圍,只對學生的思想與心靈都是一個感染,對他們的將來發(fā)展有利。多向他們講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要太高調(diào),要切合學生的實際,讓其明白做人最基本的原則和習慣。搞好班級的做人教育、感恩教育和自信教育,這有利于讓他們規(guī)范行為習慣,提高覺悟和思想意識,也有利于他們的自我轉化。
讀《中國教師報》也使我懂得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教師要在長期的培養(yǎng)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個體差異,采取恰當?shù)?,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觀察、評價、鼓勵和家校共育等手段使孩子的行為習慣以及社會性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在實踐教學中,還使我懂得在講新課時,我適當降低起點,分散難點,讓學生感到“能學”。
1、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我注意適當降低知識起點,讓后進生也能跨進新知識的門檻,讓后進生感到自己能(轉下頁)(接上頁)學,學起來不會吃力,在給學生上新課時,把知識的“度”放緩一些,對知識點少發(fā)揮、少加深,讓后進生理解新課的內(nèi)容并掌握教學的重難點的為主。在練習中補充一些綜合性題讓成績好的學生吃“飽”,而對后進生不作要求。對有的知識點,也可以放在單元復習或總復習中加深和拓展。
2、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我做到上課速度適當放慢,讓后進生感到能跟上教學進度,后進生是班集體的組成部分,教學效果應當追求全班的整體效果,主要要顧及后進生的反應,因此我在進行教學時,不勉強趕速度,而是做到照顧學生的全體,不能忽略后進生。例如,在講重點內(nèi)容時,我切實做到放慢速度,并盡可能重復一二次;在要后進生回答問題前,讓他們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誘導他們積極思維,讓他們真正地掌握有關知識。
3、分散難點,化難為易。我在進行教學時,盡可能使后進生感到易學,同時,我做到想方設法把難的東西變得容易一些,把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一些使他們?nèi)菀捉邮?。把后進生看來是難的知識變?yōu)樗麄內(nèi)菀桌斫?、容易消化的知識,學習興趣也就會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總之,這份報紙帶給我的是一份感動,一份啟示,一份動力,讓我重新認清了自己的奮斗目標,確立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實現(xiàn)自我的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