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就是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良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有強烈求知的欲望,才會有積極主動的學習。在我們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緊緊抓住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要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對直觀教學興趣濃厚,運用直觀教具和多媒體教學,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啟發(fā)誘導孩子的學習興趣。再次是課前認真鉆研教材,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
【關鍵詞】年齡特征 心理特點 動手操作 鉆研教材 教學藝術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就是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良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有強烈求知的欲望,才會有積極主動的學習。在我們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緊緊抓住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數(shù)學課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也是分析、推理、演繹、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小學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抽象能力、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持久,但好奇、好勝、好動、記憶力強,我們要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情緒高漲時的二分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歡樂愉快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從而打開思維的閘門。每個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要盡量想法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成求知欲,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是無意注意占重要地位,無論什么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都會誘發(fā)其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精心設計問題,并提出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激發(fā)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要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對直觀教學興趣濃厚,運用直觀教具和多媒體教學,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和學具,利用圖片和多媒體設備進行直觀教學,這樣,能極大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熱情,加深理解,深化記憶。如低年級兒童在初步認識加法時,很難理解“一共”這個詞的含義,此時利用教具或學具進行演示,學生通過眼、耳、口、手親自感知“合并”的過程結果,就比較容易理解加法的意義。這就是我們比較常用的直觀性教學原則。
其次是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啟發(fā)誘導孩子的學習興趣。在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使孩子建立“數(shù)字”與“事物”的一一對應關系,從而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這是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必經之路。在這個必經之路上,訓練孩子的動腦、動口、動手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產生急于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積極活躍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學“比多比少”的應用題時,為了讓孩子知道誰多誰少,就可讓學生動手擺學具,要求一一對應地擺,不能歪,順序也不能亂。通過孩子認真地擺放和比較,問題的答案就很清楚,孩子一看便知。這樣既訓練了孩子的動口、動手能力,同時也啟發(fā)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使孩子初步建立了“數(shù)”與“物”對應的數(shù)學思維方法。
再次是課前認真鉆研教材,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一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怎么樣?重點在于教學方法的法的靈活運用,而教學方法的設計與運用又全仰仗于備課。所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如能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一個有趣的謎語,或一個引人深思的數(shù)學故事,或一個滑稽的數(shù)學奇聞軼事,都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起到引人入勝,激發(fā)求知欲的效果,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思維活躍起來。因此,設計一個良好的新課開端,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課堂教學中,除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外,還要掌握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藝術,以教師生動風趣的語言,條理清晰的板書,形象詼諧的動作,把教學內容充分而又多彩地表示出來。例如:“大于”、“小于”問題就是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容易混淆它們的讀法和寫法。在學習過“比多比少”的問題后,學生對于誰多誰少的概念已建立,誰大誰小的概念也就不難掌握,關鍵是“>”和“<”的讀法和寫法。為了使學生掌握這兩個符號的讀法和寫法,我就給學生編了個順口溜“大口對大數(shù),尖尖對小數(shù)。開口朝左讀大于,開口朝右讀小于”。這樣就更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實現(xiàn)了由具體形象到抽象概括的遷移。
最后一環(huán)是巧妙設計有層次的課堂練習題,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練習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記憶,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為了避免學生學得太死,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題目。在練習方法的選擇上,可根據(jù)教材的內容選用填空、選擇、競賽、實際操作、趣味游戲等方式練習,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很好地鞏固了所學新識,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練習內容的選擇上,要避免單調和模式化,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差異,分類設計練習題目,使優(yōu)等生吃飽,差等生能吃好。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既要有類似例題的基本練習,也要有稍別于例題的拓展型練習;既要有順、逆向思維的練習,也要有發(fā)散思維的靈活思考型練習。練習題的類型也要靈活多變,避免單一化。這樣,學生練習起來,才能感到練習內容新穎有趣,練習形式多變,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孩子們樂于接受,樂于學習,勤于思考,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符合了兒童好奇、好勝、好動、記憶力強的心理特點。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保證了課堂氣氛的積極、活躍;注重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會使教學效果有了高質量的保障。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使學生由“厭學”到“愛學”,變“要我學”到“我要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