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關系到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關系到學校管理在課程改革中的興衰成敗,在教育工作體系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校長專業(yè)化水平的提升不僅需要校長自身自覺性與積極性的內驅力,更需要有外在的助推器來督導其校長專業(yè)化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因此,探索有效培訓模式促進和推動校長專業(yè)化水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便是培訓機構責無旁貸的使命。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農村學校發(fā)展的復雜性導致了農村中小學校長專業(yè)發(fā)展的相對滯后,表現(xiàn)為視野不開闊、不能很好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學校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等,這為我們“十二五”的干訓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作為培訓部門,必須重新思考干部培訓、干部發(fā)展、學校改進三者的關系,構建一種基于學校實際、以學校管理實踐為核心、以農村校長專業(yè)發(fā)展為基本取向的“研培結合”的干部培訓模式。為此我們做了一些有益地實踐探索。
“立足校本”就是以學校為本,依托中小學校長自身的實際情況,以解決本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實際問題為根本,在工作中提升校長的崗位實踐能力、理論素養(yǎng)、綜合素質等?!把信嘟Y合”就是從中小學校長培訓的角度出發(fā),把落腳點放在中小學校長身上,把校本培訓與校本研究結合起來,通過研培結合,以研促培,以培促變,提升校長的管理能力和專業(yè)化水平的發(fā)展。
簡單地說,就是在校長培訓中將理論與實踐研究進行有機整合,邊工作、邊學習、邊實踐探究,以促進中小學領導干部隊伍專業(yè)化理論素養(yǎng)與管理能力整體提高。采用這種\"立足校本、研培結合\"模式,優(yōu)勢在于多層面組織專家、名校長從理論、實踐兩方面促進校長專業(yè)發(fā)展,培訓形式更加注重行動研究、解決校長們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工學矛盾嚴重、學習資料難選、學習時間有限等諸多的問題,大大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內容創(chuàng)新,研發(fā)校本學習期刊
在“十一五”干訓工作收尾之際,我們對全縣中小學校長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校長們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工學矛盾嚴重、學習資料難選、學習時間有限等諸多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經過潛心研讀,廣泛搜集,精心篩選,編輯出版融干訓教材與自學筆記于一體的《學校管理參考》期刊(每年四期),力爭辦成中小學校長“提升內涵,專業(yè)發(fā)展”的學習參考讀物。開設了“名校方略、教學之道、德育智慧、管理故事、國學精華、一家之言、他山之石、外國教育”等欄目,向大家介紹、推薦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的前沿理念、發(fā)展趨勢、教育智慧、巧招妙法。從而開闊視野,豐富閱歷,更新觀念,借鑒經驗,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有中小學副主任以上領導干部全員參與學習,同時要選擇富有啟示性的觀點劃線標注,并按要求在文章后面的空格內通過反思和印證等方式撰寫讀書感悟。
二、形式創(chuàng)新,規(guī)范管理培訓過程
依據干訓的實用性原則、層次性原則、自主性原則、超前性原則,同時又要解決理論學習與崗位工作實踐相脫節(jié)的突出問題,我們在培訓形式的設計上采取把領導干部實踐能力的提高主要放在校本研究這個重心上,針對學校熱點難點問題,通過確立崗位實踐探究小課題的方法提高崗位工作的實踐能力和管理水平。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每位領導干部依據所主抓的工作把當年重點或難點的工作確立為小課題,要寫出課題目標、具體內容、具體措施、日程安排,年末要撰寫出小課題研究的實效性成果總結,既省去了專業(yè)性教育科研實驗報告的繁瑣程序,又能切切實實地在實踐工作中提升能力。
干訓工作的形式創(chuàng)新還要依據培訓活動的不同而不同,針對理論學習我們可以以講授的形式為主,針對研討交流活動我們則采取“世界咖啡匯談”的形式進行。這是因為成人教育的特點往往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更加注重和重復,形式過于單一和死板,忽略了成人教育也是需要調動自身的主動性和興奮點。
在干訓工作形式創(chuàng)新的大框架下,我們又提出了整體提升的概念。我們認為首先培訓對象是針對每一位副主任以上的領導干部個體而言的,因此廣泛的干訓意義是提升每一位中小學領導干部的素質和水平,進而提升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但作為每一所中小學而言,領導班子集體則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此我們要求每一所中小學要確立班子整體提升的目標和主題,而這個目標和主題不能游離于學校管理工作之外,既要解決學校領導班子集體中存在的主要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又要提高班子整體的管理質效。
三、評價創(chuàng)新,完善考核培訓機制
在構建校長培訓評價體系,確保培訓質量的實踐探索中。我們建立了一整套的《干訓工作崗位責任制考核驗收評價標準》。從全員參與、讀書充電、實踐探究、整體提升四個方面進行中小學的全方位的干訓工作檢查評估。
在不斷地總結、反思、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小學干部實際的特色途徑,并具體歸納為“2-4-5”的干訓模式:即:二個重點——以集中培訓為重點、以中小學領導干部校本研修為重點;四個環(huán)節(jié)——包括集中培訓環(huán)節(jié)、讀書充電環(huán)節(jié)、實踐探究環(huán)節(jié)、整體提升環(huán)節(jié);五個步驟——“專家引領——學習反思——案例示范——研討交流——考核激勵”(這是集中培訓的步驟);“讀書——感悟——踐行——切磋——反饋”(這是校本研修的步驟)。使干訓工作做有規(guī)律、辦有套路、管有特色。干訓工作的目標和宗旨就是要通過培訓,打造一支適應形式發(fā)展、高素質、專業(yè)化的中小學領導干部隊伍,提升中小學領導干部科學管理、優(yōu)質辦學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學校和諧發(fā)展;二個重點是輕重緩急、主次詳略的抓手,是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和諧支撐,集中培訓側重培訓過程,校本研修側重管理過程,正如當年鄧小平同志強調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干訓工作如果只注重培訓,有悖于國家、省市關于干部培訓要與考核和任用相結合的干部管理條例,培訓是為了促進學校管理質量和領導素養(yǎng)的提高,管理是督導和跟蹤培訓效果的措施,沒有管理,培訓質量也就不能有所保障。因此培訓與管理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廢,“兩翼齊飛”;四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輔相成,有效遞進,是“四面出擊”。集中培訓與讀書充電是提高領導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崗位實踐探究則是將集中培訓和讀書充電的理論與經驗內化為自身的行動實踐的能力,進而實現(xiàn)學校管理及班子隊伍的整體提升,體現(xiàn)學促人變,學促校變,人校共同發(fā)展的培訓理念;兩個重點各五個步驟,一步一個臺階,每上一個臺階,就會呈現(xiàn)新的景象,五彩紛呈,異彩流光,流程雖然不同,但殊途同歸。我們探索出的這一條符合學習規(guī)律的學習流程,它是緊緊圍繞培訓主題而進行的,是符合在職中小學領導干部成長規(guī)律的。為進一步開展干訓工作,為“十二五”干部培訓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