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我喜歡聆聽舒緩的音樂,漫步在書的世界,吮吸淡然書香,隨書云游四海,浮想聯(lián)翩。書,就像永遠的朋友,字里行間帶給我無盡的溫暖和幸福。作為語文老師,為了引領(lǐng)學生走進閱讀的殿堂,讓他們擁有一種浪漫雅致的愛好,我一直在潛心摸索,努力前行。
一、充分調(diào)研,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
通過多種形式的調(diào)研,我了解到學生課外閱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良傾向:
1.只愿意完成父母和老師規(guī)定的閱讀任務,不求質(zhì)量,處于一種被動閱讀的狀態(tài)。
2.大多看一些作文書,方法側(cè)重于摘錄。
3.只為炫耀自己看書的數(shù)量,以贏得老師的表揚。
4.不想與書打交道,還把原因歸為沒時間、沒書或其他客觀原因。
二、榜樣示范,點燃學生課外閱讀的激情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教師如果善于引領(lǐng)學生與大師對話、與書本擁抱,學生就能擁有一雙“千里眼”,做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親其師,信其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午間,或課間,我時常手捧一卷,默默地坐在桌前靜靜地翻閱,沉浸其中;我時常留戀在《傳說有個鹿回頭》中,仿佛回到九里灣小學,看到夏老師站在講臺上,一副清秀俊美、和藹可親的臉龐上寫滿了疲勞;我時常躡足于《中華上下五千年》中,了解歷史,通曉古今,慨嘆人生的風云變故,世事滄?!?/p>
于是,我經(jīng)常聲情并茂地給學生朗讀,雋永靈動的語言滋養(yǎng)著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文字的精妙與迷人,讓他們的文化底蘊日漸深厚,我也在誦讀中享受著生命的快樂,樂此不疲。
三、環(huán)境渲染,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為了增加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對教室進行了精心布置,張貼具有特色的“讀書大家談”、“新書推薦”等欄目。為學生布置了設(shè)計新穎、獨具特色的圖書角,讓孩子們自己命名,自己管理,自己定期統(tǒng)計藏書目錄,不斷豐富藏書量,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誘發(fā)他們自主閱讀的愿望,使教室成為了一道亮麗的書香風景線。學生經(jīng)常處在充滿書香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感受到讀書的興趣,產(chǎn)生跟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愿望。
課余,充分利用學校書吧、讀書漂流角等陣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提倡他們自由組合,建立快樂相融的閱讀小組。這些志趣相投、心理相容的小組讓孩子們體驗到了閱讀的快樂,讓他們在主動、協(xié)同地閱讀時,彼此傾聽、討論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平日里,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閱讀摘抄本,做好記錄,班級定期展示各個小組評選出來的優(yōu)秀摘抄本,激勵孩子們做一名快樂的“小書迷”。還將他們撰寫的讀書筆記、讀后感收集起來,編成班級的作品集擺放在圖書角供大家欣賞,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四、深入研究,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注重打通課堂內(nèi)外的壁壘,為學生悉心營造一個讀寫共融、內(nèi)外并濟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充分尊重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掌握閱讀策略,提高學習語文能力,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班級開發(fā)了以下閱讀策略的指導流程:
1.分類摘抄——圈畫評議——質(zhì)疑猜讀——問題導讀;
2.口誦心思——分析比較——據(jù)文探因——精要筆記;
3.歸納小結(jié)——自擬互測——以讀促寫——拓寬學習。
在教學中,想方設(shè)法拓寬學習時空,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行為成為學生修身養(yǎng)性、感悟生命的方式,使他們受益終生。
五、Q群聯(lián)動,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外延
班級是我激勵學生讀書的另一個重要陣地。我經(jīng)常在班級Q群上發(fā)布優(yōu)秀書籍推薦書目,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時常更新讀書的內(nèi)容和撰寫的讀后感,孩子們在大量的閱讀中滋養(yǎng)著自己,洗禮著自己,煥發(fā)著自己,每次提起筆來總有無限的靈感傾瀉而出,欲罷不能。
經(jīng)常在班級Q群上倡導家長和學生進行“親子閱讀”,在讀書的過程中做好摘錄,讀完一本書后和家長一起說說書的主要內(nèi)容,說說讀書后的收獲和感想等。家長和孩子們分享后,無疑是一種默默的促動,無形中激勵著孩子們?nèi)ラ喿x更多的書籍。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睗u漸的,孩子們成了一個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迷”,不管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的書,孩子們都愛不釋手,沉迷其間。久而久之,那些被經(jīng)典書籍浸泡過的孩子,目光變得深邃了,呼吸變得斯文了,文筆變得優(yōu)美了。
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班級Q群中寫下了一篇篇讀書心得。和孩子們一同浸潤書香,和他們共讀共寫早已成了我生活的享受,讓我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和疲憊,收獲著快樂,體驗著幸福。
六、多方交流,展示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
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會,相互傳閱摘抄本、閱讀卡,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大膽討論,敞開心扉。以聊友的身份,創(chuàng)設(shè)寬松、自由的氛圍,尊重地聆聽,平等地表達,開闊地包容,讓學生真正體驗閱讀交流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興趣。
把讀書活動拓展到社會,邀請家長督促孩子閱讀,共建“書香家庭”,讓家庭浸泡在馥郁的書香之中,滋養(yǎng)全家人的心靈,提升全家人的情商。經(jīng)常開展“書香班級”、“讀書之星”、“小書迷”的評比活動。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能有效地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鞏固學生的讀書成果,讓學生享受讀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讓他們越讀越聰慧,為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生幸福奠基。
七、精心練筆,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
許多寫作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里有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既能使學生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我和學生一道共研讀書方法,共寫讀書感悟,精心練筆,讓閱讀與寫作兩者有機結(jié)合,實現(xiàn)以讀促寫。要求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同時,做到“三寫”:
一寫讀書筆記,積累好詞佳句;
二寫讀書心得,記載收獲和感悟;
三寫日記隨筆,記錄成長軌跡。
學生在閱讀經(jīng)典書籍時,不斷開闊視野,激發(fā)寫作潛能,感受寫作魅力,學到精妙的寫作方法。學生在閱讀中書寫出一篇篇帶有個人生活、情感印跡的作文,寫作漸漸成為學生喜歡并伴隨終生的一種表達和生活方式。
閱讀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窗,開啟一道道門,讓他們看到一個魅力無窮的大千世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讓讀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風氣,一種氛圍,讓書香浸潤學生,讓學生在馥郁的書香中幸福成長。
作者簡介:鄧麗萍(1977-),女,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族:漢職稱: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