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管理工作是學校教學正常進行的基礎,服務于學校的各項工作,因此學校的管理工作是學校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而管理是行為規(guī)范的過程,一所學校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體現(xiàn)在其內部教師與學生的行為上,管理水平比較高的學校,其內部的行為規(guī)范化程度也相應較高要加強學校的管理
【關鍵詞】 小學學校 管理 方法
學校管理活動已經從經驗走向科學繼而走向科學與人文的整合。這就要求現(xiàn)代學校管理者要有一個進步的管理理念,如民主、人本、效率等富含現(xiàn)代管理意蘊的思想,這與現(xiàn)代教育的使命是密切相關的,那么怎樣做好學好管理工作呢?
1 當前小學學校管理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其一忽視素質教育,影響到學生的全面成長。從管理工作的目的性而言,當前許多小學學校管理工作依然將知識的傳授作為管理工作的唯一目的,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給予的關注不夠。表現(xiàn)在教學的安排上對所謂的“主課”給予極大的傾斜,而對體音美等科目則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了學校管理工作重心的偏離。其二重學生管理,輕教師管理。學生和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核心,決定著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但是從目前我國小學管理現(xiàn)狀來看,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相對比較嚴格,但是卻很少對教師具實施系統(tǒng)性的管理。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引導性的作用,如果忽視了對教師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其三過分注重硬件管理。大部分小學在教育教學管理中,過分重視硬件設施的建設,并將其作為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對小學文化、師生關系等方面的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些學校將學校管理簡單地歸納為,硬件管理、教學管理、行政管理等層面,而對學校文化建設、師生精神培養(yǎng)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其三沒有重視師生關系的建設。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關系中最為主要的關系之一,但是我國大部分小學管理中,對師生關系的管理并沒有給予更多的重視,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十分匱乏。
2 小學學校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一是方向性原則。把學校辦好、管理好,首先要有正確的方向。具體來說,就是堅持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堅持貫徹黨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二是教育性原則。學校的一切管理,都要有利于培養(yǎng)人,教育人。只要是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管理,就是好的。在管理學校時要使學校各項工作以教學為主,或者說以教學為中心,全面安排各項工作,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人的目標。要把學校的一切管理過程看作是教育人的過程,而不能把學校的管理過程和教育過程分裂開來。三是科學性原則。學校是教育人、培養(yǎng)人的地方。要使管理過程成為教育過程,就要按科學來辦事,這包括兩方面要求:①按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辦事。②按管理的客觀規(guī)律辦事。概括起來說,就是要遵循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和管理的客觀規(guī)律來管理學校。
2 加強小學學校管理的方法
2.1 提高教師的能力水平。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學校辦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沒有高能力的教師就教不出高素質的學生,學校要從多方面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供機會。抓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通過一批優(yōu)秀教師帶動年輕教師成長。另一方面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學校要創(chuàng)建學習型的團隊,讓教師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鼓勵自學,教師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善于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還要具有淵博的知識,讓教學更加多樣化。
2.2 健全教師的管理制度。要嚴格教師資格制度,制定教師資格標準,深化教育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行聘用制度,加強崗位管理,實施公開招聘,完善流動退出機制,搞活用人制度,激發(fā)教師的積極、知識、力等要求構成的人才評價體系。民主管理是以人為本。
2.3 樹立以人為本觀念。教師、學生和家長是學校整體框架的主要建構成分,因此要想建構“以人為本”的小學管理模式,首先學校管理者就應該樹立好以人為本的辦學觀念,正確處理好教師、學生和家長與學校的關系,加強溝通和調適,共建和諧校園教師作為學校的核心,管理者要深入教師隊伍切實了解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心理和生活情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2.4 深化教研教改。學校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反應了學校發(fā)展的生命力如何。因此深化學校的教研教改是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健康有序發(fā)展的重要條件。①要做的就是轉觀念、學理論、學校的管理人員應從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走出去,引進當下新課程中的新思想和新觀念,組織教師集中學習,以嶄新的人才觀、發(fā)展觀的要求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②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新理論運用于實踐中。
2.5 建立健全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和學校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代表著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特色。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給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能在無形中統(tǒng)攝全體師生的靈魂,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
總之,建設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是學校管理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優(yōu)良的校風一經形成,就會構成一種獨特的教育環(huán)境,成為影響整個學校學生日常行為和學習風氣的重要因素。同時,優(yōu)良的學風也是形成一個良好校風的重要因素。學生們努力學習,求學嚴謹,無疑能夠使整個學校呈現(xiàn)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學習風氣,進而帶動整個學校形成一種濃重的學習氛圍,給自己學校的校風帶來一種獨有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