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象征著中華文明。但是,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忽視關于漢字應具備的素養(yǎng),在書寫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錯字或別字,甚至是出現(xiàn)語句不通順,詞語錯用的現(xiàn)象。而作為初次接觸漢字的小學低年級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新常態(tài)教學為基礎,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達到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 教學新常態(tài) 小學低年語文 識字教學
在低年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識字教學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識字的水平關系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質量,對課堂的教學質量有直接的聯(lián)系。在現(xiàn)代新常態(tài)教學下,教師應該從改變教學思維模式、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豐富教學形式、優(yōu)化教學的語境幾個方面進行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對新常態(tài)教學以及此種狀態(tài)下小學低年語文識字教學方法作簡要分析。
一、新常態(tài)教學概念
在社會大發(fā)展的狀態(tài)下,每個家庭都極度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力求通過繁多的教育形式改變家庭或子女自身的命運。在這種狀態(tài)下,教育模式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從小進行多方面的學習,在學校有高強度的學習,放學之后被帶去補習班,回到家中還有寫不完的作業(yè),這對學生來說會對其造成很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但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而新常態(tài)教學,對于學生來講,并非強迫其學習、灌輸知識,而是教師引導學生、浸潤知識的過程。新常態(tài)教學要求下,教師應該引導和幫助學生成為社會型人才。使學生知識素養(yǎng)得到積淀,同時學生的素質得到提升,育人的重要性高過育才的重要性。學生的知識儲備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品質操行同樣重要,教師不能忽略學生的品質問題,只關注成績單,應重視學生的素質品質。在此過程中,應當以遵從學生的本心為前提,使學生的天性和身心雙重解放,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不斷地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只有學生處于自由的狀態(tài)下,才能深入挖掘出自身內在的潛質,而教育不該成為禁錮學生的牢籠。在新常態(tài)的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導,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由、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二、教學新常態(tài)下的小學低年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1.改變教學思維模式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以填鴨式教學為主,教師灌輸性、強迫性學生的學習,但是,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是其天性,對教師枯燥的講解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新常態(tài)的教學要求中,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爭取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并且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識字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也可讓學生單獨準備一個識字本,這個本子的作用就在于將學生日常生活中食品包裝、物品包裝等作為學習的資料,學生可以把所看到的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字都剪下來,并貼在上面。如康師傅、農夫山泉等礦泉水瓶,茉莉花茶、小茗同學等飲料瓶,還包括不同種類的面包、牛奶、方便面等這些被小學生所喜愛的零食包裝紙都是學生收集的對象,將自制的識字本帶到課堂,讓學生們共同分享和討論,評一評誰的最豐富、布局劃分合理,這樣不僅僅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使學生主動投身到動腦識字的過程中。
2.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
現(xiàn)在是信息化時代,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現(xiàn),從而對教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特別是在低年級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非常適用,不僅僅豐富了教學模式,而且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形式較多,包括圖像、聲音、視頻等。另外,將學生帶入生活情景進行教學的方式,在學生認字識字的過程中,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加深理解。比如,在學習“動物城”識字中,溫柔的小動物有兔子、小貓、小狗、小魚、小鳥,兇猛的動物有老虎、獅子、豹子,還包括體型龐大但溫順的大象、馬、駱駝等,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同時配以每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如同走進動物園,讓識字學習具體化、形象化。
3.豐富教學形式
小學語文的識字學習是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并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不成熟。所以,其教學的形式非常重要,既不能太單一又不能太復雜,單一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太復雜又容易讓學生走進誤區(qū)。教學形式的豐富性、多樣性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和記憶生字。首先,教師可利用肢體動作,對示范性較強的生字進行肢體教學。比如,跑、跳、蹦、踩等,教師可以親自示范,每一生字代表了怎樣的動作狀態(tài),同時,教師可以請兩位學生來做示范,讓同學來辨認,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其次,教師可利用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因為枯燥的生字對小學生沒有任何吸引力,一味的簡單教授勢必會引發(fā)學生的反感情緒,所以教師應通過輕松的方式讓學生樂于學習。比如,在學習成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來做小游戲,將寫有不同的漢字的字條裝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學生分組進行字條抽取,并用抽到的字做成“漢字開花”的形式,如巴字,可以變成把、爸、吧、芭、疤、笆等,比一比哪一組讓這朵花開得更美,從而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被激發(fā),同時完成了一系列生字的教學。
4.優(yōu)化教學的語境
運用是識字教學的最終目標,只有在運用的過程中才能熟練掌握漢字。在小學的識字教學中可以通過語境優(yōu)化的方式進行教學,把陌生的漢字帶入熟悉的語境中,一方面學生們可以全體參與,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從而使語匯變得更加豐富。比如,在“電”字教學時,首先,電字可以擴展為電腦、電視、電器、電線等,其次,讓學生利用擴展詞造句,“我和媽媽一起看電視”“我和爸爸用電腦玩游戲”等,只有學生通過語言的運用,并將生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表達出來,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結語:
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就是識字教學,同時,識字教學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結合小學生的好奇、好動的特點,采用適合其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的綜合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最大程度上釋放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新常態(tài)的教學環(huán)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全身心投入學習,教師只需加以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向社會型人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小珍.小學低年段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E動時尚(教育科研論壇),2013(12).
[2] 劉成衛(wèi).小學低段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1).
[3] 黃鴻瑜.談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寫字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