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作文批改中,教師應(yīng)以緊扣高考作文考綱,落實作文考點為宗旨,將作文修改工作框架化、條理化,精細化,以改促寫,使學生明確作文考點,掌握作文技巧,提高作文應(yīng)試能力。
【關(guān)鍵詞】 作文批改 學生參與 考點滲透 以改促寫
作文批改是一種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溝通、交流,更是作文考點的一種教學滲透策略。因此,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容忽視。參與批改作文,可以讓學生在自改、互改中認真切磋,取長補短,以改促寫,漸漸明確作文考點,掌握作文技巧,提高作文應(yīng)試能力。
而長期以來,絕大多數(shù)教師“精批細改,全批全改”,能認真批改作文并及時講評、指導學生如何去寫作文,而對于寫完之后該如何指導學生去修改作文,卻很少考慮,大部分學生也沒有參與作文的評改、完善,有的學生甚至把老師辛苦批改出的文章束之高閣、置之不理,以致于學生作文缺乏積極性,作文教學效果不佳。
一言以蔽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忽略掉修改作文,成為制約學生作文能力的瓶頸。那么,怎樣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有效地指導學生修改作文,以改促寫,切實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呢?我在作文批改的實踐中,做了多元化批改作文的嘗試,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來說,作文評價過程應(yīng)該分別經(jīng)過以下幾個步驟:一、學生自己修改;二、同學互相修改;三、教師逐個批改。
不管哪個步驟,教師都應(yīng)以緊扣高考作文考綱,落實作文考點為宗旨,不管在哪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都得讓學生明確作文批改依據(jù),作文修改的目的。將作文修改工作框架化、條理化,精細化。
首先,將作文修改框架化。一、“鵬舉”覽全局。在“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氣概下,俯視全班文章或組內(nèi)文章,先來個整體通讀。然后抓住個體,從作文的整體性入手,查看審題、立意、選材、條理、銜接等是否存在問題。整體決定局部,如果一篇文章離題萬里,或選材不當,或語序混亂,或立意低俗,那么它的語言再生動,再華美也算不上一篇好文章。二、“鷹視”觀細節(jié)。帶著一雙老鷹般的銳眼,查看局部性問題,如語句、字、標點等。因為作文的語句通不通順,有沒有病句,是作文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而作文的語言有沒有文采、有沒有佳句,又是作文是否優(yōu)秀的一個重要標準。解決錯別字、漏字、用詞不當?shù)仍~語使用問題,修改搭配不當、語序不當、不合事理、重復(fù)累贅、成分殘缺等語句毛病,以及規(guī)范雙引號、單引號、書名號、冒號等標點符號的使用,能幫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本功,使之在寫作和修改作文時游刃有余。三、“鳳歌”激共鳴。整體性、局部性修改之后,打出合理而客觀的分數(shù),并形成文字評語,評語以激勵性、肯定性的表揚為主,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別人作文優(yōu)點的同時,學會將其內(nèi)化為自身的私有財富。比如借鑒優(yōu)美的語言、精巧的結(jié)構(gòu),深刻的立意等。
其次,作文批改過程要條理化,提前布置,收集素材,當堂寫作,寫作后應(yīng)重視自改、落實互改,然后老師再講評。學生寫完一篇作文后,限于水平,往往會對自己的文章形成定勢思維,找不出毛病來,為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小組多向互評、優(yōu)劣組合互改等方式,本著對同學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本著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的宗旨,認真對待同學的文章,根據(jù)自己的判斷,提出合理的建設(shè)性建議,來提高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當然,光要求學生修改是不行的,教師還應(yīng)該及時對照、查看他們的修改情況,一邊對謄清后的作文再次批閱,然后根據(jù)修改情況批上成績,并進行第二次集中評講,經(jīng)過學生自己修改和同學互相修改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修改的結(jié)果有針對性地批改。挑出好的文章作范文在全班宣讀,挑出問題作文在全班集體修改,還要著重表揚對作文進行認真修改的學生,推薦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段,這對學生認真修改作文將是一種肯定和鼓勵。經(jīng)過這樣幾次修改以后,一篇文章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就很明白了。而這樣的修改的操作過程雖然程序較多,但很有實效。
最后,強調(diào)修改過程的精細化。讓學生參與修改作文,很容易陷入教學的沼澤地,如教學時間不夠,修改效率不高,修改態(tài)度不端正等。這就要求老師制定批改計劃,靈活地駕馭每一次的批改過程,不能每次盲目地走程序,也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面面俱到看一篇作文,而應(yīng)將每一次作文每一次批改都確定教學步驟、批改重點,并且有計劃地落實每個環(huán)節(jié),不讓修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如此以來,學生參與批改作文的落實就很關(guān)鍵,我是這樣做的:在批改作文前,將批改符號、打分細則與考點依據(jù),發(fā)放到每一位學生手中。讓學生在評分上實行扣分制,并明示扣分點。而在評語上實行加分制,多鼓勵、多肯定、多贊許。如此以來,作文就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它不僅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還能讓學生在借鑒中學到寫作技巧,真正實現(xiàn)“以改促寫”的教學目的。
事實上,有很多有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文,無論哪種形式,教學反饋都必須及時,作文的講評和修改,必須講究其時效性。如果學生習作與評改中間拖的時間太久,反饋不及時,將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總之,批改是有效滲透作文考點,提高學生寫作技能的教學策略。作文批改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每種評改方式都有它的優(yōu)勢與劣勢,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文,離不開教學智慧,靠的是教學駕馭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求實求活,創(chuàng)新思變。這樣,學生參與作文批改才不會失去它在作文教學中的實踐意義,我們的學生也才會在不斷的作文練習與修改中獲得進步,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梁慧和.《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7。
[2] 劉燕清.《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