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現(xiàn)階段發(fā)展方向時,往往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fā),討論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分析研究生群體在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在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探索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關 鍵 詞] 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33-0020-01
一、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碩士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高校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日益復雜。碩士研究生群體與本科大學生不同,具有意識獨立、思想社會化、學習生活壓力大、心理問題突出等特點。從高校的教育層面來看,對研究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相應的體制建設不健全、相關責任劃分不明確、對應的工作考核機制不健全等是制約高校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分析研究,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一)健康的心理是思想政治學習的基礎
思想政治作為人們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群體生活和諧共處的重要保證,其來源于群體生活中的每個個體內心的認知與心理活動,是由個體心理活動的相互碰撞和交融所產生的結果,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條件,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思想政治學習。
(二)思想政治學習是對健康心理的升華
思想政治學習是人們在心理活動基礎上進行的深層次的思想行為,在滿足了自我需求之后,人們便渴望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在思想政治學習的過程中,人們在心理可以做到從個體情感提升到集體情感,從公民情感提升到國家情感,從而樹立起正確而遠大的價值觀。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成分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面對不同思想政治覺悟的個體,對思想政治覺悟相對較低的個體來說,首先要令其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來進行思想政治學習,因而對于受教個體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四)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互促進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礎,思想政治教育體現(xiàn)的是心理活動的較高層次,在教育內容方面會更多地表現(xiàn)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而更高的道德學習有助于鞏固健康心理的基礎。
三、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來源
在一項針對華東地區(qū)范圍內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中顯示,高校研究生群體心理問題的來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壓力
家長的高期望以及長輩將自己與其他人的比較評價是受調查研究生中反映最多的家庭壓力來源,他們覺得自己在這種壓力下很難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和生活,更導致自己在學業(yè)上的壓力無法傾訴。
(二)學業(yè)壓力
科研任務是現(xiàn)階段教育環(huán)境下研究生學業(yè)壓力的主要體現(xiàn),在科研活動中,科研任務遇到瓶頸、難以取得成果等原因造成了研究生在學業(yè)方面的壓力。
(三)就業(yè)壓力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在目前的就業(yè)形勢下,自己因缺乏專業(yè)的技能而不容易獲得理想的工作,從而擔心以后的就業(yè)問題。此外,大部分受訪者還認為,在畢業(yè)之后若干年之內可能會需要承擔較重的經濟壓力。
(四)人際關系
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研究生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表現(xiàn)不足,個人主義傾向比較明顯,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這個結果也證明了之前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的研究生群體集體意識淡薄、個體意識強的這一結論。
四、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
(一)實行差異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高校管理者應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階段、不同學科類型的研究生及特殊群體研究生的心理特點,廣泛開展心理狀況調查,根據(jù)不同的調查結果表現(xiàn),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切實保證每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礎。
(二)造就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高校應該加強對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從多方面改善研究生的生活、學習及科研環(huán)境,緩解研究生在校的經濟壓力。在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設立一定的獎勵計劃,引導和激發(fā)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學習方面的熱情。
(三)強調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導師不僅對研究生的學業(yè)和科研直接負責,還應該在心理輔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對研究生起到影響和作用。高校不僅要對導師在科研方面作出要求,還應該采取措施促使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對研究生給予指導和幫助。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豐富的社團活動
社團活動能夠拓展個人的交往圈,在研究生群體中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能夠給參與者提供一個與他人互相交往的平臺,在交往中鍛煉人際交往的自信與能力。在另一方面,融入思想政治學習的元素能夠更好地幫助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學習與進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寓教于樂”。
參考文獻:
[1]杜林.關于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問題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1):100-104.
[2]李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xiàn)狀分析與體系構建[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