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人認真閱讀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基本原理后,感受頗深,主要從厚積薄發(fā),奠定了快速寫作的基礎;境成意生,創(chuàng)設了快速寫作的情景;意到筆隨,確保了快速寫作的行文;快饋高效,打造了快速作文教學的高效等四個方面,9農村學校的學生人人會寫作文、老師人人不愁作文,能取得顯著效果。
關鍵詞:作文; 教學; 輕松; 高效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4-031-3
作為一名從教近20年農村教師的我之所以對新概念快速作文情有獨鐘,如此的癡迷、熱愛和崇拜,是它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經過自己運用于課堂,實踐出真知,的確它的實踐性、應用性、操作性都很強,現就讀后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基本原理后的感受書寫如下。
一、厚積薄發(fā),奠定了快速寫作的基礎
讀了新概念快速作文原理的厚積薄發(fā)原理,它提供給我們了一套學生觀察積累、閱讀積累、日記積累、聽說積累、練字積累、作文積累、背誦積累的完整體系,為學生能寫、愿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有了基礎,學生還會怕寫作文,肯定能進行快速的狀態(tài),才能明白“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真正含義。
(一)讀觀察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一----觀察積累。原來在沒有接觸新感念快速作文的時候,聽說有觀察,那時我知道,教學生應該交給學生觀察事物這種方法,看來很是表層,很淺顯的觀察。學了觀察積累,我才明白,觀察積累中的觀察是有內涵的。應掌握觀察的對象:一是觀察人,二是觀察社會,三是觀察自然。如何做好觀察積累:觀察要準確;觀察要全面;觀察要透徹。很是具體的介紹,具體運用觀察積累方法,學生會形成觀察積累的習慣,有了生活積累,學生何愁沒有素材,生活素材積累的多了,不用發(fā)愁學生不能寫好作文,相反,學生會進行快速寫作起來。
(二)讀閱讀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二----閱讀積累,我徹底改變了先前是認為讓學生讀就行的片面想法,指導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意義在于積累,這樣的閱讀才更有意義,弄清楚了閱讀積累首先要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1.解決閱讀什么的問題,這個很是重要,當今,學校,家長,社會都知道應該閱讀,卻很少考慮閱讀什么,怎么閱讀,才適合學生。2.掌握閱讀的方法——精讀、略讀、速讀。解決那些內容應精讀,需要略讀,需要速讀。介紹給我們要根據情況,靈活地去運用與學習。3.采取措施,養(yǎng)成習慣,營造良好的閱讀積累氛圍。如:根據閱讀作品的內容。每周寫讀后感或摘抄1400字(每天均200字),暑假、寒假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專題閱讀和專題閱讀積累。這三點,解決兩個問題,采取一個措施,有了具體的指導,有閱讀目標,有閱讀方法,有閱讀措施,學生閱讀起來不至于亂讀,效率才高。在讀中留心積累,給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有了豐盈的間接積累經驗,學生頭腦就靈活起來,思路開闊起來,寫作起來就會快速起來。
(三)讀日記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三----日記積累,我更堅定了讓學生寫日記的信念,因為曹老師已經從許多作家成長的事例,魏書生教育家的例子證明寫日記的益處,天天讓學生記日記這種方法是不值得懷疑的。尤其是讓學生學會寫日記,然后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等做法,都值得我們思考,天天記錄自己的成長的足跡,肯定會積累一大筆素材,毋庸置疑,學生一旦拿起筆來寫作文,肯定是會快速行文寫作的。
(四)讀口語交際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四----口語交際積累,按照曹老師說的:說和寫同為“表達”,有著相同的一面。我又獲得了一個新的鍛煉寫作的途徑,大家都知道,學生天天說話,提供設計專門說的訓練,比如,學校組織演講、朗誦、講故事等專題比賽以及課前3分鐘口語活動,都是口語表達訓練。經過專題練習學生說的能力就會逐步提高,再把說的內容變成文字寫下來,不也是一種很好的寫作訓練么?天天堅持專門的說寫練習,長期堅持,相信學生會有很好的口語交際積累,慢慢的轉化為寫作能力,學生會在另一個新的領域發(fā)展自己,有興趣,有收獲,何愁學生寫作不快速?
(五)讀練字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五----練字積累,我深刻的認識到,快速作文的寫作,少數學生有可能誤認為走入一個為了快速寫作就不顧字的工整與否,有可能導致快寫而字寫的不優(yōu)美,恰恰練字積累考慮到了學生的寫字練習積累,每天堅持練字20個字,時刻練字,時刻積累練字經驗,時刻提醒、督促學生在快速寫作時,字如其人,內容和形式統一,全面寫作,最終,學生寫的作文文質兼美,真正實現了快速作文的新概念,新內涵,新境界。
(六)讀作文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六----作文積累,我10多年來的教學,犯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錯誤,學生自己寫的日記,片段,作文或許經過一個學期往往就不知道放在哪去了,自己寫的很優(yōu)美的東西都沒有了著落,很可惜的。按照作文積累的做法:1.每學期把課內、課外作文按照一定順序整理編輯在一塊,編好目錄。2.給自己每學期的作文起個名字,自已寫出前言和后記。倘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積累,時常翻看,歷史的鏡頭,真實的情景在現,擺脫假大空,何嘗不是一筆偉大的精神財富,何愁寫作不快速。
(七)讀背誦積累感受
讀了新感念快速作文積累體系之七----作文積累之后,我發(fā)現,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也要求學生背誦,積累寫作素材,不過是很碎片化的,不系統,沒有很具體的積累程序。如果按照積累的3個方面:一是《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背誦的古詩文篇目;二是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片斷、內容;三是師生選定的一些文質優(yōu)美的文章或片斷。背誦積累尤其要注意做到集中背誦與分散背誦相結合。值得我們推廣的把每學期要背誦的內容編成背誦目錄卡片以便于記憶和攜帶。這個做法很好的,能給我們一個深深的啟迪,做什么事情都應該進行歸類整理,梳理,形成系統,學生積累有條理,慢慢形成一個累積的高山,學生寫作起來,所需的材料猶如探囊取物耳,行文妙語連珠,左右逢源,引經據典,何愁作文僅僅是快速?何愁作文內容不深刻?
二、境成意生,創(chuàng)設了快速寫作的情景
讀新概念快速作文境成意生原理后,我認為它有很多“小環(huán)節(jié)”,起到“大功用”的效果,快速寫作的“境”主要表現兩個方面:
1.思維培育,打開了學生寫作思維,激發(fā)了學生寫作靈感或者愿望的情境。
我在沒有接觸新概念快速作文之前,每次都是布置一個作文題目,讓學生寫作。我觀察學生的表現,有的學生抓耳撓腮,眉頭緊鎖,看到此情此景,我就給學生提示一下寫作思路,就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只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能寫完,還有近半數的學生不能完成。正因為提示思路,導致完成的作文有些近似雷同,很是無奈,感到作文教學無從下手,找不到打開學生思路的途徑,困惑了許久,直至接觸到了新概念快速作文,才看到了作文教學的曙光。
我慢慢發(fā)現,新概念快速作文的思維培育環(huán)節(jié),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開始寫作的前奏環(huán)節(jié),也應該是作文課堂的關鍵一個環(huán)節(jié),雖然這個環(huán)節(jié)占用的課堂時間只有三五分鐘,看似無關緊要,但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該環(huán)節(jié)打開了學生的思維閘門,只有思維活躍,寫作的內容才會延伸到無邊無際,這樣學生就有了寫作素材,寫作的路徑多了,眼界開闊了,切入點多了,才會異??焖俚膶懽髌饋恚拍鼙WC在40分鐘內完成600字的寫作。
我嘗試著每次作文進行一次思維培育,有序列的訓練,縱橫有聯系的訓練,全方面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打破了思維定勢。長期以來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有了敏捷的思維,也就有了快速作文;摒棄了“千人一面”的文章,開創(chuàng)了“百花齊放”的新概念作文。小小的思維培育,也就助推新概念快速作文向縱深發(fā)展。
2.課堂常規(guī)(快速作文時要求:口不出聲、目不斜視、筆不停止。),創(chuàng)設了一個靜思敏捷的情景,促使學生快速的寫作。
“口不出聲,目不斜視,筆不停止”課堂常規(guī),我經過反復實踐,很有成效,主要是安靜、專注、快速的寫作,要求符合寫作規(guī)律,大家稍微思考,都知道,凡熱愛寫作的人,一般白天很難寫出精彩的東西,大多在晚上,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靈感一來,就寫出超凡的佳作來,可見寫作的環(huán)境是安靜,只有安靜的環(huán)境,才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來,這個常規(guī)是符合寫作規(guī)律的。雖然簡單簡單的12個字,不僅符合學生寫作,而且也照應著成年人寫作的要求,這個常規(guī),應該是所用語文人寫作的基本規(guī)則,是學生寫作文的基本規(guī)則,是真理。常規(guī)的東西應堅持,長期堅持,就會培養(yǎng)成習慣;優(yōu)良的習慣應堅持,長期堅持,就會形成優(yōu)秀的寫作性格;長此以往,就會成就美好的人生。
三、意到筆隨,確保了快速寫作的行文
原理二境成意生了,緊接著原理三意到筆隨了。我在沒有運用新概念快速作文時,每當布置寫作題目,學生往往議論一番,或是查閱與寫作有關的寫作素材,往往十幾分鐘過去了,還沒有開始寫作,寫作過程中出現了卡殼,還是停下來筆來,說話,停停,交流,最后,一節(jié)課下課了,作文還是沒有完成,單課時訓練,又到了放學時間,作文還沒寫完,只好安排學生在課下進行補寫作文了,無形中延長了寫作時間,養(yǎng)成了學生寫作拖拉的習慣,不能進行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
恰恰相反,新概念快速作文意到筆隨原理,是在告訴我們:
1.每次作文訓練都有寫作目標,整個中小學都有一個完整的目標序列,學生會按照寫作目標進行寫作,目標清晰,有方向指引,就會很快的進入寫作狀態(tài),而且會寫出高質量的作品來。
2.任何成功的人都有方法,學生快速寫作,一定有切實可行的方法指導,有快速審題方法,快速立意方法,快速選材方法,快速構思方法,快速擬題方法,快速開頭技法,快速結尾技法,快速行文方法,快速修改方法,快速寫景方法,快速寫人方法,快速記事方法,快速寫說明文方法,快速寫議論文方法等14種方法,意到筆隨理論之所以能推廣開來,讓學生快速寫作,重要的是有這些方法做支撐。
四、快饋高效,打造了快速作文教學的高效。
我在沒有接觸新概念快速作文前,上課前,在黑板上寫一個作文題目或是一個話題,讓學生寫作。大多數學生都在等老師提示一下寫作思路,那時還不知道運用思維培育,打開學生思維的策略呢,不提示還好,一提示,學生寫的作文就有些近似,沒有新意。寫作前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很是混亂,多數學生都在開始小聲討論開來,該怎么進行寫作,學生沒有時間觀念,沒有目標,有時兩節(jié)作文課才寫完成一篇作文,也沒有進行講評的時間了。只有課下老師批改,到下一個周五作文進行講評,第一節(jié)講評,第二節(jié)開始寫作,往往都是第二節(jié)下課了,學生還沒有寫完,只好放學,等到明天交上來,長期下來,學生養(yǎng)成了拖拉的習慣,也導致作文本交不齊的現象,更有甚者,到下次上作文,還有的學生作文還沒寫完,也被老師遺忘了。每次都是評改上周的作文,大都忘記了,沒有印象,課堂低效。以前沒有過分限制字數必須在600字以上,學生作文本交上來,打開已閱,有的學生寫的字數過少,300多字,400多字,500字的都有,批評學生吧,學生的作文交上來了,不批評吧,字數不夠。還發(fā)現作文基礎薄弱的學生,趁老師不注意,就悄悄翻閱作文選,隱藏著,開始抄起范文來。
恰恰相反,快饋高效基本原理,在新概念快速作文的五種課型,每種課型里面都快饋高效,就雙課時八環(huán)節(jié)的練習課型為例:培思——命題——寫作——討論——評議——修改——反思——總結,這八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兩個課時90分鐘內完成的,短暫的不足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寫作前的思維培育,寫作后的討論,評議,修改,反思和總結環(huán)節(jié),這本身就是一種高效,徹底改變了以往的一周,甚至兩周才完成的寫作任務。也就實現了“新概念快速作文在偏遠落后學校、農村學校、城市學校等各類學校中學生人人會寫作文、老師人人不愁作文,能取得顯著效果也就不足為奇了?!?/p>
參考文獻:曹洪彪:《新概念快速作文》
作者簡介:晁忠強 濮陽市清豐縣六塔鄉(xiāng)初級中學 中學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