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景文是中學生應學習的一種常見文體,筆者經(jīng)過十幾年實踐探索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寫景步驟和做法:迅速確定景物特征,分層布局描寫特征,融情于景表達感受。這項成果是筆者在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學路上總結的方法。
關鍵詞:新概念快速作文; 寫景文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6)04-026-3
寫景文是平時作文中遇到的一種常見文體。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自然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借以抒發(fā)思想感情。要寫好寫景文章,深入觀察體驗是前提,要養(yǎng)成“天天觀景”的生活習慣,要了解現(xiàn)實的自然景物是什么樣的,“我”認識的自然景物是什么樣的,“心中”的自然景物是什么樣的。平時學生感覺到寫景文難,主要是難在其沒有真實深厚的觀察積累體驗。有了真實深厚的觀察積累體驗,掌握快速寫景的方法策略,就能夠做到快速寫景??焖賹懢胺椒ú呗杂幸韵氯剑?/p>
一、迅速確定景物特征
大凡寫景的文章最終都要告訴讀者所寫景物的特征以及通過景物描寫表達自己的情感。面對寫景類的文章題目,首先迅速確定該景物的特征及作者的情感。景物的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確定下來了,就好像打仗有了目標,射箭有了靶子。比如《桂林山水》,可寫的內(nèi)容很多,作者分別抓住漓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從感覺、視覺等方面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描畫得惟妙惟肖。再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濟南最顯著的氣候特點是“溫晴”(溫暖晴朗)。文章緊緊抓住這一點寫山,寫水,寫城,寫人,都無不涂上一層溫暖晴朗的色彩,使筆下的種種景物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二、分層布局描寫特征
景物的特征確定之后,第二步就要根據(jù)景物特征分層描寫。分層描寫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對景物描寫。描寫景物的順序主要有方位順序,時間順序,地點轉換等。文章結構安排一般按照描寫順序層次安排即可,或按方位順序、或時間順序、或地點轉換順序。
1.方位順序。一個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nèi)把周圍所有的景物都看遍。只有一個方位一個方位地挨著順序看,才能看得全面,看得周到。我們在寫景物時也是這樣,要按景物的不同方位順序來寫,才能寫得周全,寫得有條理??梢园磸膬?nèi)到外,或從外到內(nèi);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從前至后,或從后至前;從近而遠,或從遠而近。也可以按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寫,或先寫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再描寫全景。如:
我踏著積雪,順著石鋪的小路登上了瓊島的頂峰。只見白玉凈瓶般的白塔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好像正在向四周遠望。我也學著它的樣子,向遠處眺望。東南方是北京的象征——故宮,在霧氣下隱約可見它那紅墻、琉璃瓦,像天上的靈霄寶殿。向北望,五龍亭臥在冰面上,像在守衛(wèi)著太液池。瓊島上的青松翠柏上壓滿了積雪,像一座座冰雕。微風吹來,積雪紛紛落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七彩虹,使人眼花繚亂……
這個片段作者站在白塔旁,按照遠處東南方的故宮、北邊的五龍亭,近處的窮島上青松翠柏上來觀察和描寫,就是典型的按方位順序描寫,這樣的寫法讓讀者對所描述景物一目了然。
2.時間順序??梢园凑占竟?jié)時令、或一日的時間變化、或短時的時間變化寫出不同時段的景物特征。例如《觀潮》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頭過后”的順序,由遠到近抓住“潮”的特點進行敘述.先聞其聲,再觀其形,“聽”和“看”在寫法上是交錯的,寫得有聲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臨其境。
3.地點轉換。又叫移步換景。通過變換立足點,來描寫不同立足點下的景物的特征。平常參觀或游覽時常用此種順序描寫景物。如寫泰山游記,開始寫泰山腳下觀泰山的情景,接著穿紅門,越中天門,看望迎客松,走龍門,過升仙坊,登十八盤,到元忽必烈始建南天門時的情景,再登觀日峰,后山天燭峰看姊妹松,回看五岳獨尊,登臨玉皇頂時的景色,就是按照地點轉換感受泰山的奇特雄偉。
三、融情于景表達感受
快速寫景要注意景與情的關系,不要純粹的為寫景而寫景: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睕]有單純的寫景,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人們觀賞景物總是要帶有某種感情的。描寫時也應該將這種感情一起表達出來。因此,描寫景物時,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滲透到所寫的景物中,也就是說寫景時要抒發(fā)作者的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文章才有鮮活的生命力。
請看劉書云的文章:
風景這邊獨好
朋友,你來過仙桃嗎?她北依漢水,南臨長江,東連武漢,西望荊宜,縱橫百里,富甲一方,是云夢古澤中的一塊瑰寶、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曾經(jīng)贏得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謳歌、贊美。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一游。
排湖稻浪
晴明的秋天,驅車3l8國道,西出仙桃城區(qū)五十余里,你就進入莽莽排湖,穿行在茫茫的稻海里、濃陰遮護的大道延伸著一線綠,纖云洗凈的天空呈現(xiàn)著一片藍,它們都仿佛漂浮在金色的汪洋上。陽光變得溫柔了,但顯得更加燦爛輝煌,由于稻海的折射,格外奪人的眼。風很清涼,也很頑皮,在稻海上恣情地追逐嬉戲,漾起一輪一輪的金波漣漪。壟頭有三兩個扛著鍬匆匆行走的身影撲入你的視野,那是農(nóng)民在進行田間管理。沒有耕耘,哪來收獲!你會感嘆,那金色的浪尖上是他們辛勤的汗滴在閃耀,更會聯(lián)想到豐收的稻場上,他們望著小山似的谷堆,臉上綻開幸福的笑容。
五湖漁場
如果轉過車頭,向東行駛百余里,一片煙水迷蒙的湖泊就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它就是五湖水清如鏡,波光粼粼,它不乏洞庭湖的雄渾美,但已完全被人力所主宰,成為聞名遐邇、物產(chǎn)豐饒的大漁場,每年向全國各大城市提供名貴鮮魚達千萬噸之多。常常有一葉葉投放飼料的快艇箭一樣地飛馳湖面.激起層層雪浪。于是,一群群被驚起的鷗鳥嘰喳亂鳴,拍打著翅膀飛躥向遙遠的天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碑斈甑姆洞滥痪碗[居在此處?歷史的真跡已無從查考,然而有一點你不必置疑,就是今天漁民們的思想境界遠遠高于古代的范蠡,他們身居在偏僻的湖野,心系著國家的繁榮??!
東荊蘆蕩
揮別五湖,再向南走十余里,一條逶迤東去的大河——東荊河就靜靜地在你腳下流淌。駐足河邊,舉目眺望,對岸是浩瀚無涯、綿延天際的蘆葦蕩:不知何時,大自然在這里布下這道神奇的魔陣,棲息著無數(shù)的鳥獸,蘊藏著許多的秘密,給人以撲朔迷離的感覺。蘆葦密密匝匝,郁郁蔥蔥。頂端一律抽放出灰白的花絮,在風中輕輕地搖曳,猶如輕云在地平線上飄拂,綿綿的,柔柔的,為大河平添幾分恬靜、飄逸和詩情畫意。“風景這邊獨好!”你會情不自禁地脫口贊美。而人們會告訴你:昔日,這些蘆葦在仙桃人手中變成潔白的葦席,挽救了千千萬萬個在苦難中掙扎的生命;而今,它們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化作精關的紙張,為騰飛的仙桃增添了強勁的羽翼。
鄉(xiāng)間花鼓
住宿鄉(xiāng)間。你還會看到荊州花鼓戲。當萬人注目的舞臺上奏起了富于水鄉(xiāng)風情的音樂時,演員們輪番踏著鏗鏘的節(jié)奏,舞動優(yōu)雅的水袖,走出場來,各顯不凡身手。那劇情中有恩愛也有仇恨,有歡樂也有悲哀,有離別也有聚會,有忠貞也有奸邪……尤有魅力的是名角自成風格的演唱,或柔婉或豪放,或遼遠或切近,像清泉在流淌,像駿馬在奔騰,像春花在飄落,像驚濤在澎湃……把你的情思牽入那種美妙的意境而讓你陶醉得忘記了自己。看完戲,你這個遠道之客還會受到承辦主人的酒宴款待呢!此時,你一定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
朋友,仙桃的關景何止這些,我這支笨拙的筆不能表達她的萬一。這一方沃土養(yǎng)育了仙桃人,仙桃人也扮靚了這一方沃土。如果哪天你有逸興來此觀光,我一定給你做個稱職的向導。
作者為了寫仙桃的景色,首先抓住了仙桃地方風漾金波的排湖稻海、煙水迷茫的五湖漁場、浩瀚神奇的東荊蘆蕩、豐富多彩的鄉(xiāng)間花鼓景物特色,接著按照地點轉換的順序描寫了仙桃的景物,并按照移步換景的順序布局全文,寫出了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作文。
參考文獻:
[1]曹洪彪:《曹洪彪新概念快速作文》,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77-218。
[2]曾祥芹:《開創(chuàng)作文教學序列體系》,中國教育報,20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