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說平淡質(zhì)樸,卻耐人尋味,他小說的開頭也各有特點,有的預(yù)先交代了人物的性格,讓人物的行為變得有據(jù)可循;有的交代了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成為了文章的人物脈絡(luò);有的則與文本的結(jié)構(gòu)照應(yīng),或順承或?qū)Ρ?,形成文勢?/p>
【關(guān)鍵詞】汪曾祺;小說;開頭;藝術(shù)
文章的開篇有很多藝術(shù),獲得這些藝術(shù)的最好辦法是向名家學習,盡管無法獲得他們構(gòu)思的全部靈感,但至少可先學他們的文章,再創(chuàng)造自己的獨有手法。本文就是筆者在閱讀汪曾祺先生小說后,總結(jié)的一些經(jīng)驗,與大家共享。
1 交代了人物的性格
性格是人的靈魂,文中的人物也不例外,人物如果沒有性格,也就沒有自己的個性,也就無法感動人,文本會顯得十分乏味,所以我們在寫作時,一定要塑造出自己人物的性格,只有這樣,文本才能獲得生機,如 《云致秋行狀》的開頭:
云致秋是個樂天派,凡事看得開,生死榮辱都不太往心里去,要不他活不到他那個歲數(shù)。
文章講述了“我”認識云致秋時,他得了嚴重的肺病,處于病危狀態(tài),后他吃了不少牛肉,病竟然好了起來。他從小就成了一個孤兒,上過學,文筆還不錯,后改學唱戲。他十分聰明,摹仿能力很強,又有一個好嗓子,很快就上手了,他為人不錯,人緣也好,和他呆上一天也不會感到發(fā)悶。云致秋是北京解放之后戲曲界第一個入黨的黨員,后來成了干部,負責掃盲及安全保衛(wèi)工作,十分努力。文化大革命后,一切都亂了,云致秋也有些發(fā)暈,他也做過舉報領(lǐng)導(dǎo)的事,后還教過紅五類唱戲,四人幫倒臺后,他成了一個閑人,后來老伴去世了,他身體也急轉(zhuǎn)直下,不久就死去了。文章的開篇先入為主,交代了云致秋是一個什么樣性格的人,為下文描述他的事跡提供了一個感情基調(diào),這樣的開頭簡潔明了,為讀者理解云致秋的行為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
再如《徙》開頭: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溟?!肚f子·逍遙游》
文章寫了高鵬先生曲折的生活,他本打算通過科舉成名,后科舉被廢,他只好考了師范,在五小任教,起初十分被人敬重,但他格落落寡合,不茍言笑,又因五小的教師很多都不學無術(shù),故高先生背后逐漸多了議論,后他受沈石君的器重,到初中任教,后沈先生失勢,高鵬又回到了五小任教。高先生有兩個女兒,他最喜歡小女兒高雪,后高雪與先生的愛徒汪厚基結(jié)婚了,十分幸福,但好景不長,高雪得了重病死去了,汪先生也郁郁寡歡,而高先生家也走向了落敗。本文的開篇暗示高先生的人格與莊子幾分相似,孤傲自賞,不懂人情世故,不能適應(yīng)社會的變化,故他不能像大鵬一樣徙于南溟,讓人不免產(chǎn)生惋惜之情。
2 交代了人物的關(guān)系
文章中的人物往往有諸多聯(lián)系,如可清楚地了解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對我們理解文本會有很大的幫助。汪先生在小說中往往喜歡直截了當?shù)亟淮纭惰b賞家》開頭:
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
文章開頭簡潔清晰地交代了所要描寫的兩個主要人物,還告訴我們鑒賞家主要是鑒賞畫作。葉三其實不是真正的以鑒賞為生,他是一個賣水果的,因為水果質(zhì)量特別好而客源豐厚,后因年齡大了,兩個兒子也有了出息,他就只給季匋民送水果了。他送完水果,有時會幫季先生磨墨,先生作畫時,葉三入神地看,先生畫得出彩的地方,葉三會小聲驚呼出來,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季先生十分高興,與一些只會諂媚,只會重販別人高論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汪先生在一些文章的開頭,也會用到象征手法,讓人物關(guān)系顯得隱晦,只有看完整篇文章,才會對開頭有深刻的理解,如《露水》開頭:
露水好大。小輪船的跳板濕了。
文章講述了運河上小輪船上一對賣唱的男女,他們生活十分苦澀,卻十分幸福,他們忙完一天,吃過晚飯,一起看看星,看看水,看看夜里的船,沒事地聊著天。男子原是一個開雜貨店的,后因為好賭,雜貨店輸?shù)木?,老婆也跟了別人,女子原是一個草臺戲班的,后戲班散了,她只好到船上來賣唱,后兩人一個拉弦,一個唱戲,就這么結(jié)合在一起了,生活漸漸有所好轉(zhuǎn),但男人卻得了疾病,折騰了一夜就離開了,女人十分傷心。女子說道,我們是露水夫妻,原也不打算一篙子扎到底,但就這么走了,女人其實是十分不舍男人的?!奥端毕笳鞫虝海麄兊慕Y(jié)合本也是偶然,但兩人卻有著濃厚的感情。
3 巧妙的比較關(guān)系
文本的構(gòu)思,往往不一,有時是順承,即開頭與下文基調(diào)一致;有時可能相反,為了反襯下文,這些讓文本形成了一種氣勢,或迅疾直下,或跌宕起伏,如《八千歲》開頭:
據(jù)說他是靠八千錢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歲。八千錢是八千個制錢,即八百枚當十的銅元。當?shù)匾砸话巽~元為一吊,八千錢也就是八吊錢。按當時銀錢市價,三吊錢兌換一塊銀元,八吊錢還不到兩塊七角錢。兩塊七角錢怎么就能起了家呢?為什么整整是八千錢,不是七千九,不是八千一?這些,誰也不去追究,然而死死地認定他就是八千錢起家的,他就是八千歲!
開篇扣題,交代了“八千歲”綽號的來歷,又通過仔細的換算,讓大家知道八千錢是多少錢,使大家不被數(shù)字迷惑,也充分說明了八千歲十分會過日子,不然不可能用那么少的家底發(fā)展起來。開篇為全文埋下了伏筆,八千歲在生活中除了金錢之外,沒有其他什么重要的了,他店鋪的橫匾是“食為民天”,豎匾卻是“僧道無緣”“概不做?!薄K炔唤訚恕⒌廊?,也不給其他人做保,說明了八千歲在生活中是一毛不拔的,他對自己也十分苛刻。最后八千歲遇到了軍界的“八千歲”,導(dǎo)致他損失慘重,結(jié)果自己終有所覺悟,給自己要了一碗三鮮面(以往只吃草爐燒餅,低價便宜),戲劇性的結(jié)尾。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江蘇省揚中市 2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