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材雖然相對簡單,但是教學方法卻要求很高,而且越是基礎入門階段,教學方法和技巧就顯得越發(fā)重要。初中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和關鍵,而英語課堂教學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渠道,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如果教師教不得法,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關口”。
一、重視開頭,即指重視開頭的組織教學和復習。
組織教學。上課時教師應面帶微笑走進教室,以飽滿的熱情、規(guī)范的語言、準確的語音,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英語學習氛圍。通過這樣方式嚴密組織教學,用老師的“精神”鼓舞學生,樹立老師的親和力,使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畏難情緒,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對老師好感、敬愛和信賴,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貴情深,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接收。
舊知識復習。我一般設計幾種卡片,如單詞卡片;短語卡片;句子卡片,把這些卡片向學生展示后,接著在單詞拼讀、短語、句子翻譯等方面進行比速度、比準確率的競賽,然后再安排幾組同學表演對話或復述課文等。這樣緊湊地復習各項內(nèi)容,做到低起點、密臺階、小坡度,照顧各類學生,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競爭的氣氛,調動了全班同學積極性,同時也復習了一組單詞,復習了上一節(jié)課和上單元重、難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再講評作業(yè)中共性錯誤和解決作業(yè)中遺留問題,盡可能使每個學生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縮小優(yōu)差生距離。
長期實踐證明,一堂課的開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學生一上課就被吸引住、充滿好奇、好勝心,認真思考,積極準備發(fā)言,求知欲望迫切,那么老師就容易駕馭這一節(jié)課,處理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開頭松懈疲沓,學生毫無興趣、心不在焉,不和老師配合,讓老師唱獨臺戲,就難以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意識,上課效果當然就差。因此我很注重平時上課開頭,爭取一開始就扣住學生的心,吸引學生注意力。
二、轉好彎頭
轉好彎頭即英語教學第二步驟Presentation。上好新課是整體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關鍵。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靠后天啟發(fā),誘導和培養(yǎng)。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初中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利用實物、圖片、掛圖、錄音、幻燈等手段進行教學,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上課講求實效,從實際出發(fā),不同教材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單詞的教學。按單元適當集中的教學方法,注意抓住聯(lián)系這一關鍵,突出聯(lián)系這一方法,從詞性到詞義。充分挖掘教材趣味性,這樣教學單詞學生學得輕松、自然、有趣,提高了記憶效率,開發(fā)了智力。句型的教學。在句型教學中我采用“一句多變”的競爭方式,給學生提供展示才智的機會,培養(yǎng)應變能力,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如教現(xiàn)在進行時的用法,教學生表演一個動作,A組同學說一個句,其他同學依次做替換練習。課文教學。整體教學法。即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來教。
三、突出重點
突出重點即抓教材重點。學生學習時往往只注意材料本身,“跳”不出材料,因而在思路上容易導致混亂,理不清“線索”,分不清結構,抓不到重點和歸納不出語法規(guī)則。而語法是語言規(guī)律的總結,了解語法可以有效地指導語言實踐,所以,我們教師要幫助學生撥開迷霧,在教學上有所突破——快刀斬亂麻,幫助學生擺脫大堆材料的羈絆,因此,每節(jié)課我必定要花五到十分鐘通過點撥、引導、啟發(fā)學生善于從紛繁的材料中找出頭緒、整理歸納、掌握重點,并在板書上突出重點。
四、激發(fā)興趣
在初懂要領的前提下,要靠大量的反復實踐才能掌握,在實踐中還會加深對要領規(guī)則的理解,并有所創(chuàng)新。我主要利用課文中插圖和情景對話內(nèi)容,嘗試網(wǎng)式操練方式,即讓學生進行同桌對話、前后對話、前后交叉對話、某兩行或兩排對話、連鎖問答,開火車頭,以點帶面,以個人帶動全班,小組對話賽等激發(fā)學生說的勁頭,讓學生有獨立發(fā)揮的機會,扣準主題,暢所欲言,把課堂推向高潮。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既是一個組織者又是一個指揮員。老師不但要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還應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勢利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積極性長期保持下去。
五、發(fā)現(xiàn)疑頭
教師傳授給學生語言知識,只是給了他們一些珍珠,而珍珠還需學習方法的絲線串聯(lián),因此我常要求學生不要把自已當作“容器”,任老師“裝”,等老師“灌”,要講究學習方法,應帶著問題聽課,在聽課時,迎刃而解,聽完課還要用心鉆研教材再提出問題,不能停留在知識的表層或滿足于一知半解。通過讓學生發(fā)現(xiàn)疑頭,有效地解決了知識缺陷,積累問題,從而杜絕有差生產(chǎn)生,為實現(xiàn)原有差生轉化,打下了一個堅實基礎。
六、練好筆頭
為了能及時反饋,以矯正補救,克服文盲英語,我通常每節(jié)課設計些練習測試學生,設計練習時注意以下幾點:①針對性,扣緊本節(jié)課內(nèi)容。②練習份量適當,不打“填鴨式”。③練習的難度范圍要照顧不同層次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主人,教師則逐漸減少對學生控制,起到一個“監(jiān)督者”和“監(jiān)聽者”的作用,教師在教室里巡視,一方面起監(jiān)督作用,另一方面監(jiān)聽發(fā)現(xiàn)學生錯誤,及時訂正。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能把握住以上幾個“關口”,以多信息、高密度、快節(jié)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參與,在參與中學會學習,通過聽、說、讀、寫等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四十五分鐘內(nèi)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作為英語教師,只要把教材講得詳細透徹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老師是無所不知的,所以,教師要在掌握本專業(yè)的基礎上提高綜合素質。特別是要改變“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不學,我也沒辦法”等這樣的錯誤想法。另外,中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聽說讀寫既是教學的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聽、說、讀、寫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四個基本技能,也是少數(shù)民族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所在。為了讓學生帶著興趣來訓練,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先拿5-10分鐘,用英語復述前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或者播放課文錄音,然后由學生重復或簡單概括,并組織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進行對話交流。這樣的對話范圍廣、形式自由,有利于形成課堂輕松和諧的氣氛。在學習新句型和單詞時,教師可以先簡單講授,然后讓學生伸出一個手指頭跟著老師邊讀邊在空中拼劃,并注意語音和語調的變化,鼓勵學生使用新單詞和新句型進行對話和寫作。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讓他們在輕松、親切的氛圍中學到新的知識,減少對英語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拓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能力,使他們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敝逃覅蝹ハ壬Q課外活動為第二課堂,可見老先生對課外活動是多么重視,他不僅給課外活動定了位,而且還強調了必須開展第二課堂。
總而言之,現(xiàn)階段英語教學在的問題亟需引起社會、學校的重視。尤其是對教師來說,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對改變現(xiàn)階段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