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緣起
在學生的快樂日記中這樣的句子隨處可見:“今天,我很快樂”,“真是快樂的一天”,難道是真的快樂嗎?從個別學生的書寫情況來看,不見得。這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一直在推崇讓學生寫快樂日記,希望他們用最真實的筆觸記錄童年最快樂的事情,可是有些孩子確在為快樂而寫快樂,那么快樂日記的意義在哪里呢?
二、演義“偽”快樂
批閱學生的快樂日記是我最享受的批改時間,從學生的語句中可以看到他們快樂的一面,時而點頭微笑,時而與同事分享,從而在批注時流瀉下快樂的對答。
正當沉靜于快樂氛圍的時候,小希的日記給我以一記重錘:星期天,我去媽媽店里玩,爸爸媽媽正把剛買回來的菜整理好,我一個人覺得無聊,就偷偷地打開電腦玩起了游戲。媽媽在廚房里扯著嗓子喊:“小希,快把作業(yè)做好。”我不耐煩地“哦”了一聲,仍舊玩著我喜歡的換裝游戲。正玩得起勁呢,忽然感覺頭上被拍了一下,我轉過身一看,媽媽正瞪著眼睛看著我,嚇得我馬上把電腦關了,乖乖地去做作業(yè)。我知道媽媽是為我好,不管怎樣,今天還是挺開心的。
好牽強的引出了最后一句,為的只是切合我交待的日記主題——快樂日記。被媽媽發(fā)現玩電腦怎么可能開心呢,從她的詞語和句子當中體現不出一絲快樂的情緒?這樣的事例在孩子身邊應該發(fā)生過很多吧,很有興致得沉浸于一件快樂的事情,確被外界的干擾,例如爸爸媽媽的一聲呵斥,老師的一記棒喝,外人的一聲嘲笑,阻礙了孩子玩時正濃厚的興致,孩子的心情肯定被不開心沖擊,于是把小希的這篇日記作為范文打在幻燈片上,讓學生評價。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朋友的快樂日記,讓我們看看她寫得怎么樣?
學生很認真地讀著,很快一些孩子就舉手了。
生1:我覺得她寫得不是快樂日記,你看,想玩電腦要偷偷地,怕被發(fā)現。
生2:我也覺得她不快樂,正玩得高興的時候被媽媽罵了,肯定不開心的。
師:那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生2想了一下,說:“有一次我在家樓下和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我們玩得很開心,媽媽下來叫住了我‘沙子這么臟,有什么好玩的,快點洗手回去吃飯?!缓缶妥е业氖肿吡恕!蔽夷菚r候很不高興。
師:那什么時候是開心的?
生2:玩沙子的時候
師:那被媽媽叫回家就是不開心的。對不對?
生2:是的。
師:我們再看看小希的這篇快樂日記,什么時候是快樂的?
生3:玩游戲玩得起勁的時候是快樂的。
師:那么寫快樂日記就可以寫玩游戲的部分。你能不能幫她改一改呢?
講起玩游戲,學生就來勁了,七嘴八舌地說了很多,告訴我們把玩游戲的部分寫下來,游戲里面有什么,怎么玩的。
這么一來,孩子就把煩惱的部分除去了,開心的事情放大了,快樂點不就找到了嗎?孩子們敏銳的觀察力讓我佩服,他們講起來也是頭頭是道,小孩那么大,想得那么細,真了不起。
三、詮釋“真”快樂
自從小希的“偽”快樂被曝光后,孩子們都開始學著將小快樂擴大寫。玩電腦孩子們可是一把好手,從游戲中找快樂那就更簡單了。孩子們都有玩電腦的經歷,我讓孩子們將玩電腦的快樂寫出來。
孩子真實的心靈感受就在他們的筆下誕生了。
已經一個星期了,我的芭比娃娃們肯定在等著我給他們換衣服呢!打開4799小游戲,我熟練地點到了換裝游戲。今天好像多了幾套衣服,我能把我的芭比娃娃打扮得更漂亮了。先來一套婚紗吧,穿上高跟鞋,帶上耳環(huán)、項鏈……哇!我的娃娃美極了!趕快叫媽媽過來看,媽媽一個勁地夸我配的漂亮,真是個小小設計師!聽了媽媽的表揚,我更加認真地給她們換裝了!
孩子的快樂,離不開家長的鼓勵。有益的游戲增長了孩子的見識、擴展了孩子的視野,娛樂了孩子的身心,孩子于無形中便將自己的快樂簡單地表達出來了。細化快樂,放大快樂,讀著讀著,作為讀者的我也很快樂。
放大快樂的活動還在延續(xù)著,有時候學生長長的一篇日記寫快樂的內容并不多,就拿吹泡泡來說,孩子想表達吹泡泡很開心,但有一大部分都在寫哪里買的吹泡泡的玩具,和誰一起吹,吹完了泡泡還干了些什么事,現在通過放大快樂的寫作方式,一篇生動的“人泡玩樂圖”就生成了。
我從瓶子里抽出棒子,幾個小泡泡就跟著出來了,真好玩。然后我使勁地一揮,從大洞里出來了很多泡泡,前面大,后面小,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泡泡在空中飛舞著,真漂亮。弟弟忍不住用手去摸泡泡,“啪”的一下,泡泡炸了,濺得弟弟臉上都是泡泡水,我開心得笑了。
你看,孩子筆下的泡泡創(chuàng)造了多少快樂?。⊥娴每鞓?,寫出了快樂,感受到了快樂,可見孩子轉變觀念,放大快樂的潛力無可限量。
四、反思感悟
為何孩子會很牽強地為快樂而寫出一句看似快樂的句子?我思前向后,原因就是孩子按照我要求的主題“快樂”,而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一定要有些快樂的表面意義的句子在里面。孩子的這一想法,違背了我原本想讓孩子一直尋找快樂,生活在快樂里的初衷。
不可否認,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圣神的,老師的話是不可違背的,我們往往盡可能地在自己的思維空間搜索以往的經驗,卻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強加一副枷鎖,束縛了孩子的思維空間。為快樂,找快樂,顯然就是一大敗筆。
再說,非要用“快樂”兩個字才能表達出快樂嗎?所想、所寫的內容不快樂,何來快樂呢?對小學生而言,快樂原本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被父母的管教、家人的期望,學校的制度給管束著,讓孩子快樂的童心提早成熟化,找不到無憂無慮的童年,這也是在新課程創(chuàng)新意識萌芽狀態(tài)下被扼殺的一批快樂的孩子。其實“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激動地跳起來,媽媽表揚我了……”也能發(fā)映出孩子快樂的狀態(tài)??鞓分皇穷A設,所寫出的內容快樂才是最好的生成。
半個學期下來,我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孩子找尋快樂,放大快樂。漸漸地學生學會了自己找快樂,將細小的一件事情寫得比較具體,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起來,作為老師很欣慰。
這次挖掘到快樂日記以小放大,以點擴面的訓練,大大提高了學生寫快樂日記的積極性,從而也提高了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而且,快樂日記始終緊扣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和情感,也保證了教師觀察孩子細微的心理變化,更是以后作文教學的有效的輔助手段。
尋找孩子最真實的感受,編寫孩子最快樂的童年,讓“偽”快樂消失,讓“真”快樂釋放,相信會別有一番洞天展現在你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