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慕尼黑,每當有孩子出生時,政府都會送給孩子一份禮物,其中有一本嬰兒童話書,一本嬰兒故事書,還有一個國家兒童圖書館的借書證。這一政策旨在倡導父母陪同幼兒共同閱讀。因為,德國人覺得父母陪伴幼兒閱讀,有助于促進母嬰感情,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依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jīng)驗。”可見,陪伴閱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結(jié)合我的工作實際,與大家分享一些我園在陪伴閱讀中的實踐與探索。
一、營造溫馨自然的閱讀環(huán)境,讓家的溫暖與之相伴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2016)》(以下簡稱《規(guī)程》)指出:“幼兒園應(yīng)當將環(huán)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內(nèi)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開放的、多樣的區(qū)域活動空間?!蔽覀冡槍τ變旱拈喿x情況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喜歡在家中閱讀,主要原因是家中環(huán)境較為自由、寬松。孩子在家中閱讀,家長既可以在旁指導,又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所以,要想在幼兒園開展閱讀活動,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尤為重要。我們選擇采光度良好、空間充足的區(qū)域創(chuàng)設(shè)閱讀角,合理利用班級空間進行創(chuàng)設(shè),既投放了供幼兒單獨閱讀的柔軟沙發(fā),又投放了供幼兒共同閱讀的桌椅、墊子。孩子們既可以獨自閱讀,又可以合作看書;既可以坐在沙發(fā)上閱讀,又可以坐在桌子旁看書,還可以席地而坐閱讀。我們在座位的四周還擺放了一些觸手可及的毛絨玩具和精彩繪本,使幼兒對閱讀區(qū)產(chǎn)生家一般的感覺,從而以最舒服的姿勢看書。
二、選擇適合幼兒的閱讀材料,使圖片的魅力伴之成長
《規(guī)程》中還提到:“提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兒讀物,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探究的愿望?!遍喿x能開闊孩子的眼界,幫助孩子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選擇適合孩子的閱讀材料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我們?yōu)楹⒆泳倪x購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閱讀材料。圖畫書的魅力在于孩子閱讀時能進入故事內(nèi)容的美好情境中,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愉悅,審美能力得到熏陶。于是,我們精心為孩子選擇了不同年齡段的閱讀材料。我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走迷宮、找不同等畫面清晰、情節(jié)內(nèi)容繪制精彩的書籍較為感興趣,而且百看不厭。于是,我們加大了對此類書籍的投放量,同時把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圖片復印下來,粘貼在閱讀角的墻上。幼兒們在共同閱讀這些圖片的時候,你一言我一句,潛移默化地感受著圖片的魅力,體驗從書中獲得信息的快樂。
三、確立“我們”的角色定位,讓愛的氛圍促其發(fā)展
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便是“我們”,我們可以是老師,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家長。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孩子最忠實的陪伴者呢?這就要考慮到“我們”的角色定位。
(一)作為教師的“我們”是陪伴閱讀的傾聽者、引導者
教師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既不是督促者,也不是監(jiān)視者。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教師作為旁觀者在活動室內(nèi)不停地走動,提醒幼兒要仔細讀一讀、說一說。殊不知,這樣的閱讀已不是孩子在享受閱讀的快樂,而是孩子為完成老師的任務(wù)而進行的閱讀過程。這樣的閱讀談何快樂?談何收獲?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這一天,辰辰一個人坐在閱讀區(qū),他看到老師走過來,便大聲地招呼老師:“老師,我講巨人的故事給你聽?!崩蠋熥哌^來說:“好吧,我聽你說!”辰辰拍拍旁邊的椅子說:“老師,你坐這兒!”接著,辰辰看著畫面就說了起來:“巨人在睡覺,小男孩吵醒了他,他非常生氣……”雖然辰辰的故事跟原文不是特別吻合,他的講述又近乎白描,但老師并沒有打擾他,還不停地同他點頭回應(yīng)。辰辰興致勃勃地說著:“然后,巨人幫助小男孩回到了家,幫他搬開了大樹、石頭和小山。然后,他們就到家了?!崩蠋熀芤苫蟮貑枺骸皠倓偩奕瞬皇巧鷼饬藛?,怎么還幫助小男孩回家呀?”辰辰說:“因為小男孩迷路了呀,巨人心地善良,長得又很高,可以找到路?!崩蠋熁腥淮笪颍骸芭叮瓉硎沁@樣啊,這個故事講得真棒!”辰辰興奮地歡呼起來:“老師夸獎我了呢!”孩子的收獲是需要他人肯定的,我們在傾聽、引導的過程中也成就了孩子的快樂。同時,我們也會成為快樂的受益者。
(二)作為同伴的“我們”是陪伴閱讀的互助者、分享者
我們在班級中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一個孩子選擇了閱讀區(qū),這時會有另外一個孩子也選擇去閱讀區(qū)。所以,孩子們在閱讀區(qū)也存在著一種陪伴關(guān)系,同伴之間的良好陪伴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往,是孩子邁入社會的重要途徑。
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熱愛看書的辰辰再一次選擇了閱讀區(qū),同他一起的還有彤彤和丫丫。彤彤正好找到《三只小豬》的繪本,辰辰一看,興高采烈地擠到彤彤身旁說:“彤彤,這本書是我?guī)淼?,我知道這個故事,我來說給你聽吧!”于是,辰辰一邊指著書上的圖片一邊給彤彤講起了故事。講著講著,坐在旁邊的丫丫也被辰辰的故事吸引來了,也在聚精會神地聽著辰辰講。過了幾天,丫丫和彤彤再一次選擇了閱讀區(qū),丫丫翻開了一本書特別積極地要給旁邊的小伙伴講書中的故事。我一聽,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正是辰辰之前說的《三只小豬》。故事講了一半,坐在丫丫旁邊的彤彤說:“不是這樣子的,第二個房子還沒有被吹倒,還要繼續(xù)吹。”丫丫聽到彤彤的話后趕緊說:“嗯!對,對!大灰狼又對著房子吹了一口氣,然后……”丫丫竟想不起后面的故事了,她不好意思地說:“嗯……后面的我忘了。”彤彤說:“我記得!我來說!”于是彤彤接著丫丫的故事繼續(xù)講了下去。在與同伴的共同閱讀中,幼兒們愿意去傾聽他人的話語,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使閱讀變得更加有趣。同時,幼兒間也收獲了自信,收獲了合作的快樂。
(三)作為家長的“我們”是陪伴閱讀的支持者、鼓勵者
大多數(shù)孩子最希望從父母那里得到的,往往不是昂貴的玩具、零食,而是陪伴。家長要愛孩子、尊重孩子,做一個與孩子共同閱讀的知心朋友。在家庭中開展早期閱讀,大多數(shù)孩子是帶著聽故事的期盼和家長一起閱讀的。所以,家長首先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一個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輕松、愉快地參與閱讀。例如,在家中播放輕柔的音樂,將孩子抱坐在腿上,用溫柔的話語跟孩子講故事,讓孩子感到安全與愜意。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溫情的氛圍中,孩子們的閱讀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在閱讀完一個故事后,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討論并回憶故事情節(jié),鼓勵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回憶,講述自己所聽到的、感興趣的內(nèi)容。這時,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描述幫助他們回憶分析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以及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么解決。在充滿支持與鼓勵的閱讀環(huán)境中,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而且也會收獲滿滿。
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陪伴閱讀中幸福滿滿
(一)就“我們”而言,收獲的是一份幸福
在陪伴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將彼此的生活經(jīng)驗融入到故事中,與孩子們共同分享。
作為教師的“我們”,利用開展陪伴閱讀活動,與孩子們共同分享、共同進步。隨著活動的延伸,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孩子們濃濃的熱情與靈動,還獲得了獨一無二的依戀感。
作為同伴的“我們”,在與其他同伴近距離的閱讀互動中,獲得了新的想法與心得。同時,在陪伴閱讀的產(chǎn)生困惑和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不僅獲得了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還獲得了最純真的同伴情誼。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弊鳛榧议L的“我們”,堅持定期與孩子共讀一本圖書,并鼓勵孩子將閱讀到的故事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分享。一本小小的圖書無形中大大地增進了“我們”與孩子間的情感。也許,“我們”只需要拿出一點點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閱讀,但這對孩子的成長卻是明顯的,對“我們”的收獲也是頗多。
(二)就孩子本身而言,收獲的是一份成長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喜愛閱讀的孩子在聽、說、讀、畫等方面,遠較不愛閱讀的孩子要高,他們回答問題的完整度也有所增強,不再是“抱抱”“不要”等語句。取而代之的是“因為我不喜歡,所以我不要”這一類帶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的語句。而且,這一類孩子也更容易欣賞到語言所帶來的美感。孩子們在與“我們”的互動閱讀中,不僅發(fā)展了語言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而且也擴大了自身的語匯量。在閱讀故事、欣賞圖片的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有益的引導和啟示,并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溫暖、收獲著成長。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蔽覀儗τ诤⒆幼詈玫摹案姘住鼻∏∫簿褪桥惆?,讓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讓“我們”與孩子在陪伴閱讀中共同收獲快樂、收獲幸福。P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
moe_621/201602/t20160229_231184.html,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