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一中 韓 娟
安徽省阜陽師范學院 張文保
關注多元互動,創(chuàng)設高效英語課堂*
安徽省阜陽一中 韓 娟
安徽省阜陽師范學院 張文保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交際性,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效拓展交流范圍,促進自身素質(zhì)的提升。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和應試制度的影響下,高中英語課堂經(jīng)常是一片“死寂”,很少有學生的語言交流,課堂互動幾乎為零。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們在教學中引入“多元互動”,加強師生、生生以及課外的交流,促進語言交流,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英語;多元互動;高效課堂
所謂“多元互動”,就是指在課堂上借助情境、任務、活動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交流興趣,調(diào)動其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積極與教師、同學交流,實現(xiàn)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和能力轉(zhuǎn)化,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當前英語教學肩負著雙重任務,一是根據(jù)新課改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礎能力,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形成語言技能。二是為國家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順利通過高考。面對這樣的壓力,很多教師在權(quán)衡之下選擇了后者,全力以赴投身高考,以至于忽略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使英語教學失去了意義。
為了改善情況,扭轉(zhuǎn)“以知識灌輸”為主流的局面,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真正發(fā)揮語言教學的作用,我們在課堂上引入“多元”模式,借助氛圍的營造,激發(fā)學生的交流興趣,產(chǎn)生表達欲望,真正“活動”起來。
2.1 教師方面
作為課堂的主導,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只有做好全面布局和安排,才能確?;顒拥膶嵤?、互動的展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在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一方面分析學情,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選擇合適的教法,促進學生融入、掌握;另一方面,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突出重難點,幫助學生明確目標,推動活動開展,鼓勵其討論交流,以此達到預期的目的。
2.2 學生方面
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對教學質(zhì)量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只有他們自愿、自主地融入,才能完成互動。如果學生不能及時、有效地融入,即便教學設計再完美也會失去意義。所以,只有學生真正參與進來,積極互動,生生交流,才能推動活動實施,促進教學開展,實現(xiàn)其心理、情感、能力的提升,有效培養(yǎng)語言能力。
2.3 環(huán)境方面
環(huán)境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外在因素,不可忽視。其中,這些因素包括教學設備、課堂文化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都是不可控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能力范圍內(nèi)能改善的是教學模式引發(fā)的升學壓力。學生在面對繁重的學習時會產(chǎn)生很大壓力,如果我們一味強調(diào)升學,過分灌輸知識,傾向于理論講解,不僅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機械課堂的生成。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結(jié)合文本,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需求來設計活動,在活躍課堂的同時調(diào)動其積極性,確保其參與其中,有效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滿堂灌”的情況?;拥姆绞健ο笠嘣?,由單向交流拓展為多元互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3.1 師生互動
為改變以往教師主導的課堂情況,我們就要結(jié)合學生心理對癥下藥,為其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有效緩解其壓力,讓其在興趣的驅(qū)動下自主學習。為此,我們就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使用英語,增加互動率。比如,在講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s Games時,筆者就開門見山地先出示文本題目讓學生猜一猜具體內(nèi)容。這一問題的設計回避了高難度的文本分析,借助預測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其深入理解做好鋪墊。借助預測,學生對文本有了整體感知。這時為了引入課堂,筆者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試圖吸引其注意力:“Can you name some countries in which English is a native language?”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回答。借助這個機會,筆者就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增進彼此的交流,讓課堂“熱”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認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及時表揚,借助肢體、語言肯定其表達,無形中增強其自信心。如果學生的回答有所欠缺,也不要急于否定。
3.2 小組互動
相對于初中生,高中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已形成,具備了討論交流的能力,因此我們就可以開展合作學習,讓其針對問題互動探究,增進生生交流,培養(yǎng)其語言運用能力。在傳統(tǒng)交流的基礎上,我們要有所改進,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內(nèi)容和規(guī)模上。一般來講,筆者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讓其一組5到6人進行討論,針對問題有效解決。
比如,在講必修四Unit 3 The water planet時,筆者就設計了“接龍”游戲引導學生探討“water”的話題。為了讓活動能順利進行,筆者先隨機挑選學生進行示范。第一個問題由筆者開始:“How do people use water resource?”學生回答后,就提出新的問題讓其他學生解決:“Why do we use water in this way?”以此類推,學生接下來就會拋出各種問題,像“How should we save water?”等。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明白了如何討論交流,還活躍了課堂,為互動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顒娱_始后,學生就能在小組里自由闡述,圍繞話題發(fā)表觀點,在促進思維碰撞的同時培養(yǎng)口語能力,有條理地表達,深化語言運用。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能讓其在實踐中明白互動的意義,主動融入其中,還能鍛煉其思維能力,促進思考認知的深化。在設計話題時,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選擇,充分調(diào)動其興趣,促進合作展開。
3.3 課后互動
除了課堂互動外,課后的交流也很重要。這對于師生關系的改善、教學情況的改善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課后互動能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清楚其興趣愛好,便于之后的教學設計,優(yōu)化課堂互動;另一方面,能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的看法,收集建議,有利于教學優(yōu)化和課堂改革。而今,普及的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多種即時通訊軟件,給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課后互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代表擔任課堂小秘書,負責課堂重點內(nèi)容的記錄,在課后及時上傳到QQ群共享中。此外,像在閱讀理解課上,小秘書的作用就很大,能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重點。在講解閱讀時,筆者會傳授相關方法,這時小秘書就整理好方法,在課后上傳到QQ共享中,給學生自主下載,自行復習、消化、掌握。此外,在閱讀理解題中,學生選錯選項很多時候是因為對知識點的誤解、混淆,沒有認識到位,但這時又不能在課堂上就某個知識點反復講解,小秘書就可以將學生不會的地方收集起來匯總,交給教師看。教師對問題分類匯總后在QQ群中上傳解答文件,這樣就比較省時省力。
總之,多元互動不僅是一種靈活的教學方法,更是一種課堂藝術(shù),能讓理論與實踐完美結(jié)合,實現(xiàn)課堂“全員參與,平等互動”,有效提升效率。
鮑迎迎,董琳紅. 2016. 互動式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3).
李萍. 2015.“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構(gòu)建[J]. 英語教師(15).
阜陽師范學院2015年基礎教育研究重點項目(2015JCJ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