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波
(長春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021)
?
微電影與圖書館經典閱讀的推廣
于艷波
(長春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021)
[摘要]微電影作為當下流行的一種新的視覺文化顛覆舊有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傳播格局,為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拓展了新空間,圖書館可以微電影作為新媒介,引領受眾的閱讀傾向,喚醒受眾參與經典閱讀活動。
[關鍵詞]微電影圖書館經典閱讀
21世紀人類進入全媒體時代,微博、微信、微小說等各種“微文化”如沐春風撲面而來,將人們帶入到了微的海洋。2010年末凱迪拉克《一觸即發(fā)》的發(fā)行,更是將微電影這種視覺藝術也帶到了“微”世界里面來,并迅速為人們所熱捧,一時間微電影熱潮風靡全國。受這股熱潮的影響,清華大學圖書館自2011年10月24日起陸續(xù)推出了“愛上圖書館”系列短劇,開啟了微電影在國內圖書館應用的序幕。
1微電影在國內圖書館發(fā)展的現狀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tǒng)制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微(超短)時”(8-15鐘)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guī)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1]。它以形式簡單、短小精悍契合了當下受眾即時消費的訴求,引起了各行的廣泛關注,自2011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的“愛上圖書館”系列短劇播出后,微電影開始引起國內一些圖書館的關注,相繼拍攝出了《文明圖書館》(大連民族學院)、《天堂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在圖書館遇見幸?!?山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等,這些短片或以圖書館本身為素材,介紹其館藏資源及服務;或以讀者為主線,宣傳圖書館的各種功能及使用方法;或以圖書館為主題,宣傳圖書館可利用的價值等[2]。短片將以往看來比較枯燥無趣的內容,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遞給受從,讓觀眾對圖書館有了新的認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高了圖書館的社會認知率和利用率,也把更多圖書館界同行的視線吸引過來??v觀近幾年國內圖書館微電影拍攝狀況可以看出:圖書館微電影多以自我推介宣傳及愛情為主題,以經典作品拍攝成微電影,進行閱讀宣傳推廣的比較鮮見,筆者在網上僅搜索到中國人民大學在2015年3月舉辦的“讀史、讀經典”微電影大賽[3],涉入了以經典作品為題材拍攝微電影的內容??梢娨晕㈦娪白鳛樾旅浇檩d體形態(tài)來宣傳經典閱讀推廣,尚未在圖書館行業(yè)上得到充分認識。為此筆者欲從微電影在圖書館興起的成因入手,探討下微電影在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中所能起到的效用。
2微電影在國內圖書館興起的成因
微電影是現代網絡多媒體技術和碎片化生活方式相結合的產物,也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它之所以能在圖書館行業(yè)興起,并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傳播形式引起圖書館界的廣泛關注,其成因在于全媒體時代閱讀載體的變化、閱讀方式的變化和閱讀效果的變化。
2.1閱讀載體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閱讀載體受冷落,網絡閱讀盛行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類閱讀載體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紙字印刷品不再一統(tǒng)天下,取而代之的是電腦、電子書、手機、電視等多媒體閱讀載體。一些移動終端如手機、PSP等已不再僅僅是通訊工具,而是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主要閱讀工具,任何人在任何時刻、任何場景都可以接入互聯網獲取信息,進行閱讀。閱讀終端的出現,讓“每人坐擁一間圖書館”成為現實,也將人類從以印刷品為主體的“圖書閱讀時代”演進到以電子產品為載體的、以讀屏為主的大閱讀時代。據2012年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40.3%,其中,有31.2%的國民進行手機閱讀,4.6%的國民通過電子閱讀器閱讀。多數人會每天花15至6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手機上的深度閱讀。由此可見新媒介已成為國人閱讀的主要載體。[4]
2.2閱讀方式的變化:碎片化閱讀。
中國目前正處在由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時期,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較以往有了明顯的加快,很難有大量的時間去接收信息,且面對海量信息也很難長久集中注意力,人們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內容所切分,從而也導致了社會傳播語境的碎片化,在人民日報舉辦的有84987名人參與的第三屆讀者評報活動中:有近四成(38.35%)的人習慣于“先看標題,如果感興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會“挑喜歡的版面或欄目看”,“從頭到尾仔細看”的人不到15%。過半數(51.56%)受調查者平均每天用于閱讀報紙的時間在半小時以內,只有17.44%的讀者選擇了“一小時以上”[5]。這說明當今社會許多人都不能靜下心來入木三分的“讀”,而只能是走馬觀花的“閱”,碎片化閱讀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2.3閱讀效果的變化:圖文并茂,引人入勝
人類傳統(tǒng)的閱讀媒介載體為印刷品,它帶給觀者的只是一種感官享受,其信息載體的文字和圖畫是有序、靜止地被固定在紙張上,是線性的、連續(xù)的、規(guī)則的不斷重復,很容易讓人疲勞,產生厭倦。而微電影則不同,微電影是電影的“縮寫本”,它具有電影所具有的一切藝術形式,是一門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種藝術結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它通過鏡頭的運動給觀者提供豐富多彩的影像畫面,營造出一種特殊的“藝術環(huán)境”,使人們投入其中的感官比例發(fā)生了變化,影片中的場景、音樂、人物、人物的精彩語言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都可以感染觀者,喚起觀者的強烈欲求,從而引發(fā)觀者的濃厚興趣。這種表現形式讓觀者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學到了知識啟迪了思想,較之以往的、靜態(tài)的圖文方式更能吸引觀者。
3微電影在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中的效用
圖書館的經典閱讀推廣是指對那些在古今中外各個知識領域中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向社會進行宣傳,吸引公眾閱讀。而微電影是網絡傳媒時代出現的新生事物,作為融媒時代的寵兒,它有著其它媒介傳播形式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圖書館如果能將這些優(yōu)勢充分的加以利用,將其作為經典閱讀推廣的新媒介載體形態(tài),使其與推廣經典閱讀有效的結合,一定能開創(chuàng)出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的新局面。
3.1微電影作為新媒介載體形態(tài),利于經典閱讀推廣
媒介作為社會信息的傳播工具,自始至終地對文化的傳播、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文化是通過媒介的傳播來對受眾產生影響的,一種文化能否延續(xù)下去,不僅取決于文化本身的內在張力,還取決于它被如何傳播,采用何種媒體、何種媒介形態(tài)進行文化傳播,直接影響到文化傳播的效果和人們的接受程度。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日,以手機、平板電腦、PSP、移動視聽設備等為代表的媒體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渠道,這些現代媒體改變了舊有的傳統(tǒng)文化傳播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傳播格局,為“微傳播”搭建了平臺,使各種以“微”命名的“微傳播”媒介以新的傳播路徑和傳播范式成為了文化傳導的主流。而相對于微博、微信等眾多的微媒介,微電影則以比其多了一份藝術情懷而倍受受眾推崇,尤其是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青睞,若能以其作為圖書館推廣經典閱讀的新路徑,則勢必會受到廣大受眾的歡迎。就如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程煥文先生所說的那樣:要激發(fā)人們的經典閱讀興趣,特別是青少年的經典閱讀興趣,重要的是如何以新的技術和新的方式去展現和傳播傳統(tǒng)經典,使傳統(tǒng)經典成為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閱讀對象[6]。微電影正是這種既順應了由于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使利用電腦、電子書、手機、電視等多媒體成為閱讀平臺的潮流,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因閱讀而引起快感興趣的新型視覺文化。它是能迎合受眾心理、行為狀態(tài)和生活習慣,廣受受眾尤其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新技術”“新方式”。以其作為圖書館推廣經典閱讀的“新方式”,既拓展了圖書館推廣經典閱讀的空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我們可以說將微電影作為圖書館新的宣傳媒介載體形態(tài),有利于經典閱讀推廣。
3.2利用微電影引領閱讀傾向,倡導經典閱讀
微電影是門綜合藝術,它打破了人類的時空限制,通過豐富多彩的影像畫面,細致入微的表現出了各類人物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動的將觀者帶入到特定的藝術情境中,將作者想要表達的價值觀和情感傾向潛移默化地灌輸給觀者,使觀者原有的觀念和價值體系發(fā)生變化,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藝術上熏陶和精神上的引領。如果圖書館能夠將微電影用于經典作品的閱讀推廣上,讓一部傳世之作在微小的時間內呈現于觀者面前,使觀者對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不斷的轉發(fā)、分享,使更多人看到,更多人看到之后繼續(xù)分享給更多的人,這樣不斷的傳播產生裂變式效應,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作品;且在不斷分享、轉發(fā)的同時,作品還會引發(fā)觀者的評論和探討,使很多人對作品產生深入了解的欲望,從而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這種宣傳推廣方式,遠勝于圖書館傳統(tǒng)的說教式宣傳方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3年6月16日,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臺科教節(jié)目制作中心等單位共同組織開發(fā)的大型公益性傳統(tǒng)文化普及項目——《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的正式啟動,給圖書館行業(yè)帶來了極大的啟示:如何將微電影與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結合起來,應該是圖書館以后努力的方向,圖書館要在借鑒他人經驗的同時,結合自己自身的特點,利用現有拍攝微電影的經驗,將重心轉到以宣傳推廣經典閱讀方面上來,拍攝出高質量的以經典作品為原型的微電影,讓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領略到經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3.3利用微電影產生蝴蝶效應,喚起公眾參與
所謂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tǒng)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7]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正確對等待一件新生事物,并利用良好的機制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加以引導,使其良性發(fā)展,那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我們將有可能獲得比初始規(guī)模放大若干倍的、巨大的轟動效果。微電影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態(tài),對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將產生很大影響,以其作為文化宣傳的推手,推廣經典閱讀,可以引發(fā)蝴蝶效應,因為在互聯網高度發(fā)達的年代,一張圖片、一小段視頻、一句短短的文字都可以通過網絡、電視傳播,手機短信、微信、微博等等,以點——線——面不斷擴張的方式很快就傳遍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知曉,達到難以想象的影響力。以微電影《四夜奇譚》為例:該劇以年輕人為主要受眾群體,講述了年輕人的生活、愛情等,由于故事情節(jié)多方面展示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細節(jié),而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的目光,一時間評論四起,關注度居高不下,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就創(chuàng)造出了2.1億的點擊率。由此可以看出,微電影在宣傳造勢方面是具有很大潛力的,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加以利用。如果圖書館能認識到微電影所能起到的效用,將其引入到圖書館經典閱讀宣傳中來,拍攝出高質量的、引人入勝的作品,必然會喚起公眾的廣泛參與,產生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微電影.百度百科[EB/OL].[2015-10-1].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VI33yqFxrWWS-qRsSzJF0fsyUP9M-pDndNiEeMIyq9DUn_AvQN0-YGU7w307eB9oc7C8jH8WiTuD-_UTRs_Sq
〔2〕郭瑞華.微電影在我國圖書館的應用現狀及展望[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4(2)90-92
〔3〕中國人民大學“讀史、讀經典”大賽[EB/OL].[2015-10-1].http://xsc.ruc.edu.cn/node/3204
〔4〕國民閱讀調查[EB/OL].[2015-10-1].http://news.southcn.com/community/content/2015-02/05/content_117874334.htm
〔5〕《人民日報》第三屆讀者評報活動[EB/OL].[2015-10-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ERmOMV7hd1v9f2DVC-
mpnM72GMrZSrbkF5CK6couJLvPljeI9xRSS-kRgyG3RQbVPecj-jsOv45ROFT7JDHq-_
〔6〕程煥文.閱讀多樣化更能豐富經典閱讀[EB/OL].[2015-10-1].http://news.163.com/11/1217/06/7LF44TPM00014AED.html
〔7〕蝴蝶效應.百度百科[EB/OL].[2015-10-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ZoIKTGX52Dk0CrlVFCq9j8xIVtOXyLgybV9Me2Vt8qFUuDLi4bwQkHhZ-xK37SFttZXsW-ZaS_b74C5qR2_0q
Micro Films and the Classics Reading Promotion of Libraries
Yu Yanbo
[Abstract]Micro film, as a new vision of current popular culture, subverted the old traditional culture propagation mode, broke the original pattern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expanded the new space for the library in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The library can take micro movie as a new medium to lead the reading trends of the audience and arouse their aware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classics reading.
[Key words]Micro film; Library; Classics reading
〔作者簡介〕于艷波,女,長春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