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麗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呼吸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0)
?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COPD患者依從性及臨床療效的影響
盧艷麗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呼吸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從性及臨床療效的影響。方法 2013—2014年我院收治COPD患者150例,根據病案編號單雙區(qū)別平均分為兩組。干預組75例患者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并進行針對性干預,對照組75例患者僅進行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在院期間情況。結果 通過針對性干預,患者癥狀緩解率、復發(fā)率明顯下降,住院時間短,認知度有所提高,依從性較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干預用于COPD患者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護理干預;COPD;療效;依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慢性疾病,如何治療并提高COPD患者生存質量,是近年來醫(yī)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對于COPD患者而言,臨床治療與飲食調整已不能滿足患者追求較高生存質量的要求,如何進行自我調整進一步提高出院后的生存質量已經被列入治療重點目標。這就要求在住院期間患者需要形成一個科學的認知體系,并逐漸參與到主觀能動促進自我調整的過程中來。本次研究以針對性護理干預方式改善患者認知能力,提高住院期間治療依從性,達到提高臨床療效并縮短住院時間這一目的。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3—2014年選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1]診斷標準。入選患者中排除合并心、腦、肝、腎重大器官功能異常者。根據病案編號單雙區(qū)別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各75例;對照組男52例,女23例,年齡57~80歲,平均(75.84±7.21)歲,病程2~12年,平均(6.33±1.41)年;干預組男50例,女25例,年齡59~81歲,平均(74.70±8.18)歲,病程2~11年,平均(6.26±1.37)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干預組75例患者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并進行針對性干預,包括:①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立即對其身體機能及病情進行有效護理評估分級,科室護理會診確定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案;②因病情遷延或急性發(fā)作常導致COPD患者無法完成日常生活、工作,易誘發(fā)焦慮、抑郁及絕望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故護理人員應當給予患者有效心理支持,即在了解患者心理特點基礎上,向其詳細介紹疾病發(fā)生機制,治療方案內容及具體作用,有效提高戰(zhàn)勝疾病信心,改善治療依從性;③對COPD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幫助其了解導致病情惡化危險因素,提醒患者戒煙戒酒,并注意預防刺激性氣體、粉塵等吸入體內[2];④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包括縮唇、腹式等呼吸肌功能鍛煉,同時要求患者進行低流量氧療,每天持續(xù)8~10h,并每周電話或上門隨訪監(jiān)督。
1.3觀察指標①記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例數(shù),包括咳嗽、濃痰、喘息及呼吸困難等,計算緩解率。②隨訪6個月,記錄患者復發(fā)例數(shù),計算復發(fā)率;③記錄患者住院時間;④治療依從性評價內容包括:病情相關知識了解、按時按量用藥及常規(guī)治療技術掌握等,由經專業(yè)培訓護理人員評價并記錄。
2結果
2.1臨床療效通過針對性干預后,對照組患者與干預組相較,癥狀緩解情況、復發(fā)率、住院時間與兩周內出院患者情況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本次干預有效提高了患者臨床療效。
表1 針對性干預對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認知情況與依從性本組患者通過護理干預的影響,住院期間盡可能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內的自主護理,對疾病相關知識進一步了解,熟知常規(guī)治療方法。
表2 針對性干預后患者認知情況與依從性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COPD是中老年患者常見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類型之一,患者以咳嗽、咳痰及反復發(fā)作喘息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3];COPD患者常肺部功能下降明顯,可見大面積肺組織萎縮,而炎癥反應導致氣道水腫及分泌亢進,可進一步誘發(fā)氣道通氣阻力上升,同時伴隨呼吸肌功能及肺順應性下降[4];COPD病情反復發(fā)作,在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亦導致較高臨床致死致殘率[5]。已有研究證實[6],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對于改善COPD遠期預后作用確切。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對COPD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即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分析患者不同病情及其他個體情況,制定差異化護理方案,通過提高患者對于規(guī)范治療重要性的認識程度,能主動消除自身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外界刺激物及保證患者堅持氧療和呼吸功能鍛煉等多方面手段,積極調動患者治療主動性,從而達到改善臨床近遠期療效,降低死亡風險等目的。
干預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率、復發(fā)率、住院時間與出院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性護理干預用于改善COPD患者在提高臨床療效,避免遠期復發(fā)方面優(yōu)勢明顯,并可有效縮短病程,加快康復進程;且干預組患者病情相關知識了解、按時按量用藥及常規(guī)治療技術掌握等治療依從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通過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治療依從性。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用于COPD患者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有效提高患者預后并改善出院后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
[2]夏瑩,陳琰,吳菊芳,等.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對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呼吸訓練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37
[3]周玉華,肖占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長期氧療依從性及氧療效果調查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8,14(23):2468
[4]康明.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3):30
[5]陳琰,吳菊芬,熊華,等.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訓練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8
[6]尹瓊華.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113
(收稿日期:2015-05-23)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1.0061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4646(2016)01-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