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實驗初中 陸宏俊
立足雙基 注重語用綜合發(fā)展 突出能力
——2016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英語試卷分析及2017年總復習思路和策略
江蘇省泰興市實驗初中 陸宏俊
本文擬在分析泰州市2016年中考英語試卷特點的基礎上,提出2017年總復習階段的思路和策略。
雙基;語用;能力;泰州市2016年中考試卷分析;2017年總復習思路和策略
自2002年以來,江蘇省泰州市歷年中考英語試卷都力圖體現《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的新理念。2016年卷立足雙基,強調“能力立意”,注重“創(chuàng)設語境”,既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著重檢測“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兼顧到語言知識、言語技能與道德品質、文化意識、學習策略和情感態(tài)度的融合,較好地體現了《標準》的基本目標。其具體特點簡析如下:
(1)抓綱抱本,立足“雙基”,“體現初中階段的基礎性”。試卷以《標準》《考試大綱》和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為依據進行命題,所選考點全部出自《標準》或課本要求,杜絕了繁、偏、怪題或似是而非的題目,難度適中,對今后初中英語的教學方向和策略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2)突出“能力立意”,強調向語篇層次的綜合性考試方向發(fā)展,著重考查學生閱讀和寫作等英語語言技能的綜合實踐能力以及靈活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其試卷結構清楚地顯示了這一特點。
(3)注重語境設計,淡化對語法機械記憶的考查。如“單項選擇”15道題中有11道題通過創(chuàng)設恰當的語境,在實際情境和語境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4)“閱讀理解”類試題遵循《標準》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考查了學生對不同體裁、題材的語言材料進行信息獲取、處理和對材料整體理解、判斷、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閱讀材料體裁多樣,有故事、旅游廣告、科技小品文等。題材內容反映現實生活,呈現出教育性和實用性特征,并兼顧了學科的人文性和跨文化意識。試題的設計注重合理安排基礎題和坡度題,既能讓大部分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效,又能兼顧到考試的選拔功能,具有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
(5)“書面表達”部分以“文明泰州人”為主題,讓考生談如何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既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又給學生一定的思維、想象和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己觀點的空間,考生可以邊敘邊議、自由發(fā)揮。符合《標準》“適當增加主觀性試題”的方向。
通過分析2016年等近幾年泰州中考試卷的特點,2017年中考總復習的思路和策略應該是有章可循的。
2.1 復習要有針對性
中考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要有的放矢。這里的“的”包括三個方面:(1)學情;(2)《標準》和課本;(3)《考試大綱》。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檢測、口筆頭調查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在復習前、復習中的困難和他們知識鏈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弄清每個學生真實的復習狀況,然后據此制訂和不斷調整出最有效的復習方法。同時,教師還必須認真鉆研《標準》、細致梳理教材、結合《考試大綱》確定考點,在此基礎上形成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和調整,從而達到最佳復習效果。
2.2 采取“縱向復習”和“橫向復習”相結合的復習策略
“縱向復習”和“橫向復習”相結合的復習策略可以增強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翱v向復習”就是按單元一冊書一冊書地進行復習,目的是將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并鞏固強化。由于它切合學生的學習經歷,又易于操作,大多數教師在第一輪復習時通常采用這種方法。
縱向復習要注意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指導并幫助學生將相關知識和能力點進行分析、比較、歸類,建立“知能模塊”,并將這些“模塊”植根于學生大腦中。
“知能模塊”示例:
(1)以名詞為例
(2)以動詞look的搭配為例
(3)以表達花費時間、金錢為例
④ Sth. costs sb. some money.
(4)以時態(tài)比較為例
比較項目時態(tài)名稱時態(tài)(謂語動作發(fā)生的時間)(謂語動詞所用的形式)區(qū)別備注現在進行時現在或現階段正在進行的動作助動詞be+行為動詞的ing形式與“be going to”比較動詞ing形式的構成一般現在時以下內容略以下略
小的“知能模塊”經過分析、比較、歸類,拼裝成大“模塊”,從而逐步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架構。若如此,根根蔓蔓、枝枝葉葉就清清楚楚了。
“橫向復習法”就是指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化、整體化、情境化、應用化。教師可將知識點分為若干個話題,如問路、購物、看病、采訪、介紹等,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結構重組以達到復習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能力的目的。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選擇并確定話題;②要求學生歸納與該話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子、段落等;③指導學生合作、討論、交流、補充完整;④通過對話、作文、閱讀、表演等形式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
“縱向復習法”和“橫向復習法”相結合一方面可使學生在“縱向復習”時所學到的“鏈”式知識網絡化,便于更牢固地掌握;另一方面,學生在實踐中復習和鞏固知識會有助于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3 專項指導,精講多練,增加語言輸入量,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如果說第一輪復習的目標是指導學生復習和鞏固課本知識,那么第二輪應該結合中考題型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這一階段除了通過一定題型的訓練來鞏固知識外,教師還必須指導、訓練學生相關題型的復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比如,聽力訓練與平時正確的語音、語調訓練密切相關。做聽力習題時,“聽前”要注意先有目的地對現有信息進行處理和預測,“聽中”要注意背景和語篇,“聽后”要及時復查。平時訓練要講究實戰(zhàn)性,不可隨意延長時間等。又如,寫作訓練要少而精,要著重訓練舉一反三的能力。再如,閱讀訓練要限時,平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閱讀1至2篇不同難度的材料。為保證閱讀材料的質量,可從全國各省市中考試卷中選取。總之,增加語言輸入量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根本途徑。
只要我們立足“雙基”,注重指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鞏固、使用知識,適當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學科間知識的滲透、融合并在平時養(yǎng)成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習慣,我們的學生就一定會形成并不斷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