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晏飛
【摘 要】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傳統英語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探究新的英語教學方法,是當前英語教育工作者的不得不面對和研究的課題。筆者在近20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情景教學法對提高英語教學至關重要。通過情景教學設立教學情景,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情景教學法;教學效果
所謂情景教學法,即教者利用一切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教學資源,設計出具體的場景或情形,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供給學生英語語言交際運用等語言功能真實或非真實的案例,進而轉變抽象語言為可視化生動語言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針對初中英語教學,英語教師便可以采取情景教學法,以其可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優(yōu)勢,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能夠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完全發(fā)揮出情景教學法的教學作用,為學生學習英語和提高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1.運用情景教學法的原則
在初中牛津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施教,要促進其教學成效,筆者認為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1真實性原則
該原則主要指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時,應考慮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是否相符,以學生生活的真實環(huán)境入手,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因此,該原則也對英語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其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閱歷,并找出其共同的生活經驗點,再將現實問題與課本教學聯系起來。例如:Welcome to our school教學時,教師可視本校為具體描繪對象,利用教學樓和教室創(chuàng)設情景,以對其的描述作為話題,引導學生使用英語。
1.2明確性原則
從另一角度理解該原則可被稱之為目的性原則,即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利用其進行教學時,必須要有十分明確清晰的教學目的,提供給學生明確的話題等。例如:在進行Task教學時,可給出有針對性的寫作話題,或是要求學生在寫作中使用相應的手法等,通俗來說也就是給出明確的要求。
1.3交際性原則
實際上學習英語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在學習期間加強對英語接收、處理等能力的訓練,最終實現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設計英語教學情景時,要提供給學生一定交際的機會,使其有機會開口,鍛煉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
2.運用情景教學法的形式
2.1以實物為參照創(chuàng)設情景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以生動形象的實物教具為參照物創(chuàng)設情景,相對而言更直觀有效,可轉變學生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而教學中可供利用的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實物教具頗多,包括如圖片、食物等。案例1:英語教材7A U6 Food and lifestyle第一課時教學中,筆者曾以多種類食物為教學道具,如:lemons、potatoes、tomatoes、carrots、chocolate等,要求學生通過這些食物來辨別不同的食物,以此引出相關的英文表達。而通過實物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這種情景,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達成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2.2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來,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拉近英語教學與生活的關系,使得學生更加熱愛英語學習,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強烈的渴望和興趣。案例2:牛津版英語9A U7 Films這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電影片段Country Road;Swan Lake;Space War;Bat-man and Joker……,幫助學生復習既往所學的單詞,包括如adventure,prince,ghost,princess,cowboy……并針對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假設本周周末同學們要與好友去看其中的某部電影,讓其根據相應情景設計對話內容,并要求對所看電影做出評價,再通過Daily Talk重述電影中的經典對白片段,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進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筆者建議英語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去了解西方文化,多提供此類機會。例如:觀看經典英文原版電影The Sound of Music、Lion King等;或是學唱Edelweiss、Do Re Me、The Sound of Music等。特別是針對條件充足的學校,筆者認為可定期舉行英文歌曲比賽等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3 模擬英語交際活動場景
英語作為語言的一種,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進行交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盡可能模擬英語交際活動場景,為將來的英語交際做好準備。通過模擬活動學生能夠加強對英語句型的掌握,進而充分熟練的運用英語,達到溝通交流的目的。筆者認為模擬活動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包括對話、小品或是小組辯論、討論等。而筆者對所任教的班級,在實際教學中多是組織Daily Talk活動。實施時每節(jié)課最少抽出5分鐘時間,將全班學生分作幾個小組,要求其進行現場表演,通過對自身感興趣的交際活動的模擬來提高英語水平。案例3:牛津版英語教材8A U7第一課時教學中,筆者在學生基本上掌握春夏秋冬變化的相關句型生詞后,組織全班同學開展了一場辯論賽: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tter,summer or winter? Why? 當創(chuàng)設好場景后,筆者再根據學生不同的選擇,最終分為兩個大組,并按照辯論賽的形式安排座位,邀請班內英語口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出任本次辯論賽的主席,要求兩組學生當場辯論,以便在鍛煉其口語能力的同時,鞏固課堂所學。
3.運用情景教學法的實踐
以初中牛津版英語8A Unit 5 Wild animals為例,該單元教學內容均圍繞“Wild animals”開展,基本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各類野生動物,了解它們的特征習性,并將自己最喜歡以及最不喜歡的動物和理由利用英語描述出來。故針對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特點,筆者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展示Comic strip的圖片(注:除去展示圖片上的英語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練習聽力的情景,并給出學生能力范圍內的聽力任務,如:Will Eddie give up eating wild animals? 等以此激起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根據Comic strip中的內容,還可創(chuàng)設如后所述的They may become dishes on the table any time./I may die without them.以此,幫助學生熟悉該課語法的知識要點,以便進行充分的口頭鍛煉,如If you dont work hard, you may fail in the exam .類似這樣一些表達的日常用語。緊接著通過圖片bear, dolphin, giant panda, squirrel, tiger, zebra將教學內容導入動物世界,并將本課學習目標及任務告之學生。這時,學生已有較高興趣,若再因勢利導,借助多媒體展示的圖片,進行生詞教學,自然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還可將動物名稱標在不同動物圖片下,并加上形容詞來描述,如:①two lovely giant pandas;②two interesting kangaroos;③a friendly dolphin;④a clever squirrel……讓學生輕松了解不同種類動物的習性,然后再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呈現更多動物,使學生能夠了解并說出其名稱,最后重點詞匯重點操練,達到最終教學目的。
4.結語
教學實踐證實,恰當運用情景教學法,不僅對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至關重要,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激發(fā),促進其思路開拓,特別是在挖掘學生潛能、鍛煉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方面意義重大。然而,教無定法,而是貴在方法的合理性。因此,無論任何一種教學方法要想取得良好成效,都需要恰當合理的應用,情景教學法亦不例外。
【參考文獻】
[1]吳美云.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牛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3(11):129-129
[2]張琴秀.把握教材特點 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談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1(07):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