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曉蘇
阿道夫·盧斯米勒別墅建造還原
晏曉蘇
米勒別墅,建造,體積規(guī)劃
阿道夫·盧斯1870年出生于奧地利,早年間跟隨父親學習園藝和雕塑,為后來成為一名建筑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雕塑,對他的空間思維進行了無形的訓練。1889年起,盧斯開始正式學習建筑,并產生了自己對建筑的一些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建筑師即學習過拉丁文的泥瓦匠,建筑師所有的后期活動都來源于前期的考察與實踐,他深深地信仰著維特魯威的“堅固、實用、美觀”并將其思想精髓付諸到實際操作上。其作品米勒別墅便將此概念一一體現。米勒別墅位于布拉格沿街的位置,建成于1930年,不說它嚴謹的內部空間,單是它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立面開洞就吸引了很多目光,加上其高低錯落、與眾不同的內部結構,更是引起了當時建筑界的大量關注。
關于米勒別墅的建造還原,筆者將針對米勒別墅所坐落的環(huán)境、外觀效果、內部結構、米勒別墅所能體現出的盧斯的思想精髓進行抽絲剝繭的層層分析。
2.1米勒別墅建造環(huán)境
米勒別墅坐落于布拉格沿街??紤]到主人生活的私密性,盧斯在設計米勒住宅的時候,沿街一面的立面設計簡潔大方,以此立面將外界與建筑內部相隔。盧斯認為,一棟讓主人住著舒服的住宅,必須明確地將內部與外部進行隔絕。他認為主人的私密空間是很需要被保護的,因此米勒住宅的外部立面與其內部空間存在較大的反差,一邊是簡潔大方的立面,另一邊是平臺、樓梯、大窗子還有后花園,無論是形式還是功能都要比沿街的一面豐富得多。
2.2 米勒別墅外觀分析
米勒別墅共分為三層,屋頂設有屋頂平臺,總面積大約為六百平方米左右。為了將主人和仆人的生活區(qū)域分開,盧斯為這棟建筑設置了兩個不同標高的入口。從建筑的外觀看,建筑的入口很小,讓觀者對室內空間產生無限遐想。米勒別墅的立面也是盧斯建造這棟建筑的一大特色。立面開了大大小小、高低錯落的窗洞,看似毫無章法,實則每個建筑立面的窗洞,大致都是對稱的(圖1、圖2)。實際上盧斯在考慮在立面開下這些窗洞時,完全是根據建筑內部的功能需要而決定窗洞的大小以及高低,也就是說,窗洞與內部功能是緊密相連的,以此看來,別墅內部的功能組織是相當嚴謹的。從中可以看出,盧斯在盡可能地將別墅內的功能與形式相統(tǒng)一。
2.3米勒別墅內部分析
關于米勒別墅的內部分析,筆者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即別墅的平面布置,結構構成以及交通流線。首先是平面布置。盧斯的建筑大多根據其特色思想“體積規(guī)劃思想”來完成建制,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存在所謂的平面。盧斯本人也說過,“我不設計平面,也不設計立面,我只設計三維的空間關系。”因此,對于米勒別墅的平面分析,我們只能根據其功能定位所產生的空間定位來加以分析。該別墅入口很小,走過小小的入口,會看見六個踏步。走完六個踏步到達衣帽間,前行一段距離便到達中廳。作為屋子主體地位的中廳,層高較于其他的房間高出許多。在中廳的周圍通過臺階踏步連接著婦女休閑室、音樂廳、餐廳等其他房間。從這樣的平面功能布置我們可以看出,米勒別墅每一個空間、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塊功能的組織都是盧斯通過實踐精心設計而來,精致而嚴謹。
關于結構,在盧斯本身看來,結構是屬于從屬地位的,他認為空間維護的表面是第一位的。盧斯說他只設計一個個三維空間,然后將這些三維空間按照功能定位排列,根據功能組織到一起。所以這里要講的并不是米勒別墅的結構,而是盧斯設計的這一個個三維空間的結構排列。早期,盧斯依賴于承重墻,后來考慮到空間的靈活性,盧斯將承重墻結構改成了柱子與柱子的結合,或者是柱子與矮墻的結合、以及柱子與橫梁的結合,這樣來撐起他的三維空間搭造。盧斯的三維空間搭建,并不是說僅僅是為了服務于建筑本身的結構,而是基于空間功能與空間視線各方面的綜合考慮。
米勒別墅內部空間極度復雜,因為建筑內每一個獨立單元的功能不同,也就決定了其層高、空間的表達形式也不同。盧斯用臺階斜坡等把這些不同功能的單元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每一個單元都服務于整體,這就使得米勒別墅內的交通流線完全服務于其功能空間,交通流線以兩組樓梯的形式出現。由于米勒住宅內是主人和仆人共同居住,所以盧斯很靈敏地想到要把主人和仆人的生活區(qū)域區(qū)分開來,并用兩組不同的交通流線將其生活區(qū)域分開:一組是將沙龍、餐廳、主人梳妝間、書房、主人臥室相連接;另外一組則將仆人的房間、司機的房間、保姆的房間、廚房、家政室以及儲藏室連接起來。這兩條主干樓梯將主人與仆人的生活區(qū)間完全隔離開來,除了必要的碰面,生活幾乎不會相互干涉。
米勒住宅這種獨特的空間形式引起當時建筑界的極大關注。尤其是盧斯的“體積規(guī)劃思想”,為現代主義建筑添加了濃濃的一筆。
盧斯的“體積規(guī)劃思想”在一開始并沒有很好的先例,但是穆特休斯在《英國建筑》中記載的典型的、不規(guī)則的哥特復興時期的平面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啟發(fā)了盧斯的“體積規(guī)劃思想”。
3.1體積規(guī)劃
在盧斯早期的建筑中,其實就已經用到了“體積規(guī)劃思想”,比如說1910年在維也納建造的斯坦納住宅?!绑w積規(guī)劃思想”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室內空間組織形式,它主要是根據功能定位將一個個三維空間在一個大的空間內錯層布局,使一個個小單元在大的單元內能夠各司其職,然而又能夠很好地服務于整體功能。盧斯的“體積規(guī)劃思想”在他后來的一系列建筑中,都有所表現,如晚年時期的默勒住宅以及本文所談及的米勒住宅,其中米勒住宅是“體積規(guī)劃思想”設計表達的頂峰。
“體積規(guī)劃思想”的核心在于空間的三維性,因為它的每一個空間都是基于三維的層面來考慮的。在盧斯的空間設計中,沒有平面、沒有立面、沒有剖面,有的只是一個個單元體在空間上的相互咬合。“體積規(guī)劃思想”以其獨特的方式將不同的生活區(qū)域區(qū)分,通過空間上的錯動,使得空間產生流動感。米勒別墅無論從哪一個角度進行剖切都可以看到一幅靈活多變的動態(tài)構圖,就像一個個拼圖相互拼搭,上下錯動,完美和諧。簡單來說,盧斯就是把所要設計的空間看作是一個三維立體,然后根據功能的需要將其劃分為不同層高、不同形式的小的單元體。根據功能的組合不同層高、不同功能的單元體就會產生錯動,再通過樓梯、斜坡等組織成交通流線將各個空間串聯,使之成為一個功能豐富而又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
盧斯的“體積規(guī)劃思想”對后來的建筑內部空間影響深遠。雖說盧斯是現代主義建筑的先驅,但其特立獨行的建筑風格與現代主義風格完全不同,使其在那個大師云集的年代標新立異。
3.2飾面律令與體積規(guī)劃
什么是飾面律令?19世紀末20世紀初,維也納在關于建筑裝飾這一領域興起了模仿之風,裝飾失去了本來應有的意義和目的?;谶@一情況,盧斯在森佩爾提出的“飾面的原則”的基礎上更明確地提出了“飾面律令”。即材料不能夠被抹滅原來自己固有的特性,強調裝飾要忠于材料原本的面貌,不能一味追求裝飾而把材料原有的特性完全覆蓋。盧斯利用“體積規(guī)劃思想”建造米勒別墅時,由于空間的靈活錯動,使空間內的單元模塊形式也跟著多元化,而結構與空間也就產生了矛盾,飾面律令則是調節(jié)這種矛盾的不二之選。飾面的完整性與獨立性正與空間的獨立性相呼應,更好地區(qū)分了空間,這也與盧斯《反總體藝術》中的觀點不謀而合。盧斯用不同的材料來裝飾不同的空間,大大加強了空間的獨立性,根據空間的不同功能使用合適的材料,正與其“體積規(guī)劃思想”中不同功能的空間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形式的表達相一致。這樣不僅使得建筑更功能化,更能夠達到內部功能與形式的統(tǒng)一,內部功能組織也更加嚴謹。
飾面律令和體積規(guī)劃有著密切的聯系。體積規(guī)劃中結構的規(guī)劃依賴于飾面的圍合,飾面律令的實現又少不了體積規(guī)劃的支撐,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與盧斯同時代的建筑師有被譽為“現代主義之父”的柯布西耶,還有與之齊名的密斯凡德羅,與米勒別墅同時建成的有柯布西耶的薩夫伊別墅、密斯凡德羅的吐根哈特別墅。然而盧斯以其獨特的建筑思想成為了現代主義建筑的先驅,其“體積規(guī)劃思想”對于當今一些新型的建筑形式有著獨特的影響,比如說臨時性建筑、漂浮性建筑、分離性建筑等等。本文對盧斯的米勒住宅進行了簡單的復原,通過對其內部結構的深刻分析以及其“體積規(guī)劃思想”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夠激發(fā)建筑中新思想、新形式的出現。
1.[美]羅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2.王小紅.大師作品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德]戈特弗里德·森佩爾.建筑四要素[M].羅德胤,趙雯雯,包志禹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4.[美]肯尼斯·弗蘭姆普敦現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M].張欽楠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
5.廖森林.從森佩爾的飾面理論到赫爾佐格德默隆的表皮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2009
晏曉蘇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阿道夫·盧斯是活躍于20世紀初的偉大建筑師,米勒別墅是能夠反應其“體積規(guī)劃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將通過對米勒別墅建造空間系統(tǒng)還原,對盧斯的體積規(guī)劃思想進行層層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