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并列的語文能力之一。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不夠,導致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成了教學的難點,得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去提高學生的日常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能力 口語 交際 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交際活動的廣泛、活躍、頻繁,口語交際能力成為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要求?!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的目標是: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然而在農村學校實際的教學中,學生交際能力提高不盡人意,“口語交際”常常變成教師自言自語的獨角戲,或是匆匆過一遍,甚至幾句略過。如何改變現(xiàn)有教學情況,提高“口語交際”水平?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找話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因為,貼近生活的話題,可以激起學生傾聽和表達的欲望,同時,選擇生活中的話題,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實踐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生活,著眼農村,把教材的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重新整合、變通,找準找好學生樂于參與有話可說的話題。
農村學生雖然見識少,閱讀量少,與別人溝通聯(lián)系的機會也少,但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大自然,如鄉(xiāng)村芬芳的泥土氣息、潺潺的小河、美麗的小山坡。他們可以到山林捕捉鳥,到小溪里釣魚撈蝦,到野外捉迷藏,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只要學生有了細心的觀察,有了自己的親身體驗,交流時學生就會興趣濃厚,有了想聽要說的欲望。
二、教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薄翱谡Z交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币_到此目標,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傾聽”。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表達”。因此,在平時的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要自始至終的,一貫嚴格地培養(yǎng)學生在與他人交際時的良好習慣,在交際過程中做到以下四點:一是有禮,用禮貌語。能根據(j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及不同的談話內容,說恰當、得體的話二是有物,表達時既有具體內容,又簡潔明了。三是有序,按一定的順序說,并說清事情因果,來龍去脈,力求通順。四是有情,態(tài)度要真誠,語言要樸實,發(fā)自內心,充滿感情。
三、口語訓練閱讀寫作,巧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過:“所謂善于說話,決不是世俗所稱的口齒伶俐,虛文繳繞的意思,要修養(yǎng)到一言片語都合于論理,都出于至誠,才稱為善于說話?!彼裕谡Z交際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游離于語文閱讀,寫作之外的課程,而是和閱讀,寫作相依相附,互相貫通。
1.口語交際與閱讀
閱讀大量的書籍,能豐富一個人的知識。而在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口語交際能力也將隨之提高。有意識的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避免學生在說話時出現(xiàn)不知如何表達的現(xiàn)象。學生從課外書中看到的古今中外的故事,神奇的生物世界,廣袤星空的奧秘等等,都深深地吸引著他們。他們想與其他一些同學分享讀書的收獲。當他的這種分享贏得其他同學的認可與敬佩,甚至是老師的贊許時,又會成為一種動力反過來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
2.口語交際與寫作
經常性的口語訓練能鍛煉學生選材、構思、語言表達等能力。這種專門訓練,其目的不僅僅在于說話本身,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的思想得到鍛煉,使他們在訓練說話的過程中養(yǎng)成有條理地想問題的良好習慣。話能說好了,訴諸文字也就能寫出像樣的文章來了。打開課本,翻看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我們都能看見口語交際與習作編排在一起,習作前的口語交際訓練實際上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與別人交流的機會。學生們的思想互動,教師巧妙的點撥,是口頭語言落實到書面語言的催化劑,它可以使學生文思泉涌,讓學生作文有“米”可炊,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引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四、關注生活創(chuàng)造機會,多練習
1.巧用媒介交際訓練
訓練口語交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與他人溝通交往,而交往時自然離不開熱議社會生活中的新聞、節(jié)目、熱點等。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絡等媒介了解當時的各種新聞事件與人民群眾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如老師組織同學們觀看了《三國演義》“曹操夢中殺人”劇集后,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說說自己對曹操的看法。這樣的說話訓練,學生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既回顧了電視節(jié)目的內容,豐富了知識儲備,又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一舉多得,是可以經常性、長期進行訓練的好方式。
2.模擬生活實例進選擇口語交際
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源泉。再現(xiàn)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情境中觀察、說明,是增強學生體驗、激發(fā)思維和口頭表達的環(huán)境條件和動力源。例如,現(xiàn)在的農村,家中基本就是老人和孩子,由于代溝的存在,孩子很少與祖輩進行雙向的溝通與交流。可在課堂上模擬與遠方父母通話的情境,進行口語交際教學。這樣學生角色意識得到發(fā)展,參與興趣很濃,交際更為活躍。
五、評價激勵增信心
農村學生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的制約,加上認識外面世界機會少,自信心普遍缺乏。這要求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多運用激勵的語言,如“你進步很多了!”“你這個詞用得真不錯!”等語言激發(fā)每個學生交際的信心。當學生無法成言時,教師應幫助鼓勵他們。
總之,口語交際是以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聽說習慣為任務的一種語言能力訓練,并和閱讀,寫作相依相附,互相貫通,是語文教學中新型而且重要的一環(huán)。這種能力并非單靠教師一朝一夕的訓練就能形成,但只要我們農村小學教師想方設法,對其進行長期認真的訓練,就能讓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課堂顯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新課標小學必備口語交際》朱永文海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