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偉麟,許采娟
(長春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130032)
?
《幼學瓊林》的道德思想及其現代教育啟示
史偉麟,許采娟
(長春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130032)
《幼學瓊林》作為蒙學經典,對蒙童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對書中蘊含的道德思想進行總結,可以引導蒙童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培養(yǎng)高尚的處事人格;可以傳承儒家經典文化,保護民俗基礎教育;亦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國學精神。
《幼學瓊林》;道德思想;現代教育
在傳統(tǒng)的蒙學教育中,蒙童不僅要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還要讀《四書》和《五經》。明代程登吉利用蒙學讀物整體的體例特點和編撰宗旨,根據蒙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性要求,寫出了“百科全書”式著作《幼學瓊林》。
自古以來,人們就意識到兒童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對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而非常重視兒童道德品行的教育和培養(yǎng)?!兑捉洝っ韶浴ひ讉鳌吩鴮懙溃骸懊梢责B(yǎng)正,圣功也?!盵1]即是說孩子在懵懂時期,就要養(yǎng)成好的品行。在孩子的成長時期,不僅要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而且要讓蒙童養(yǎng)成正直、善良的品行以及認真學習、修養(yǎng)正道的觀念。正所謂“幼學之士,先要分別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賢所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此,此幼學所當先也”[2]?!队讓W瓊林》雖然沒有對蒙童進行直白的教化,但字里行間都滲透著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文化的精髓。
(一)道德教化的多層面寄寓
1.服飾道德禮儀
從古至今,衣服有很多種不同的叫法,如:“冠稱元服,衣曰身章”,“上身曰衣,下身曰服”。如今我們將穿的服飾叫“衣服”?,F在雖然沒有等級制度的存在,但針對不同的場合仍然要穿不同的衣服,比如結婚時穿婚服,祭祀、葬禮時穿黑色或深顏色的衣服。時代在不斷前進,但是服飾禮儀文化自始至終都存在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交際。
2.飲食道德禮儀
飲食道德禮儀不僅包括宴飲之禮,還包括待客之禮及進食之禮?!队讓W瓊林》中包含大量的飲食風俗,通過這些飲食風俗告訴讀者前人是如何對待賓主的。如:“要知主賓聯以情,須盡東南之美”[3]52。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好客之道。又如:“魯酒茅柴,皆為薄酒;龍團雀舌,盡是香茗”[3]20。酒和茶是家中、宴請必備之品,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對飲食道德禮儀的重視。
3.居所道德禮儀
居所作為人們遮風擋雨的住所,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制度從祭祀之禮到交際之禮,再到表現人生經歷的冠、婚、喪、葬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含,然而這些都離不開居所之禮儀。《幼學瓊林》中寫道:“賀人有喜,曰門闌藹瑞;謝人過訪,曰蓬蓽生輝?!盵3]82現在的我們如遇別人家有喜事,也會說這家門口有吉祥之氣;如有人到訪,也可謂蓬蓽生輝。除此之外,針對不同的婚喪嫁娶或宴請之禮,所居住的地方也要裝飾出不同的形象。譬如遇喜事要張燈結彩,遇喪事要布置靈堂。這些古老的居所風俗世代沿用,延續(xù)至今。
4.家庭道德禮儀
家庭道德禮儀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教育兒童的重要方面?!翱兹谧尷妗?、“好好學習”、“孝敬父母”這些都是家庭的基礎教育。《幼學瓊林》中有反映我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思想的內容,是我國君臣政治觀點在家庭中的反映。如“長男為主器,令子可克家。子承父業(yè),子振家聲[3]21。從小培養(yǎng)蒙童的倫理道德思想,在規(guī)范他們思想和行為的同時,也引導他們要有擔當、努力學習,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有社會責任感,而這些都是與當今社會相輔相成的。
(二)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
《幼學瓊林》之所以成為樹立蒙童思想道德的讀物,主要原因是書中涉及大量的立志警句和故事,從而鼓勵蒙童從小立下豪言壯志,堅持不懈,積極進取。如《歲時》篇“韶華不再,吾輩須當惜陰;口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3]66。這些勵志的話語在告誡蒙童要珍惜時間,樹立宏偉目標,為自己的未來謀劃出路,成就一番偉業(yè)。
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表現出對理想人格價值目標的追求?!爸袊俗非蟮娜松且粋€從道德修養(yǎng)出發(fā),經由道德的社會教化,最終實現‘化成天下’的道德價值的過程。學習經典、修生養(yǎng)性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僅僅追求人格的完善,它還要指向建功立業(yè),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盵4]中國人這種人格上的完善和積極處世的觀念是儒家思想最為深刻和精華的一部分,也是先秦兩漢時代讀書人堅定不移的精神信仰。基于這樣的情況,古時的人們就要求蒙童從學習伊始就樹立起遠大的人生志向,經世致用,這也是《幼學瓊林》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另一重要方面。
(三)培養(yǎng)高尚的處事人格
《幼學瓊林》道德思想的另一個體現是促進蒙童追求美好的理想,堅守高尚的人格。道德和人格不僅包括仁、義、禮、智、信,還包括忠、孝、善等多方面內容?!袄硐肴烁袷侨俗非笞陨肀举|力量而對美好人生形象的預設,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中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是社會健康進步和人類健康發(fā)展的動力之一?!盵5]如《幼學瓊林·人事篇》寫道:“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盵4]59這就是引導蒙童積善行德,告訴蒙童只有保持一顆善心,才能流芳百世。教育蒙童要心存善念,知恩必報。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種為人向善的態(tài)度體現在蒙學中,無形中成為一種理想主義和人格力量。
(一)作為啟蒙教育的先驅,有利于傳承儒家經典文化
《幼學瓊林》作為一部涵蓋儒家思想、自然、科學、社會等多方面知識的百科全書,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人文價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書中,作者大量使用成語典故、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表達生動而又璀璨的儒家思想。如講到“孝”時寫道:“得親順親,方可為人為子”。教育蒙童從小就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手足和睦。
《幼學瓊林》還講到了儒學的核心思想“仁”及“仁政”。它秉承了“德教為先”的教育思想,以“仁”為己任,以道德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對于“仁政”,《幼學瓊林》更是提出諸多觀點,如:“斯世清濁異品,全賴吾輩激揚?!盵3]62這是告訴蒙童在未來的發(fā)展道路中不僅要正直不阿,而且要敢于應對不平。《幼學瓊林》十分重視道德和人格的養(yǎng)成,兒童通過誦讀,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高尚品德的教育和影響,在學習知識和常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作為民俗文化的主要部分,有利于保護民俗基礎教育
讓蒙童在兒童時期就懂得民俗常識,將民俗意識根植于心,在現代社會依然有現實意義。我們一定要用科學的觀念對民俗文化進行重新梳理和認識,摒棄消極的民風民俗,吸取積極的文化傳統(tǒng)。當前世界各國不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很大程度的保護,而且對民俗有很大程度的保護,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讓這些可借鑒的民俗文化保留下來,服務于現代社會,使其成為現代文化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屬于家庭思想道德范疇,是思想道德的規(guī)范。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家庭教育存在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家庭領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隨之出現了很多新的情況。多元文化對傳統(tǒng)家庭模式產生了嚴重的沖擊,這些對家庭教育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輔助讀物,有利于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兒童和青少年作為祖國發(fā)展的未來、國家的希望,應該對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有所了解?!队讓W瓊林》是對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弘揚和傳承,通過書中涉及的各類歷史事件、天文地理、人物事跡、動物植物、道德品格等內容,蒙童可以懂得更多的知識。蒙童通過朗讀和背誦豐富的知識,不斷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队讓W瓊林》作為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輔助蒙學讀物,可以讓幼兒初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而增強人們對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作為百科全書式的讀物,有利于蒙童道德教化方式的借鑒
1.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
《幼學瓊林》中包含大量的名言警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成語典故,如“披星戴月”“沐雨櫛風”“羝羊觸藩”。每一個成語都包含一個典故或者故事,這些語句簡潔凝練、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和典故能夠吸引蒙童的興趣,使其樂于讀下去。蒙童在這些成語或者故事中能夠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識,使蒙童產生愉悅的感覺,從而實現寓教于樂。
2.歷史性與現實性結合
古代很多私塾、學校將《幼學瓊林》作為主要蒙學教材,大量的誦讀和背誦對蒙童學習各科知識都有極大的幫助,很好地促進了古代的兒童教育。由于《幼學瓊林》包含著豐富的國學知識,現在很多兒童也在通過此書學習國學知識。通過熟讀和背誦,將書中所蘊含的倫理道德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僅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養(yǎng),也可以提高為人處事的修養(yǎng)。
3.人文關懷與道德理性結合
兒童作為祖國的未來,應該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愛護。我們不僅要關心兒童、愛護兒童,還要尊重兒童、理解兒童。道德理性不僅是具有約束力的道德規(guī)范,還是人學會思考、判斷、推理道德問題的理性依據?!队讓W瓊林》中有很多告訴蒙童如何做人、如何立志的話語,如“求田問舍,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就是為了讓懵懂的兒童學習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樹立自己的做人原則和行為準則,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4.道德宗旨的輸入與人倫日用生活實踐相結合
將傳統(tǒng)的道德思想融入現在的生活中,不僅有利于兒童學習一些優(yōu)秀的做人品質,更有利于提高社會的整體素質?!队讓W瓊林》中有很多關于老幼尊卑、做人做事的明確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蒙童學習優(yōu)秀的儒學思想,對未來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如《訟獄》篇講到法治,講到法律的規(guī)定,而現在我國也是法治國家,針對不同的刑事案件有不同的懲罰措施。自古以來,官員都求天下太平,百姓求公正廉明,這些不僅古代求之,也是現代的人們所力求的。
《幼學瓊林》作為中國蒙學教材的精華,是一本集識字、誦讀、文化、藝術教育于一身的啟蒙讀物。其內容博采眾長,知識含量豐富,易于兒童學習與掌握。它的文章雖然篇幅短小,卻包含了大量的國學知識,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書中濃縮了大量的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于兒童的啟蒙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歷史的局限,其中有一些腐朽、落后的道德思想,需要我們在學習和教育過程中認真取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
[1]趙爽.綜合性蒙學讀物《幼學瓊林》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
[2]蘇勇:易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38.
[3]洪鎮(zhèn)濤.幼學瓊林[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
[4]張弛.語文教育人文論[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85.
[5]陳捷.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建構[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
2016-06-13
史偉麟(1991- ),女,碩士研究生,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研究;許采娟(1963- ),女,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G40-012.9
A
2095-7602(2016)09-0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