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張雅莉 楊蘇萍 陳曉婕 秦國偉 吳潔 李金英
530021 廣西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心電診斷科(張琴,張雅莉,陳曉婕,秦國偉,吳潔);科研部(楊蘇萍);2015級在讀研究生(李金英)
?
對臨床醫(yī)學生開展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強化培訓的研究
張琴張雅莉楊蘇萍陳曉婕秦國偉吳潔李金英
530021 廣西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心電診斷科(張琴,張雅莉,陳曉婕,秦國偉,吳潔);科研部(楊蘇萍);2015級在讀研究生(李金英)
[摘要]目的探討對臨床醫(yī)學生開展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強化培訓的價值。方法對299名2010級臨床醫(yī)學五年制和七年制學生進行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強化培訓,在培訓前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臨床醫(yī)學生是否認為有必要進行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及考核臨床醫(y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正常心電圖、急性心肌梗死(AMI)心電圖相關知識及心電圖閱圖的掌握情況,并對其進行心電圖理論授課及心電圖閱圖技能培訓。結果培訓前、后對正常心電圖、AMI心電圖的相關知識及心電圖閱圖分析(合格率)情況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問卷調查大部分臨床醫(yī)學生認為培訓有重要價值。結論臨床醫(yī)學生在實習上崗前強化心電圖技能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醫(yī)學生;臨床實習;心電圖技能;培訓
心電圖技能是臨床醫(yī)學生通過實習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臨床最基本、最便捷的檢查方法。然而,目前醫(y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是以理論學習為主,很多醫(yī)學生從未接觸或進行過心電圖技能的培訓。因此,有必要在實習上崗前以各種方式迅速提高臨床醫(yī)學生的心電圖技能。本文對在我院實習的廣西三所醫(yī)學院校2010級部分五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yī)學生開展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旨在了解臨床醫(y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正常心電圖、急性心肌梗死(AMI)心電圖相關知識及心電圖閱圖的掌握情況,并對其進行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強化培訓,切實提高實習生心電圖技能操作水平。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014年5月進入我院實習的廣西三所醫(yī)學院校(廣西醫(yī)科大學、桂林醫(yī)學院、右江民族醫(yī)學院)2010級五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實習生共299名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培訓形式包括多媒體心電圖理論授課和閱圖分析,由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帶教。對所有參加本次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及培訓前、后的考核,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答題內容,并當場收回試卷。回收試卷299份,合格率為100.00%。培訓內容:① 正常心電圖;② AMI心電圖知識;③ 心電圖閱圖分析。各項內容授課均為3學時,總培訓課時為9學時。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醫(yī)學生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調查問卷情況
臨床醫(yī)學生在培訓前認為有必要在實習上崗前進行心電圖技能培訓的占67.62%;培訓后認為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對實習有幫助的占98.99%。
2.2臨床醫(yī)學生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前后成績比較
實習生在培訓前考核,正常心電圖知識的合格率為58.50%~69.60%,AMI心電圖知識合格率為34.10%~60.12%,心電圖閱圖分析合格率為87.00%~91.00%。經(jīng)培訓后考核,正常心電圖知識的合格率為90.60%~95.00%,AMI心電圖知識合格率為67.90%~99.30%,心電圖閱圖分析合格率為96.03%~98.00%。各項內容培訓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醫(yī)學生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前、后考核合格率比較 n (%)
3討論
醫(y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基本技能是每個醫(y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能夠體現(xiàn)畢業(yè)生具備的實踐能力[1]。心電圖是現(xiàn)代醫(yī)學中最常用的檢查及診斷技術,心電圖操作和閱讀分析是臨床醫(yī)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全科醫(yī)生和內科醫(yī)生必須掌握的心電圖技能。然而在臨床實踐工作中往往有不少臨床醫(yī)生對心電圖的判讀水平甚低,未能很好掌握常見異常及急危重患者心電圖的分析與診斷,造成了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心電學界人士認為心電圖已成為繼血、尿、便三大常規(guī)檢查之后的常規(guī)檢查,因此提出“四大常規(guī)”的概念[2]。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及培訓前后考核結果顯示,臨床醫(yī)學生在培訓前認為有必要進行實習上崗前心電圖技能培訓的要求較低(67.62%),通過心電圖技能培訓后大部分(98.99%)的醫(yī)學生認為對實習及今后工作均有重要價值[3]。在培訓前對于掌握正常心電圖及AMI相關知識(合格率分別為34.10%~58.50%)及閱圖分析(合格率分別為67.9%~99.30%)總體水平不高。經(jīng)培訓后考核,心電圖理論知識和閱圖分析合格率與培訓前比較顯著提高(表1)。造成心電圖技能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 醫(yī)學生對在校期間所學的心電圖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扎實。由于心電圖學是一門較難掌握的獨立知識體系,而且心電圖知識理論性較強、數(shù)據(jù)繁多、內容復雜、圖形抽象,學生對其內容是囫圇吞棗,理解不夠透徹,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在校的考試,甚至能對教科書上心電圖理論部分倒背如流,盡管在心電圖考試能夠得到高分,但大部分學生表示常常是“考過就忘”。② 有一部分臨床醫(yī)學生過早對自己專業(yè)進行定位及打算,對自己不感興趣或認為與今后從事的相關學科關系不大的課程不愿意投入精力學習,認為心電圖只是一種輔助檢查手段,并不是必要的臨床技能,掌握與否并不影響今后的工作,因此不重視心電圖的學習。③ 有大部分的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對所學過的心電圖理論知識卻無法很好的運用,面對具體的心電圖圖例分析時,往往一籌莫展,甚至無從下手。有的學生自認為已掌握了的心電圖理論知識,在實際運用中分析圖形的能力卻很差,這樣的表現(xiàn)挫敗了學生對心電圖學習的積極性。尤其對初次接觸心電圖技能實習的學生來說,心電圖更是枯燥和抽象,不易理解,因而可能產生困惑甚至心理恐懼[4]??謶值男膽B(tài)又加重了學生對心電圖學習的厭倦甚至是排斥心理。因此,有必要加強心電圖實習帶教工作,改革教學方法和內容,幫助學生將在校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心電圖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讓其在臨床實習中獲益。這就要求帶教老師需要以一些臨床病例的事實讓實習生認識到不同專業(yè)均有可能遇到與心電圖相關的問題,常見急癥患者,如惡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可直接通過心電圖獲取診斷,一旦延誤會造成嚴重的臨床后果[5],使其認識到學習并掌握心電圖技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用簡單、通俗、形象、幽默、風趣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能夠理解、記憶和運用心電圖知識,把抽象、枯燥乏味的心電圖理論知識變得更感性化,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古人云:“啟其蒙而引其趣”學生興趣盎然了,才能激發(fā)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提高讀圖分析能力,使其認為對自己的實習將有較大幫助,從而提高學生實際讀圖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實習質量,真正使學生在實習中獲益,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培訓,絕大部分的實習生都認為培訓很有價值,對臨床醫(yī)學生開展實習上崗前強化心電圖技能培訓是迫切且很有必要的。
參 考 文 獻
[1] 向志鋼,鐘飛,林麗,等.強化臨床基本技能訓練,為基層培養(yǎng)應用型醫(yī)學人才[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6(6):92-93.
[2] 李莉.不斷改進心電圖教學方法,提高臨床醫(yī)學生的心電圖閱讀技能[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2):985-986.
[3] 王莉英,賴雁妮,鐘春玖,等.對臨床醫(yī)學生開展實習前規(guī)范化臨床技能培訓的初步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8:88-89.
[4] 葉穎,陳華,許祥林.如何培養(yǎng)臨床實習醫(yī)生的心電圖分析能力[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9(4):51-52.
[5] 王新,王德國,韓平.臨床實習醫(yī)生的心電圖教學體會[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2,2l(4):297-300.
(本文編輯:李政萍)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CG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internship
ZhangQin1,ZhangYa-li1,YangSu-ping2,ChenXiao-jie1,Qinguo-wei1,WuJie1,Lijin-ying3
(1. Department of Electrocardiograph,2.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3. Graduate Student of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2015,Nanning Guangxi 5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they are going to be interns. MethodsTwo hundred ninety-nine Seven-year 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and Five-year 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from Grade 2010 were selected to attending the training. Questionnaires survey before training were taken for these selected medical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raining is requisite, also to estimate the quality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normal EC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CG(AMI ECG)related knowledge and ECG analysis which were learned at university.The theory and skills training of ECG analysis were afforded. ResultsComparing master of the normal ECG, AMI ECG relat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ECG analysis (pass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Questionnaires after training showed most of these selected students insisted it was much of significant. 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take a ECG training before being intern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internship;electrocardiogram skills;training
(收稿日期:2015-11-02)
DOI:10.13308/j.issn.2095-9354.2016.01.012
[中圖分類號]R540.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354(2016)01-0049-03
作者簡介:張琴,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心內科心電診斷專業(yè)研究,E-mail:zhangqin82324@163.com
基金項目:南寧市青秀區(qū)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課題(2013S04);廣西醫(yī)療衛(wèi)生適宜技術研究與開發(fā)課題(S201314-0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自籌經(jīng)費科研課題(Z201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