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遷安市第二實驗小學 蔡 娜
?
優(yōu)化英語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河北省遷安市第二實驗小學蔡娜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小學英語課程改革以來的變化和發(fā)展,我校在遷安市教研室的指引下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教”與“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課程改革 學案設計 自主學習
遷安市教研室的英語新課程改革似一股清新的風吹進我校英語課堂,使以前沉悶的課堂充滿活力。2012年9月學校課程改革至今,我們一路摸索研究,一路觀摩學習,先后三次到課程改革先進校學習經驗。在此次課程改革的實施進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用,對小學英語教師而言更是一次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顛覆性改變。對于筆者來說,英語課程改革之路最重要的是英語編制導學案。編寫導學案的目的:一是學生學習的需要,二是教學改革的需要。
什么是導學案呢?學案是指教師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學案是教師為指導學生編寫的講義,不是教師教案的濃縮,為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編寫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分課時處理學習內容,防止幾個小專題的內容只寫成一個學案,一般一個小專題為1~2課時。
例如,“Dinner's Ready”一課中的“Let's learn ”環(huán)節(jié),筆者把導學案設計成兩課時,第一課時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舊知重現(xiàn),復習關于食物的單詞以及“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____,please.”二是自主學習,學生通過bee, see,fish 自主探究beef 的發(fā)音;三是課前準備,學生把講課時需要的道具,如廚師帽、菜單、價簽等東西準備好。
第一課時的導學案要在上課前一天發(fā)給學生,學生復習、預習、自主探究,做好適當?shù)恼n前準備。第二課時設計成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生知道這節(jié)課將要學習什么,要達到哪一種程度;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合作探究,用于課上小組合作學習,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如這一課時中的一個任務:Snowball game(滾雪球游戲)
A:What would you like?
B:I'd like some beef.
C:I'd like some beef and soup.
D:I'd like some beef, soup and chicken.
E:I'd like some …….
F:……
學生了解活動規(guī)則后明白自己應該怎樣自主學習,如何組織本組同學,如何和本組同學合作學習。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測評,用于把本節(jié)課內容系統(tǒng)化,學生學會如何在試題中運用所學知識。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自我評價或者同學間互評,學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將知識點轉變?yōu)樘剿餍缘膯栴}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設疑(以問題形式設計成題組)、質疑、釋疑、激思,培養(yǎng)能力品質和創(chuàng)新素質。
例如,四年級上冊Unit5 Dinner's Ready A部分中新授單詞“beef”,筆者沒有把這個單詞直接展示給學生,而是在學案中讓學生回顧 bee,see,fish等單詞。學生嘗試讀出這個單詞,根據(jù)已經學過的單詞see, meet,beef等找出“ee”的發(fā)音規(guī)律,讀出沒有學過的單詞 feet。
學案設計應考慮讓學生進行參與性學習,通過學案創(chuàng)造人人參與的機會,激勵人人參與的熱情,提高人人參與的能力,激勵人人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
例如,Dinner's Ready一課,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讓每個小組組長根據(jù)各個同學的特點布置任務,有的制作菜單,有的制定價簽,有的制作廚師帽,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融入教學情境中,人人動手,激發(fā)參與熱情。
教師通過學案教學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注意學法指導的基礎性與發(fā)展性。學案中我們并不需要傳授給學生什么知識,只要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就可以了,要讓學生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從哪里開始做起,做什么都應該有步驟、有條理,而不是一頭霧水一把抓。教師要讓學生知識學會這些知識必須從什么地方下手,怎樣才能深入學習那些知識,學到那些知識又應該怎么使用。
教師編寫學案時應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方案,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我們通過“學案導學”這一策略解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為主體地位的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無論教師用什么樣的方法教學,只要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是成功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馬 俊.現(xiàn)實教育過程中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競爭[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崔 林.高中生物課實施學案教學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張 華.初中生物學案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2
[4]王秀梅.高一新生數(shù)學“自學質疑”環(huán)節(jié)的調查與思考[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1
文章編號:ISSN2095-6711/Z01-2016-0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