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粲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們具有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出較為突出的英語語言能力以及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無疑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完成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同時這也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思路,從傳統(tǒng)教師的定位轉變?yōu)閷煹亩ㄎ?,從簡單地教授知識變?yōu)橐龑W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1. 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的要點
1.1促進學生個性學習
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好知識并做到與實際相結合是很困難的事情,每名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接受方式,都有不同的學習思維。學生不是簡單的學習機器,我們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個性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即我們應當因材施教。據(jù)科學論證,在一個學生真正掌握的知識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是通過教師生硬教授得到的,其余部分都是通過自己的消化理解,以及與同齡人交流的實踐中學習到的,因此促進學生的個性學習極為重要。
1.2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生搬硬套的學術講授已經(jīng)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要求,也難以滿足社會對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積極使教學對接實踐,將教學與社會、生活等相結合,甚至進行實踐教學。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緊密與實踐結合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中進行教授、總結,使學生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學習當中。這樣在教學中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
1.3明確教學主體
雖然研究性學習更多的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但我們必須要謹記的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廣大學生。因此,在教師教學思路的轉變中,簡單地考慮自身的教學方式是行不通的。而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訉嵺`,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領悟知識。
2.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思考
2.1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對某項事物或科目進行實踐性的研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倘若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一切教學思路的轉變和一切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確立都將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毫無差別。以學生為主體,在有意義的實踐教學中喚起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出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研究性學習必須的一大條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成立不同的學習研究小組、進行獎勵性學習、發(fā)揮語言魅力等方式來進行具體教學操作,但一定要注意符合學生的心理。
2.2以小組為單位促進學生之間的研究性學習
分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主體學習能力的良好方法,它能夠給學生一種課堂主人公狀態(tài),使課堂變得活潑高效。時而對學生小組提出要求,例如在課堂上討論課文主題后,各組圍繞課文中心進行話劇表演,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習氣氛,又有效地培養(yǎng)的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使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游刃有余。小組學習使學生們之間的距離拉近,能夠在熱烈積極的氛圍中不斷討論、不斷學習,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有極大的積極作用。
2.3利用新媒體輔助研究性學習
在當前網(wǎng)絡等媒介發(fā)達的今天,學生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學習到很多關于英語的知識。教師應當合理利用今天的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使課堂變得多樣化。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興趣和語言能力中,可以選擇一處課本重點作為論題,稍加修改使其貼近生活,讓學生們在利用網(wǎng)絡進行研究學習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進行英語辯論,教師在活動后進行點評與總結。這無疑是新式教學思路轉變的新方法。
3. 總結
研究性學習雖然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對教師的學習都能產(chǎn)生很大的作用,但它在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中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對教師教學思路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教師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使其能夠適應我們的高中英語課堂。一旦我們能夠讓研究性學習這一新式方法融入高中英語教學,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效果必然會極其高效,甚至能夠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對教育事業(yè)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燕琴.如何構建良好的高中英語課堂文化[J]. 考試周刊, 2013(03).
[2] 閆曉英.對高中英語課堂文化構建的探討[J]. 學周刊, 2012(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第二中學)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