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玉
?
論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關系
張晨玉
摘要:體育課程的設計關系到體育教學的實施,能夠講求設計的理念和技巧,有效的實現(xiàn)了教學質(zhì)量的飛躍。積極的發(fā)展體育課程多樣性,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節(jié)點,保證增強體育教學的素質(zhì),對未來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針對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設定具體的教學課程,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的,保證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
關鍵詞:體育課程;體育教學;若干關系
傳統(tǒng)教學的關鍵比較落后,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足,影響了體育課程的設計,并且失去了對學生體能鍛煉的意義?,F(xiàn)代教學改革隨著新課程政策的逐漸深入而不斷完善,實現(xiàn)了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的重新明確。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體系受到影響,支持創(chuàng)新的體育教學得到進一步的理順,將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概念區(qū)分開來。傳統(tǒng)教學重視的是教案本身,忽視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沒有關注到教學過程的重要性。本文針對體育課堂和體育教學的概念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找到實施教學目的的方法,完善當下我國的體育專業(yè)教育體系。
體育學科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中包含體育課程內(nèi)容,體育課程是體育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具有個性化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保證體育課程的質(zhì)量設計,有助于提升體育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zhì)量穩(wěn)定發(fā)展。
當下我國社會的體育教學工作在不斷進步,通過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實現(xiàn)了良好的師生互動,保證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實施教學課程設計和安排,能夠保證與體育教學相互干預和促進。新課程理論的深入,促使兩個完全獨立存在的理論成為合作的團隊,在融合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科學技術的成功導向性。當下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要求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設計,在參與階段實現(xiàn)與教學課程結(jié)合,保證了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要求。體育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在嚴格的管理氛圍下學習,并且按照科學的訓練體系進行鞏固,加深學生技能記憶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夠保證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實施。教學課堂的內(nèi)容設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進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觀察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注意體育教學中的體育課程設置,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能力和身體機能的培養(yǎng)。在學生學習階段的體育課程設置,應該包含社會的發(fā)展狀態(tài),綜合學生年齡接受能力,進一步滿足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工作[1]。
科學規(guī)范的體育課堂設計,才能夠適應當下學生學習生活的發(fā)展,只有通過合理的教學課堂設置,才能夠鍛煉學生的身心,保證量體裁衣、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合。體育課堂是體育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鍛煉讓學生得到健康的身體,保證能支持文化課業(yè)的學習和研究。教育機構在拓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滿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增設全面的體育課程內(nèi)容,堅持以科學技術為發(fā)展根基。
現(xiàn)階段,體育課程在校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習內(nèi)容,因此體育課也是學校課程中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在體育課程中,教學內(nèi)容主要在師生共同努力和參與的基礎上完成,并且在完成教學內(nèi)容過程中還需要利用一些比較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結(jié)構體系,最終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流程。在現(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都是老師在學生的配合下,利用比較合理、科學性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夠使學生掌握和體育相關的知識,以及基礎的技能,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黨中央、國務院逐漸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所以不遺余力的加強中學生體育能力,并全面落實到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中,以此來增強中學生的體育能力。眾所周知,體育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人格,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目前,在我國的中學教育教學發(fā)展中,體育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也起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現(xiàn)今我國推行素質(zhì)化教學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而對于學生來講,只學好文化課顯然已經(jīng)不能滿足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必須要加強學生的體育教育教學,才能推動體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體育課程的學習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否提高,運動技能是否增強,健康狀況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關注的是學生的運動技術是否掌握、身體素質(zhì)是否提高、體育成績是否進步。前者是以促進學生健康為目標,關注的是學習的全過程;后者是以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關注的是學生的運動技術和身體素質(zhì)。體育需要強調(diào)人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并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內(nèi)容。培養(yǎng)人們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并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中考體育貫徹落實的最終目的。而對于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就需要通過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來給予有效的促進。對于學生來講,在體育教學中加入新的體育教學手段則更能促進學生愛上體育課程,同時能夠大幅度地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所以發(fā)展體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3.1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
3.1.1體育課程過程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普及情況
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在講解規(guī)范動作時,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整體示范與分解示范相結(jié)合的方式。如在講解我國第八套廣播體操時,對于每一個動作要領教師都會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來保證每一個學生認識清楚。最后采取整體示范來保證學生能夠完整體會動作要領。在調(diào)查中,體育教師整體示范的應用率為90%以上,而分解示范則達到了95%以上[4]。
3.1.2體育課程過程當中體育教學的執(zhí)行標準情況
在體育教師講解體育動作時,往往會通過不同角度來展現(xiàn)每一個動作細節(jié),如散打教學中,對于直拳的講解,教師會根據(jù)出拳、速度、力度等多方面來展現(xiàn)直拳的動作特征,從而保證學生能夠掌握直拳。在調(diào)查中,體育教師體育教學方法的執(zhí)行標準較高,達到了90%以上。
3.1.3體育課程過程當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效果情況分析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也保證了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在調(diào)查中,也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非常喜歡體育教學方法的教學,而且,就調(diào)查結(jié)果而言,體育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非常顯著,能夠保證學生學有所得。
3.1.4綜合統(tǒng)計分析目前體育教學方法在體育課程當中的總體效果
目前,尤其是在體育動作教學過程中,對于示范教學法的應用,從整體上來說,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換句話說,就是能夠從整體上保證體育教學方法教學能夠把動作教學中的各個動作要領準確的教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體會出每一個動作的真實含義與動作,進而保證學生在獨立做動作時,能夠標準。
體育教學方法在現(xiàn)代體育教學課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方法是其他教學方法所無法替代的,它能夠是學生更為直觀地認識,學習并掌握技術動作。教師在示范動作過程中,也要注意到示范動作的目的性,準確性,合理性和多樣性,這樣才能夠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動作要領,提升示范教學的效果。
3.2在體育課程中應用體育教學的優(yōu)點
3.2.1更具有科學性
在現(xiàn)代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技術動作要選擇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教師的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也要遵循這樣的原則。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是使學生利用感覺器官,注意到教師的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達到強化學生對動作的記憶的目的。生理學認為,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能夠加強大腦對動作的認識和理解,并結(jié)合自身的實踐,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行為意識習慣。
3.2.2更具有針對性
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學的示范針對性遵循的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xiàn)了體育課程活動中學生的主導地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技術動作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的階段性特點,選擇恰當?shù)捏w育教學示范方式,并著重強調(diào)不同的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環(huán)節(jié),采用整體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結(jié)合的方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很好地掌握技術動作要領。
3.2.3更具有實效性
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學的示范教學實效性能夠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例如,學生在實踐技術動作時,發(fā)生了意外情況,會影響到其他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練習,部分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而教師及時的補充體育教學的示范,就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提高實踐的自信心。體育教學的示范動作的實效性有助于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提高技術動作的實踐質(zhì)量[5]。
體育課程涵蓋了多種多樣的體育教學方法,而良好的體育教學方法會促進體育課程效果的進一步提高。在體育課程的編排過程中實施有效的體育教學方式,能夠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實踐的形式滿足教學相長的目的。
4.1體育語言教學方式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在體育課堂中實施體育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教師的語言教學方法必須要符合學生的成長心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教師的指導思想,提升學生體育實踐活動能力。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安排相關的體育能力提升知識講解。講解的過程中要涉及實際案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比如,可以通過基礎體能比賽了解學生的基礎體能情況,然后,要求教師能夠以標準的普通話形式向?qū)W生介紹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就是要求通過教師對體育教學的意義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到擁有良好的體能可以支持長期文化課學習的充沛體力,強健學生體魄。教師在介紹體育教學重要性的過程中,可以自己設計相關的口訣,便于學生的理解。在體育課程中講求體育教學的實踐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能訓練和體能提升,有利于綜合性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使用語言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師語言的明確性,關注到對學生的啟發(fā)作用。教師在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到時機性,當學生正在進行危險性較高動作的時候,盡量減少會影響學生注意力的講解,側(cè)重對安全性的提醒比較科學。
4.2示范型體育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示范型的體育教學方式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作用比較明顯,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出教學方式的效率提升意義。通過教師身體力行的展示體育運動的方法和要領,讓學生了解到實際工作的運動規(guī)范。更加準確的進行體能訓練活動,更有利于學生身體機能的提升,也能夠滿足教學效果的質(zhì)量提升。在教師示范運動行為的過程中,一般采取的演示行為是整體的示范,和慢動作的示范。整體示范主要是為了體現(xiàn)動作的完整性,讓學生對此項體育運動有基礎的了解。在實施慢動作示范的過程中,主要是向?qū)W生分解運動細節(jié),讓學生能夠觀察到細致的節(jié)點,更有助于運動實施的準確性,不會對學生身體機能造成損傷。再者,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位置和身體方位向?qū)W生演示運動細節(jié)。其中包括正面的示范,和側(cè)面、背面的演示操作。全方位的示范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細致的觀察到運動練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而保證學生運動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4.3體育教學中完整方式和分解方式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體育課程要想實現(xiàn)較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體育教學的幫助,可以說體育教學附屬于體育課程,同時又是體育課程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實施手段。將體育教學實際的應用在體育課程中主要是通過完整教學方式以及分解教學方式兩種方式來具體實踐。而所謂的完整教學方式主要是指通過將某個動作進行連續(xù)的完整的教學演練進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注重要的特點在于同一個技術的涉及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均沒有進行分割。而這種完整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完整的身體練習,而其缺點則在于不利于學生對于體育課程中相關練習難點以及重點的掌握;而所謂的分解教學方式則是指通過將某個動作進行不同練習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分解,進而按分解部分逐一進行聯(lián)系,最終掌握所有技術要點的一種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促進學生對于重點技術以及難點技術的良好掌握,同時也促進了高難度技術的簡便化,學生通過該種學習方式更加容易學會。而其缺點則在于不利于學生對于整個的完整動作的良好連接,從而影響到學生對于體育課程中完整技術知識的整體性掌握??傮w來講將體育教學實際的應用在體育課程中需要具體實踐完整教學方式以及分解教學方式。
4.4體育教學練習法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在體育課堂中采取練習法的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并且驗收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一般的體育教學練習方式,存在3種方法。首先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操作課堂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保證對實際體育活動的充分掌握。其次,需要教師在原本練習的基礎上進行體能和運動方式的轉(zhuǎn)變,將原本單一的活動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加樂于操作。教師再采取循環(huán)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體育課堂的規(guī)劃,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在固定的周期內(nèi)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和重復訓練,促進學生從身體機能和身體記憶上,實現(xiàn)對教學任務的復習,滿足體育課堂教學需求。但是循環(huán)練習的方式需要消耗教師和學生的大量體能,所以在體育教學方式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考量學生個人身體素質(zhì)和體能特征進行操作,滿足學生練習需求的同時,也避免對學生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文章內(nèi)容主要是探討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正確地認識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提升學生體質(zh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明確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是拓展教學效果的關鍵性方法,保證體育課堂和體育教學的充分融合,能夠促進兩者相互影響和干預。提升體育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是新課程政策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體育教育的全新規(guī)劃,能夠保證教學目的的實施,是為社會培養(yǎng)全面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保證學生穩(wěn)定的身體和心理素質(zhì)是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根基力量。
參考文獻:
[1]石寶華.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若干辨證關系[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14(2).
[2]蔣新國,李竹青.論我國體育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理論與實踐應用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2014(6).
[3]谷茂恒.論體育教學學術反思與體育課程意識培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5(2).
[4]孫晉媛.基于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的關系研究[J].才智,2015 (14).
[5]賈齊,朱妹,沈菁.對“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指稱對象的深化討論——兼對“對體育課程若干概念指稱的再思考”的質(zhì)疑[J].體育與科學,2012(5).
All of relation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physical education
ZHANG Chenyu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ports teaching;several relations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i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can be particular about the design idea and skill,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leap.Positiv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iversity,is an important node of sports teaching,ensure that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Based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hope by setting specific teaching courses,achieve the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83X(2016)02-0165-03
收稿日期:2015-11-04
作者簡介:張晨玉(1980-),男,山西沂州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作者單位:山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太原030031 Shanxi Traff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iyuan Shanxi,0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