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祺勻
(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zhèn)幼兒園 浙江 溫嶺 317515)
摘 要:自信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幼兒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綱要》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自信心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自信心;鼓勵;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134-01
自信心是指由積極自我評價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待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傾向。簡單的說,自信心就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幼兒期是個性品質外在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從小培養(yǎng)幼兒相信自己的心理品質,無論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還是提高群體素質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自信心強的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并經(jīng)常在活動中得到鍛煉,發(fā)展能力,能積極地與他人交往,與同伴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使他們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是幼兒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和任務。
一、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什么原因導致孩子沒有自信心呢?究其原因,可具體分析為:
1、過度保護與包辦代替——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使他們不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戲能力、而且缺乏活動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成人的批評,同伴的歧視——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會失去做事的勇氣和毅力而失去自信。
3、孩子天生內向——膽小的性格決定了孩子不敢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不愿與小朋友交流,在被遺忘的角落,孩子會失去自信。
二、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
1、為幼兒提供鍛煉能力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F(xiàn)在的幼兒大都是獨生子,包辦代替太多,很多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沒有讓幼兒嘗到“我能行”的快樂,忽視了兒童自身的需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日常的活動中應多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習并喜歡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生活及自我服務的意識,樹立“我能行”的自信。通過開展“讓小床高興起來”、“小值日生”、“穿衣服真有趣”、“我長大了”、“小手真能干”等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有一雙靈巧的雙手,有許多本領,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會講故事,做值日生等。體會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給同伴、老師帶來的分別的愉快的心情,嘗到“我真能干”的積極愉快的感受,從而樹立起自信,切不要讓幼兒感到“我很差”、“我什么都不會做”的消極自我意向。
2、給予幼兒鼓勵和肯定,在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自信。鼓勵是培養(yǎng)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不斷鼓勵,就好象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沒有鼓勵孩子不能健康成長。當孩子試著做一件事而沒有成功時,我們應避免用語言、用行動向他們證明他們的失敗。我們應該把事和人分開,做一件事失敗了并不意味這個孩子無能,只不過他還沒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們采取指責的態(tài)度,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這個時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樣簡單了。孩子可能永遠做不成這件事情。鼓勵是一個不斷進行的過程,主要目的就是能讓孩子得到一種自我滿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從根本上鼓勵孩子的自信心,應讓孩子明白,幸福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里,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作為幼兒心目中重要人物的教師,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幼兒。比如,有的幼兒不會系鞋帶,老師無意地說了一句:“你真笨!”那么也許就是這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將會影響幼兒的一生。他就會認為自己不行,懷疑自己的能力,漸漸產(chǎn)生自卑感。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幼兒的評價,經(jīng)常用積極評價恰如其分地表揚幼兒的行為。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我們要善于抓住他的優(yōu)點,及時地給予表揚,使幼兒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體驗到快樂和滿足,從而激起他們繼續(xù)上進的愿望,增強自己的信心。
3、鼓勵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在分享中培養(yǎng)幼兒自信。幼兒時期,同伴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強。現(xiàn)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以他們?yōu)橹行?,在這種環(huán)境影響下,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日益加強,缺乏集體生活的經(jīng)驗,不會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遇事隨心所欲,無所顧忌。這些幼兒由于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而受到同伴群體的排斥和拒絕,而感到孤獨,形成缺乏自信的現(xiàn)象。因此,作為教師要鼓勵這些幼兒多與同伴交往,同時教育同伴接納他們,關心和愛護他們。我們在教學中或通過自己言傳身教,或通過將幼兒同伴中好的現(xiàn)象作為示范,或通過講故事、表演節(jié)目等手段,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教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技能。
4、發(fā)揮家長效應,在點滴中培養(yǎng)幼兒自信。據(jù)日常觀察了解,我發(fā)現(xiàn)在家庭中有兩種情況影響了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一種情況是父母對幼兒活動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時,較多持批評否定態(tài)度;第二種情況是父母百般溺愛幼兒,使之缺乏各方面的能力。教師應重點幫助家長明確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重要性,指導家長了解自己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然后針對他們的特點,共同商討教育方法。如有的幼兒經(jīng)常遇到家長的批評,對自己信心不足,做什么事情都怕做錯而遭到他人的批評。對這些幼兒我們要指點他們的家長多用鼓勵的方法教育幼兒做事,盡量為這些幼兒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逐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又如,有的幼兒在家受到家長的溺愛,什么事情都不會做,造成這些幼兒沒有處理事情的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真正遇到困難時就顯得自信心不足,依賴性強。對這些幼兒我們要與這些幼兒的家長配合,要求家長放手讓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經(jīng)受鍛煉,逐步培養(yǎng)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樹立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心。
總之,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幼兒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綱要》提出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