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摘要:心理復原力研究是個體從困境中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的能力。海員職業(yè)常面臨各種應激事件,心理復原能力是海員職業(yè)勝任的重要指標之一。開展海員心理復原力干預,對于海員心理素質的提高,預防各種心理問題,保證航海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理復原力 海員 干預
心理復原力始于對一些身處不利境地兒童的研究。研究者發(fā)現,這些兒童不但沒有被困境壓倒,反而很好地適應了家庭和社會生活,實現職業(yè)和教育上的目標。目前,該領域的研究逐漸從兒童領域擴展到心理咨詢、企業(yè)培訓等領域。本文就海員心理復原力的研究展開一些探討。
一、心理復原力與海員職業(yè)適應問題
心理復原力的概念因研究視角不同,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心理復原力是一種個人的能力或品質,是個體具有的一些特征。有人認為它是在應激或困境中表現出的社會適應和發(fā)展狀態(tài)。也有人從過程出發(fā),認為心理復原力是個體面對困境時的一種動態(tài)調控和即時適應的能力??傮w看來,心理復原力更多的是指個體的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過與環(huán)境(危險因子和保護性因子)動態(tài)交互作用,使個體在遭受重大壓力和危險時能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的過程。
Richardson提出過程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個體如何從困境中保持積極適應的過程。他認為當面臨各種應激事件時,個體會調動各種保護性因素與之相抵抗。當壓力過大導致身心失調,此時,個體不得不改變原有的認知模式,繼而出現一種機能重組,并導致下列不同的結果:第一,心理復原力重組,個體抗逆性增強,并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第二,回歸性重組,回復到初始的原有身心平衡狀態(tài)。第三,缺失性重組,個體建立起更低水平的平衡,放棄自己原有的動機、信念或理想。第四,不良重組,個體通過藥物濫用、危險來應對壓力。這個模型的價值在于,它強調了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危險因素與保護因素的交互作用,提醒著人們心理復原力是有意識地選擇的一種結果。
海員長期面臨多重應激源的不同刺激,身心處于應激狀態(tài),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張曉等人對中遠集團1246份樣本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遠洋船員的陽性總檢出率為55.46%,遠遠高于普通人群30%以下的水平。這意味著遠洋船員適應不良,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要高于常人。海員不良適應問題除了與航海環(huán)境、工作強度等有關外,很可能與海員自身的身心品質有關。在一項海員有關心理健康與年齡的研究中,研究者認為,隨年齡積累和社會閱歷的增加,海員能更好地應對處理各種問題,結果發(fā)現,實習海員較易產生抑郁和焦慮反應,40—49歲年齡組中國海員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年齡組。但另一項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果,海齡與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中年海員的壓力最大,引發(fā)心理問題的比例相對較高。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說明,海員心理健康問題亟需采取職業(yè)選拔、心理咨詢等多種必要的手段進行干預。
二、海員心理復原力研究的意義
隨著我國海洋事業(yè)的發(fā)展,人的因素在實現國家海洋戰(zhàn)略中的意義越顯突出。調查發(fā)現,80%的航海事故并非由于機械或技術的原因,而是人為的原因。因此,提高海員航海適應能力,顯得尤其重要。
首先,心理復原力是海員職業(yè)勝任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汪曉陽等人對優(yōu)秀船員與航海類大學生、非航海類大學生做了對比研究。結果發(fā)現,優(yōu)秀海員的心理復原力得分顯著高于大學生。這說明,優(yōu)秀船員具有較高韌性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有利于其更好地適應航海環(huán)境。
其次,識別海員應對海洋應激事件的保護性因子。面對困境,心理復原力不是一種靜態(tài)的組合,而是個體調動內在的能力品質和外在的環(huán)境保護性因子,與危險因子交互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如陽毅等人區(qū)分出自我效能、自我接納、情緒穩(wěn)定、問題解決、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等六個心理復原力指標。在未來研究中,需繼續(xù)鑒別出保護性因子,驗證它們對結果變量的預測效力,如對海員心理健康、航海作業(yè)效率的影響。
第三,心理復原力需要干預。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心理復原的潛能,因此,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挖掘和提高。關鍵是把握好個人、家庭和社會三方面資源的匹配??赏ㄟ^示范、角色扮演、行為和家庭作業(yè)等活動達到干預的目的,同時充分挖掘航海企業(yè)、海上團體的作用,從不同方面對海員心理復原力進行干預。
參考文獻
[1]于肖楠.韌性—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機能[J].心理科學進展,2005,13(5)
[ 2 ]張曉.遠洋船員 S C L- 9 0 測試結果[ J ]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19(12)
[3]汪曉陽.船員與航海類學生的社會支持和復原力對比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29(6)
[4]陽毅.國外關于復原力的研究綜述[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6(5)
[5]張燕.中國海員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J].中國衛(wèi)生統計,2010,27(4)
[6]朱國鋒.中國船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航海,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