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 譚依露 陸思婷
摘要:文章從跨文化交際視角看待旅游英語,研究漢英互譯相關翻譯技巧在旅游用途中特殊要求,文化語言在旅游翻譯的用途可行性分析,旨在研究旅游翻譯技巧,以便提高旅游翻譯質量,更好的為旅游業(yè)發(fā)展和文化發(fā)展服務。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旅游;英語;翻譯
全球范圍內的旅游業(yè)正迅猛發(fā)展,其對世界的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英語,是世界語言,而跨國旅游,是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行為,在旅游中,英語就是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媒介,但是令人堪憂的是,很多旅游景點配備的英文資料翻譯令人誤解,翻譯水平還有待提高。翻譯在旅游服務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本目的是為外國讀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文化方面的信息,而不僅僅是語言方面的信息。 因此,提高旅游翻譯水平成為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比較大,容易引起外國游客對文化的誤解,并不能達到旅游預期的目標,現(xiàn)在提倡跨文化交際角度進行翻譯,首先要提高跨文化的意識,再次要注意翻譯方法技巧,再者,結合文化,再運用語言知識技能,進行翻譯技巧提升研究,最后是在文化修養(yǎng)方面,文化層面上去努力達到翻譯準確度提高的目標。
一、跨文化意識
(一)提高旅游景點資料翻譯的質量,其根本途徑就是譯者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提高
譯者在進行旅游宣傳資料漢英互譯的時候,應視其為跨文化交際行為,考慮其跨文化交際因素并從跨文化的視野進行語際的轉換。與此同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宏觀的角度證實其可行性,探討旅游英語翻譯中文化的因素以及文體的因素。
(二)跨文化交際行為
跨文化交際行為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相互的交際行為。兩種不同文化要做到相互的包容,就是做到異性與共性并存。也就是文化的差異性與共同性的統(tǒng)一,即是文化認同,指人類群體或個體對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有文化價值的特定指向性,對其接納和同化,全球化中,社會流動性的緣由,加上文化的混雜而造成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其本質是改變傳統(tǒng)和與現(xiàn)存的文化,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是跨越了不同國家與民族界線的文化,是不同民族、國家及群體之間的文化差異,譯者當從跨文化交際的視野看旅游活動,其目的就是探究引起文化沖突、交際障礙的根源,游客對景區(qū)的旅游資料的掌握,不僅僅是語言的獲得,也必須從了解該景區(qū)所在國家的文化背景入手,在此基礎上進行旅游活動,將會大大提高游客對景區(qū)及文化的接受度,有利于游客在旅游中收獲更好的文化熏陶和文化滲透,這將對旅游業(yè)發(fā)展具有推波助瀾的功能作用,也將為我國旅游業(yè)以及文化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
1. 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看待旅游英語翻譯有助于減少因文化差異與文化特性所引起的交際誤解,因其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形式,而語言是文化傳播的載體。譯者當從跨文化交際的視野看旅游活動,提高翻譯質量??缥幕浑H和翻譯技巧結合,形成全新的旅游翻譯理念,在旅游翻譯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2. 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決定了涉外旅游資料除了應該介紹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服務設施景點魅力外,更重要的是應該介紹積淀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不管是民俗風情、特色美食還是景點名稱(包括自然景觀的名稱)往往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因為游客進行旅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文化,而不僅僅是自然的風景,所以在介紹風景名勝古跡時,通過介紹文化背景,可以加深游客對景區(qū)的理解,這一點,就對旅游資料的翻譯提出的較高的要求。要求譯者必須把文化因素解釋透徹,提高旅游翻譯的可接受度。
3. 從跨文化的視角看待旅游英語翻譯.翻譯在旅游服務作用大,根本目的是為外國讀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文化信息、民族特色、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表達習慣、比喻意象決定了各語言群體的價值觀念和社會特點均有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難免會導致各語言之間的翻譯中出現(xiàn)文化差異,信息傳遞障礙,出現(xiàn)在關于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的介紹。
二、語言文化知識
不斷積累語言文化知識。譯者必須要認真研究旅游英語的文化因素和文體因素 翻譯技巧與跨文化知識能力的結合至關重要。英語與漢語,這兩種語言有其不同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故存在不同的語言習慣。
一是在漢譯英的時候由于漢語無主句較多,所以在翻譯漢語時,常常出現(xiàn)沒有主句的情況,一般還需要根據(jù)語境注意需要補上主語的句子才完整。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方法,兩者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區(qū)別,漢譯英時需要增添物主代詞,而在英譯漢時又需要根據(jù)情況適當?shù)貏h減一些詞語,遵循目標語的句法修辭習慣原則。
二是英文當中的邏輯關系一般用連詞來表示,而漢語則往往通過語序來表示這種關系,所以,在漢譯英時,就常常需要補上正確的一些連詞,遵循英文的句法修辭習慣原則。
三是英語句子常常少不了介詞和冠詞。中文是經常不出現(xiàn)這些詞語的,所以英譯漢,需要刪除介詞和冠詞,漢譯英,則需要根據(jù)語境適當?shù)募咏樵~和冠詞
另外,在漢譯英時還要注意增補一些原文中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確保譯文意思的完整。
總之,通過增譯,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確。反之,刪除多余詞語,遵循目標語句法修辭習慣原則,都是為了按照目標語習慣表達來修改。
三、翻譯實踐當中運用到的方法技巧
翻譯方法主要包括,增加、刪除、轉換、拆分、重新組合。
漢譯英時,遵循英語句法修辭習慣原則,英譯漢時,則遵循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修辭習慣原則。目的論認為,旅游信息文本在于傳達信息,兼具表達和感染的語言功能,旅游文本翻譯應采用工具型翻譯下的等功能翻譯法。
漢英旅游資料存在著語言文化、文體、句式等差異。在翻譯實踐中,應根據(jù)旅游資料不同的側重點,刪減與重組、解釋等方法進行必要的變通和處理,對譯文進行調整。采用增詞法與注釋、類比法還有相應其他翻譯方法。
有時需要刪去不符合目標語的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表述方法和表述習慣,對原文進行某些轉換。具體就是,如:詞性,把名詞轉換成代詞或者形容詞,也可能是動詞;把動詞轉介詞,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短語。又如,轉換句子,把主語變成狀語、定語、賓語、表語;把賓語變成主語,把謂語變成主語、定語、表語;把定語變成狀語、主語。而關于轉換句型把狀語從句變成定語從句,則是把并列句變成復合句,反之,把復合句變成并列句。在語態(tài)方面,把主動語態(tài)變?yōu)楸粍诱Z態(tài)。
另外,在把英文長的句子翻譯成漢語時,有時候,后置成分需放在中心語成分之前,有時還需利用獨立結構等,把漢語中的較短的幾個句連成一個長句,或者加上恰當?shù)亩ㄕZ從句、分詞、連詞、介詞、不定式;后續(xù)成分與主體的連接部分需要將長句拆開,轉換成分句,遵循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修辭原則,而其中難以處理的句子成分,用括號,用破折號插入,用同位語、插入語或定語從句來加一些解釋性修飾的成分。
比較中英兩種語言在景點介紹上的差異,可采用簡約法則和連續(xù)性法則進行中國景點英漢互譯,另外,從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視角,遵循整體性原則、閉合性法則、凸顯性法則進行翻譯活動,提高翻譯質量,因為翻譯是系統(tǒng)性整體性很強的行為,需要搭配語言環(huán)境來進行,不能脫離文化背景,只有在文化因素基礎上結合文體因素,運用合理的翻譯技巧,結合一定的語言知識,才能更好的準確的翻譯出文化旅游景區(qū)的精髓,才能提高游客對旅游中文化的可接受度,更好服務于旅游業(yè)和文化發(fā)展。
四、結語
翻譯在旅游時是跨文化交際行為,翻譯者應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及文化背景知識儲備,方能把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譯解釋使得游客容易接受,也能夠對景點的了解更加準確,對景點所在地文化背景能夠更深入了解,故需站在文化角度進行旅游翻譯。旅游翻譯在旅游活動中旨在為外國讀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語言知識,另外一方面是文化信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翻譯旅游業(yè)作為一種服務行業(yè),涉及心理學的諸多方面,旅游心理學也是研究旅游翻譯的一個重要視角。從影響旅游者知覺的四大刺激原理,分析等功能翻譯法運用于旅游漢英翻譯中以提高旅游翻譯的適用性。文化是個涉及面較大的主題,而旅游又是關系到地理環(huán)境、人文風情很大領域的活動,結合翻譯技巧,語言知識,以上幾種不同的方面融合,對譯者是較大的考驗。
參考文獻:
[1]張歡.從跨文化的視角看旅游英語翻譯[D].廣西大學,2015.
[2]劉德軍.從文化語境角度看旅游資料的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