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嬌嬌
(遼寧水利職業(yè)學院 遼寧沈陽 110122)
?
淺議如何提高高職高專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秦嬌嬌
(遼寧水利職業(yè)學院 遼寧沈陽 110122)
摘 要:青年教師是高職高專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石,其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更關系到職業(yè)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站在青年教師的視角,結合筆者自身的經歷與體會,從分析高職高專院校青年教師的特點入手,針對當前青年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 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職高專教育得以迅猛發(fā)展,大批青年加入到高職高專院校教師隊伍中,這些青年教師大多數都80后,年齡在35歲以下,他們既是教學的主力軍,又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發(fā)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學校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設計、教學溝通、教學組織、教學評價與反思等各種能力的總和[1],而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和質量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對高職高專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如何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值得深思與探討。
筆者作為遼寧水利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我?!保┮幻麆側肼殐赡甑那嗄杲處煟Y合我校近五年來入職的教師情況,發(fā)現這些新上崗的青年教師都有著較高的學歷層次,專業(yè)基礎知識扎實,工作熱情高,可塑性強,急切渴望事業(yè)成長和領導的肯定、學生的認同等。但是,大多數教師,特別是專業(yè)課教師,畢業(yè)于綜合性大學或理工科院校,有些更是“從校門到校門”,從學生到教師角色的轉變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由于未接受過正規(guī)的崗前培訓,更沒有經過有效的聽課和助教經驗的積累,就直接走上了講臺,開始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這造成師生節(jié)奏不一致,導致學生滿意度較低,教學效果不理想。這對青年教師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沖擊和影響,極易產生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不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
青年教師雖工作態(tài)度端正、工作積極性高,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相比較,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教學內容理解不透徹、教學準備不充分。實踐教學中,因入職時間較短,青年教師在對學校教學工作規(guī)程、常規(guī)教學管理規(guī)定以及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質量標準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對本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教學標準、大綱、教材等教學文件沒有深入學習與研究的情況下為講課而盲目備課的情況非常普遍。主要表現為青年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和備課時,沒有認真思考每節(jié)課究竟要“教什么、如何教”這一中心問題,備課內容也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識點,從教材中來到教材中去,不敢有所突破、墨守成規(guī),導致授課內容不飽滿、重點不突出、難點分散;講課時邏輯混亂、板書層次不明、雜亂無章等。
2.缺乏教學基本功,課堂組織不當。有些青年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教學前很少有精力去對課程教材瀏覽和分析比較、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講課時較多抱著“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心理,講授內容緊緊圍繞學生手中的教材,從理論中來回理論中去,缺乏對內容的精選、加工,授課時大多平鋪直敘,機械刻板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不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缺乏對課程和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開發(fā)意識。有些青年教師總是認為講得越多越好,恨不得在有限的45分鐘里,把書本中的內容,一字不漏的在課堂上講了個遍,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聽得是昏昏沉沉,不得要領。
3.教學手段單一,過度依賴多媒體。當前高校課堂中,使用PPT教學的十分普遍,但是很多青年教師沒有明白講課要以“教師為主,PPT為輔,結合板書”的道理[2],存在對多媒體教學過度依賴,不能恰當地使用PPT的現象。他們往往為了圖自己講課方便,以PPT為講稿,省去了書寫教案的麻煩。PPT課件制作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很少有吸引力、表現力、個性化的高質量PPT課件。有的青年教師為了應付學校檢查,直接從網上下載課件,不加任何修改與整理就直接應用于自己的課堂;有的課件,大片文字,把教材內容“掃描”到課件上,講授時,照念不誤,省去了板書、檫黑板的麻煩;有的課件滿是公式的推導和演算,青年教師手持激光筆,面對微機邊操作邊講,學生思維還沒有跟上,課件已一晃而過;更有甚者存在“停電就不會講課”的現象。
除了以上主要問題,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3]。
(1)講課語速過快,缺乏必要的抑揚頓挫。青年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教學語調的重要性,從而在講授過程中忽略應用這項技能,語言不分輕重緩急,語氣平淡,節(jié)奏單一,從而影響課堂氣氛以及知識內容的傳遞效果;有的青年教師教學語言欠簡練,整堂課平鋪直敘,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缺乏必要的抑揚頓挫,使得學生聽起來感覺索然無味。
(2)情緒容易波動,課堂駕馭能力不夠。青年教師由于年輕,社會閱歷淺,容易將情緒帶入課堂,表現出來可能是時而滿腔熱情,時而心灰意冷。而現在高職高專的學生都是“90后”個性較鮮明,自律性較差,很多青年教師由于與學生年齡相差不大,課堂上不好意思提醒、批評;或擔心與學生可能發(fā)生正面沖突不好下臺,對學生說話不管不問、放任自流,難以形成師生“共振”。
(3)學生評教影響大,心理調適能力差。部分高職院校把學生評教與教師個人的年度考核甚至和職稱晉升相聯系,很多青年教師會按照評價體系來迎合學生。同時青年教師自我期望較高,渴望被人肯定和尊重,心理比較脆弱,評價結果公布后,不能正確對待,束縛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1.學院與系部密切配合,多管齊下
優(yōu)秀教師不是天生的,教師并非天生就知道如何傳遞知識,如何上好一堂課[4]。在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更需要學院和系部的幫助和指引,具體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一幫帶。青年教師入職后,各系部可根據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方向,為每一位青年教師指定一位導師。導師除應具備教授、副教授、學科帶頭人等基本條件外,還應德才兼?zhèn)?,甘于奉獻。通過這種“一對一,結對子”工程完成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導師應督促、指導青年教師認真執(zhí)行學院教學管理規(guī)范,及時檢查指導對象的教案、備課筆記、課件等教學文件;導師還應向指導對象開設示范課、說課、隨堂聽課;同時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跟蹤聽課,指導青年教師不斷改進和完善。青年教師遇到問題時,也可以與自己的導師交流,尋求幫助,導師針對青年教師提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幫助青年教師規(guī)避成長初期的盲目摸索,使其在教學能力成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5]。
二督導。學院選聘那些德高望重、學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成立督導室。督導老師通過隨堂聽課、課下交流的形式,以評促改。督導老師隨機選取某位青年教師隨堂聽課,課后針對青年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從怎樣備課、編寫講義、制作PPT、出思考題作業(yè)題,到板書設計、書寫及課堂組織等悉心指導,做到“先規(guī)范,后提高”。及時給予鼓勵,增強青年教師信心。
三促進。學院和系部制定辦法,提供平臺,促進青年教師進步。學院可邀請優(yōu)秀老師講公開課、示范課,組織青年教師觀摩;還可通過組織教學比賽,鼓勵青年教師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比如,我校組織的 “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教學方案設計大賽”、“說課大賽”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系部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我系開展的“六個一工程”,既要求近三年入職的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寫一篇教學論文,參加一次教學方案設計比賽、一次課件比賽、一次說課比賽、錄一次視頻課、每兩年至少要到企業(yè)實習1個月。通過在本系部內形成一種“以賽促進”的交流機制,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2.自我反思,逐步提高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6]。在西方哲學中,反思是指精神的自我內省活動。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理性思考、定位、剖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yǎng)的過程??梢姡嗄杲處熃虒W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自我反思。
廣大的高職高專院校青年教師因從教時間較短,教學經驗不足,社會閱歷尚淺,在教書育人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除了依靠外在督促引導外,更重要的是自我的反思,應深刻認識自己的不足,積極主動的尋求自我突破。在反思的過程中應從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著眼,通過理性思考、定位、剖析和修正,主動選擇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探討適合自己的教學手段、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日積月累逐步提高教學能力。
青年教師是高職高專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石,其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fā)展、學校競爭力、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更關系到職業(yè)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高職高專院校應積極引導、幫助青年教師,為其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青年教師更應通過自身的反思、行動,主動融入到學校建設中去,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史金聯,張永宏.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體系構建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3(6).
[2]西安交通大學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專家工作組.重視教師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
[3]謝云.試談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和改進措施[J].高等農業(yè)教育, 2011(8).
[4]朱繼洲,胡奈賽,王汝文,柯大鋼.為青年教師發(fā)展指路引航[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5(1).
[5]陳慶朋.高校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8(4).
[6]牟占軍,樊桂清,李冬梅.高校工科專業(yè)青年教師自我教學方法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