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芙蓉
(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 山西臨汾 041000)
?
淺析如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宋芙蓉
(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 山西臨汾 041000)
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對于學校來說,應當積極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重視學生的音樂素質的提高也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緊抓學生的專業(yè)只是以及實踐技能,同時還應當對學生音樂素質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加以重視。這是由于通過科學合理的音樂素質教育,對學生審美素質的提高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并能起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文章闡述了音樂素質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積極作用,之后提出了幾點在種植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 音樂教學 音樂素質 培養(yǎng)措施
當今時代全球都步入了文化時代,任何行業(yè)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都應當與社會發(fā)展的步伐相互協(xié)調一致,做到與時俱進,對于教育行業(yè)來說,這是更為重要的,只有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中職院校向來以培養(yǎng)綜合型的人才為最終目標,長久以來向社會提供了大批的高素質人才。而音樂素質教學時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其加以重視,在音樂素質教學過程中培訓或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完善其人格魅力,為學生們引導正確的未來。[1]
1.音樂素質教育的含義
中職院校為了培養(yǎng)全面型、綜合型的人才,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及專業(yè)技能的掌握和學習,更應當重視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yǎng)。音樂素質教育其本質是提高學生自身的神沒素質、完善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音樂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學生為核心,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從音樂中感受美和音樂獨特的美麗,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實現(xiàn)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完善學生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最終目的。[2]
2.音樂素質教育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音樂教育中的音樂大多都是表述生活中積極向上、美好的事物,作為人類感情的寄托,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能夠為自身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帶來積極作用。對于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來說,在教學時,不能單一的教學生學會演唱歌曲,還應當將歌曲背后索要表達的深刻意義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講解。一首歌曲中,歌詞、旋律、創(chuàng)作背景等都有深刻的含義,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白這些內容背后的深刻含義并學會品讀和賞析,從細節(jié)上提高自身音樂鑒賞能力,而積極向上的歌詞和旋律等都對學生培養(yǎng)其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選擇教學材料,選擇一些能夠為學生帶去正能量的歌曲,更能起到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質的作用,這是由于選取這類有著樂觀向上意義的歌曲,一方面能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樂理知識以及技能,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感受到歌曲所帶去的積極力量,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奮發(fā)向上,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也豐富了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2) 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
音樂教學這一過程對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取《動物狂歡節(jié)》這一首樂曲來進行教學,教師在對這首曲子進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身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們在節(jié)日時歡快的場景,樂曲中,由單簧管、場地以及小提琴等樂器來表示不同種類的動物,讓學生充滿了想象,每種不同的聲音都能夠幻想出與之對應的動物以及場景。這種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的方式,并要求學生將其組成故事描述出來,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同時,提高了對于樂曲的鑒賞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1.教育工作者增強音樂素質教育意識
對于中職院校教育工作者來說,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提高教育工作者對于音樂素質培養(yǎng)的意識。當前大部分的中職院校都并不重視音樂素質教育,并未意識到其重要意義,甚至錯誤的認為其可有可無,在對于素質教育的觀念以及思想方面都存在不足,嚴重阻礙了中職院校對于全面型、綜合性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對于學校領導以及音樂教師來說,應當加大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培養(yǎng)力度,為了提高學生的獨立人格以及道德修養(yǎng)而努力,并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在感受音樂所有的魅力的同時,提高自身對于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另外,學校應當組織更多的文藝活動,充分將學生的音樂熱情積極調動起來,并讓師生都參與到其中,增強彼此的交流,拉近距離,陶冶情操。
2.改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
中職院校音樂教師應當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F(xiàn)如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帶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是,培養(yǎng)音樂賞析能力并陶冶自身情操。同時,教師對于音樂教學不能將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中,而應當采用與時俱進的音樂素材。例如,今年“中國夢”主題的歌曲層出不窮,可以采用這樣的歌曲來作為教學材料,弘揚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們感受到正能量。[3]
在中職院校中重視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是進行素質教育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只有教育工作者們充分意識到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改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才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并達到培養(yǎng)高尚情操、凈化心靈、完善人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文超.淺析如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J].科學中國人,2015-08-15.
[2]唐穎.如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J].2009-05-15.
[3]王霞.中職學生音樂素質養(yǎng)成研究——以寧波市職教中心學校為例[D].寧波大學,201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