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波 王仕松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中學 吉林白山 134300)
?
給課堂注入活力 讓學生愛上語文
孔維波 王仕松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中學 吉林白山 134300)
摘 要:新課改形勢下,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角色,提高自身素質,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課堂注入活力,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
關鍵詞:更新觀念 文化傳承 提高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為教師提出了新的任務,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成為了所有教師所面臨的新的任務。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也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一點不夠成熟的想法,說出來供大家共同探討。
改變角色就是要把自己由原來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不再是主角,不再唱獨角戲,而應
該變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變成了主動學習的探索者,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愉快而又輕松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長”,而應該放下師道尊嚴,走近學生,想法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要我學”變成“我愛學,我要學”。
語文教師除了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同時,還要注重傳統(tǒng)的聽說讀寫,不能忽略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為我們提供了無限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語文學科所需要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從電腦上找到答案,有這樣一個可以共享教學資源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時也使很多老師產(chǎn)生了強烈的依賴,備課成了單純的瀏覽與下載,上課成了簡單的放映與展示,既省了講解又省了板書,整個教學過程完全通過電教手段呈現(xiàn),課似乎上得無比生動,學生們似乎也充滿興致,可是這樣的語文課學生真的就非常愉快地成了被動的接收器,沒有思考,沒有想象,沒有練習,更沒有克難攻堅所產(chǎn)生的自豪感,這樣的語文課,上一節(jié)兩節(jié)是新鮮,上多了,難免學生會產(chǎn)生厭煩,因為這樣的課堂固然是省時省力而且直觀形象,但所有的東西都好比被人嚼過的饅頭,直接告訴學生味道如何,時間久了當然就是乏味的。而且這樣的課堂,老師只是簡單的播放與展示,作為老師的風采就無法呈現(xiàn),個人縱然有再強的能力,再豐富的知識也無法展示,當然學生的個人創(chuàng)造能力也受到了壓制,而一節(jié)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必定是在師生共同的合作與交流中完成的,這樣的課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同時也展示了老師的能力,使學生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信任與崇拜,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我在講解《核舟記》時,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關于我國傳統(tǒng)技藝“微雕”的視頻,不到三分鐘的播放就使學生對這一技藝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帶著這種強烈的好奇走入新課的學習,而對于“船頭坐三人”這一段人物復雜的位置關系,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這段還是要背誦默寫的,我就用簡筆畫當堂在黑板上畫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和佛印的“矯首昂視,若嘯呼狀”的情形,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準確把握了課文內(nèi)容,減小了背誦難度,更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很輕松地完成本來很困難的教學任務,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深刻而具體的印象,每次背誦頭腦中都會出現(xiàn)這幅畫面,就不會背錯了。
語文老師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古詩文是語文的精髓,是千年以來中華文化的積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素養(yǎng)是大有裨益的,可以通過電教手段,讓學生聆聽詩文朗誦,更要鼓勵學生也大聲朗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朗誦中,學生們體會到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獨特魅力,不知不覺,學生們愛上了語文,有了這種熱情,便有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俗語說: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要熱愛自己的工作,試想一個沒有敬業(yè)的老師,凡事都懶懶散散的老師怎能要求學習熱愛學習,努力學習呢?教師還要有虛懷若谷的胸懷,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光要虛心接受還要認真改正,教師還應該有一顆寬容熱愛的心,對于學生的獨特的見解,大膽的想法當然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但對于學生的過錯,卻要講究方法,慎重批評,因勢利導,切不可揪住不放更不能惡語相加,對于一些膽小不敢發(fā)言的學生,要耐心引導,真誠鼓勵,那些底子薄成績差的學生則更需要老師真誠而耐心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試想一個在其他方面總受批評的孩子卻在語文課上找回了自尊與自信,他該是多么喜歡語文課和他的語文老師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要讓學生喜歡你這樣一位老師,從而喜歡上你所任的學科,而語文老師就有可能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人,這對于一位老師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幸福與成就呢?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而沒有樂趣的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反之,如果有了興趣,學習就會是一件快樂的事,當學生愿意主動學習的時候,教學工作就會事半而功倍。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所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書,更是育人,語文學習的過程很大程度就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語文老師引領著學生與各個時代的古圣先賢進行交流,于不知不覺中傳遞著真善美,這就意味著語文課堂必定就是多姿多彩,異彩紛呈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諸多方面必定會得到盡情施展,而語文老師想要駕馭這樣的課堂,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超常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活力四射的激情,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是充滿活力的,是深受學生喜愛的。
作文教學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語文老師首先就應該熱愛生活,富在情趣,才能鼓勵學生親近自然,到生活中尋找靈感,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用自己的筆觸描繪生活,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寫作心得,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利用自己的認知體驗給予引導和總結,這必定也是一節(jié)充滿活力深受學生喜愛的語文課。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更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智慧的結晶,熱愛祖國就要熱愛祖國的文字,我們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東西需要通過語文來傳承,這一過程需要無數(shù)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起探索,想辦法給課堂注入活力,讓學生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