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宇
(南寧市盲聾啞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1)
?
微課在聾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 宇
(南寧市盲聾啞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1)
摘 要:用手語上課,對于聾校學生來說老師所能表達的內(nèi)容有局限性,學生在操作及概念上不能很好的理解,導致信息技術課只能按照書本步驟,教師操作步驟等機械性的完成。隨著信息化學習時代來臨,微課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聾人學校也在嘗試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學科內(nèi)容的講授。作為信息化學習的基礎和示范學科,在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微課學習對于聽障兒童的視聽代償和個性學習有重要的影響,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分層教學,實現(xiàn)人本主義信息化學習,促進聽障兒童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微課 聾校學生 有效教學
微課是指教師圍繞單一學習主題,以知識點講解、教學重難點和典型問題解決、實驗過程演示等為主要內(nèi)容,使用攝錄設備、錄屏軟件等拍攝制作的微視頻課程。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在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助力學生學習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聾生由于聽覺缺陷,在語言理解上“以目代耳”、語言表達上“以手代口”思維活動帶有明顯的原始形象性,很難擺脫直接印象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從而影響了他們對文化知識的理解、想象和掌握。由于聾生的邏輯分析能力較低,因而直觀媒體可以幫助聾生形成概念、促進抽象思維發(fā)展。微課因具有直觀形象、短小精悍等特點,容易激發(fā)聾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聾生在課堂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從而使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我校于2013 年開展了《基于微課的盲聾啞學校校本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的課題研究,下面筆者結合這兩年的實踐研究談一些體會。[1]
聾校學生獲取信息主要方式就是視覺,視覺的注意觀察力主動代償聽覺障礙,所以充分地利用視覺補償教學是激發(fā)思維和高效學習的關鍵。微課本身就是流媒體形式為主要載體,能以豐富的視覺元素集中呈現(xiàn)知識點相關的海量資源,使聽障學生學習更為直觀、更易模仿與內(nèi)化,更符合聽障學生的視覺思維創(chuàng)新的特點。類似于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錄像專家這樣的優(yōu)秀微課制作軟件,可以用來錄制簡短的視頻,本文認為,老師完全可以帶領學生們一起運用操作這樣的軟件,一同制作微課視頻,提升學生們的動手、觀察、思考等能力,讓學生們能夠深刻領悟的教學內(nèi)容的闡述。老師還可以使用手機、數(shù)碼相機等攝像設備進行拍攝和錄制視頻微課,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其設計元素應該直觀、新穎,語音、文本要和手語相結合,重點難點的處理要以啟發(fā)視覺思維和實踐操作為主。[2]
微課教學內(nèi)容聚焦于知識點,學習過程交互性強,可靈活地用于課堂內(nèi)外多種學習情景,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可交互的學習。微課學習充分地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學習精神,可利用手機等移動學習終端隨時、隨地、隨需地進行自主學習。聾校學生學習能力差異較大,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需求都有所不同,在信息技術微課教學中可以充分照顧到這種差異,學有余力者課前自主先學,課中積極鞏固與拓展,稍有困難學生可反復觀看后頓悟學習,或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獲得知識結構。微課教學還有助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我們都知道實踐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位很好的老師,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制Word課程表,或者在Word、Powerpoint軟件中插入學生喜歡的圖片或者視頻文件,還可以學習Excel表格中求和、求平均值、升降序等公式的計算。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聾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提高其信息化個性學習能力。微課中所有學習活動均以學生為中心而開展的,學生獲得信息化自主學習能力,這其實也是信息技術課堂的培養(yǎng)目標。[3]
其實,想要達到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教學內(nèi)容,彌補他們的聽障不足,提升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及動手能力,作為老師,我們也需要在信息技術課的微課教學上別有用心,我們應該精心選擇微課內(nèi)容,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可以通過微課來表達的,有些知識是不適合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如果我們硬要把它做成一個微課的形式那就適得其反。學習設計要重新分解教材的重難點,內(nèi)容要精細,才能高效。[4]
另外,我們還要注重微課素材的精心設計和選擇,微課本身就源于“積件”式共享形式,老師可以分享別人的微課課例,信息技術的微課素材雖然很多,但要選擇適合聾校學生學習特點的微課作品和設計方法。對于低年級聽障學生在微課作品設計中更要注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高年級要選擇知識結構的系統(tǒng)性、可操作性較好的微課設計。
微課教學廣泛開展,反映了信息化學習時代學生移動學習需要,微課是自下而上的主動變革,聾人學校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微課教學會使課堂更為高效,同時培養(yǎng)聽障信息化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聽障兒童的信息素養(yǎng),促進各科信息化學習開展,推動聾校學生適應信息化學習時代的變革。[5]
參考文獻:
[1]高琳琳.信息技術在聾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0 (2)
[2]王玉峰.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研究「D].甘肅:西北師范大2007,12
[3]孫瑤多.多媒體技術在特殊教育英語課堂應用現(xiàn)狀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9,12
[4]李坷坷.我國聽障兒童心理健康研究綜述[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3).28-32
[5]于穎波.試論多媒體技術在聾校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校園理論版2010(12)
性別:男;出生年月:1980-3;籍貫:廣西南寧;職稱(學位):小學一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