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佳
(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
關于高校思政課堂學生“玩手機”問題的思考
胡 佳
(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摘 要: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比例相對比較大,同時還處在一種不斷增長的趨勢中,在思政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本文重點分析了思政課上學生玩手機的原因,從教學方法和手段優(yōu)化方面提出了改進高校思政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思政課 大學生 教學 玩手機
進入信息時代之后,大學生擁有一部手機已經不是新鮮事,移動手機給大學生帶來更多信息來源和交流平臺的正面意義的同時,也出現很多負面的作用,例如,在高校思政課上,有很多的學生上課玩手機,這已經是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影響到課堂次序的維持,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很難實現。[1]
大學生上思政課玩手機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教師的教學沒有激情,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這樣教學途徑很難實現,具體來說,現代的思政教學存在以下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性的激發(fā),使得更多的學生上課開始玩手機。
1.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不足
從事思政課教學的教師一般都是高學歷,更多的都是從高校畢業(yè),甚至是海外歸來,他們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人生軌跡,他們對于人品、思想素養(yǎng)在商務洽談、接待等過程中需要掌握和理解不是深刻,換句話說就是這樣的專業(yè)教師沒有更多的商務活動中人際關系處理技能,因此他們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只能進行理論教學,實踐能力不足,有些教師智商很高,但是情商不是很高。因此現代的專業(yè)教師隊伍建設還是需要偏向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提升。[2]
2.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力度不足
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這一理念在義務教育階段,得到了一定范圍的應用,但是到了大學教育階段,很多教師將自己的時間用在項目上,對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是深入,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更多的教學方法,課堂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一堂課講到底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形式上沒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還是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不能有效釋放學生參與思政教學的激情,這樣的教學只能使得學生越上越沒意思,越上越不想上,長期的這種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出現思政教育的懈怠。
1.課程優(yōu)化
轉變學校管理層對于思政教育的偏差認識,使得他們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這是我們進行思政課程優(yōu)化的前提,是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融入思政教學的思想保證。因為人文精神是水,思政教育是魚,思政教育只有融入人文精神的海洋之中,才能實現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針對具體融入人文素養(yǎng)的思政教學,首先需要對相關的教材、教學大綱進行相關的調整和優(yōu)化,將一些增強學生對于中國近代史的認識、古典名著等人文知識加入到思政的教材之中,同時加強相關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抽象的人文、思政理論轉化成形象思維。[3]
2.合作小組學習實現不同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
由于現代的教學班級一般都是三十幾個人,教師要想實現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很顯然是不可能的,筆者認為破解這一難題的辦法就是進一步將學生化整為零,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即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針對不同的學習問題進行有效的探討,這樣可以使得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積極影響性格內向的學生,實現他們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需要突出個性化,文史類專業(yè)學生的思政理論基礎較好,可以進一步加強思政理論的講解,理工類專業(yè)學生的基礎較差,需要進一步拓展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實現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激發(fā)。
3.拓展教學的范圍,構建現代教育氛圍
現實九零后大學生的思想相對比較活躍。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例如現代的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生的興趣點都從傳統(tǒng)電腦上的微博轉向現代手機終端的微信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占領這一高地,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學生興趣需要。高校的思政教學需要及時梳理,對于學生知識點的引導,實現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思政教育?,F代高校校園中還有很多實踐活動,這些都是思政教學介入的有效載體,我們可以借助校園的媒體,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因為這些活動實現了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優(yōu)化升級,使用更多的學生參加教學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不斷融入思政教學之中,這樣一來,學生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在上課的時間去玩手機,思政教學的有效性將進一步提升,有利于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王晚英,饒素良,鄧玉喜,李赟,賈瑜,龍衛(wèi)兵,等.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型背景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A].國土資源職業(yè)教育、職工教育研究會2011年會暨《國土資源高職教育研究》創(chuàng)刊100期紀念大會,2011,10:157-158.
[2]鄭建嵐.應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問題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調研報告[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會, 2010,01:14-15.
[3]張根.高校大學生理論型社團建設實效性簡析(摘要)——以云南民族大學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和大學生延安精神研究會為例[A].云南省第八次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工作經驗交流會,2012,0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