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山湖花園小學附屬幼兒園 姚龍妹
娃娃家
——小班幼兒自主性交往能力的發(fā)源地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山湖花園小學附屬幼兒園 姚龍妹
利用“娃娃家”讓幼兒扮演各種家庭成員,在體驗與周圍其他人、事、物情感與態(tài)度的交流過程中,發(fā)展幼兒與同齡同伴交往中感受、適應、協(xié)調和處理同伴關系的能力。
娃娃家 同伴交往 師幼評價
【現(xiàn)象1】今天韓××、張××、陳××、夏××四位小朋友進入娃娃家,韓××、張××是爺爺奶奶,陳××、夏××是爸爸媽媽。爺爺先到廚房拿了菜在灶具上燒菜,奶奶也拿了水果在灶具上燒,兩人燒了菜后,各自拿了碗裝好,放在了餐桌上,繼續(xù)重復拿菜、燒菜、裝菜、放菜的過程,直到桌子上放滿。放滿后爺爺在廚房處不動,奶奶在餐桌前無所事事,呆在房間里的爸爸媽媽一直在里面沒有出來,媽媽抱著娃娃,一邊拍著一邊拿奶瓶喂娃娃。爸爸一直拿著電話,自己打電話。四個人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情,沒有交流也沒有相互合作。
【現(xiàn)象2】今天劉××當奶奶、朱×當爺爺,吳××當媽媽、樊××當爸爸。奶奶在廚房里一會兒拿拿餃子,一會兒拿拿面條,東弄弄,西弄弄,煮了餛鈍,蒸了包子,燒了很多吃的東西,一個一個放在了廚房的工作臺上,擺滿了。爺爺看了看滿灶臺的東西,什么也沒有說,搬了一盆餃子坐到餐桌旁吃了起來。奶奶看見爺爺在餐桌旁吃餃子,就把工作臺上的食物,一個一個搬到了餐桌上,繼續(xù)到廚房重新開始燒菜。爸爸在房間里的小凳子上坐著,沒有干任何事情;媽媽拿著奶粉和奶瓶,在泡奶粉。泡好后,媽媽抱著娃娃拿著奶瓶坐到了餐桌旁,一邊喂娃娃,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好多菜啊,寶寶快點吃,吃完了,和媽媽一起吃面條?!卑职致犚妺寢尩脑?,也走了過來,坐到餐桌旁,一邊拿著包子吃一邊自言自語地說:“肚子餓了,包子真好吃?!彼膫€孩子雖然會嘟囔幾句,但聲音都非常輕,且沒有和其他孩子有眼神或肢體的交流,感覺都是在自言自語。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能清楚地反應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從案例中不難看出小班孩子的發(fā)展情況:(1)語言能力偏弱。在游戲時,孩子之間幾乎沒有溝通的語言,一是因為小班孩子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或意愿;二是因為小班的孩子以自我操作為主,沒有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2)交往能力差。從2個案例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孩子之間沒有什么交流。這是因為小班幼兒對待陌生的事物、人都比較膽小,不太愿意主動與別人交流說話,更加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和別人交流,經常以自我操作為主。而在操作過程中又以模仿性行為和重復性行為為主。綜合以上,最終導致了幼兒游戲時,相互之間沒有語言和肢體的交流,也沒有相互合作的表現(xiàn),孩子整體的自主性交往能力偏弱。
《指南》中指出:“游戲與幼兒的發(fā)展關系可以概括為三句話:游戲放映發(fā)展,游戲鞏固發(fā)展,游戲促進發(fā)展。”因此,利用“娃娃家”讓幼兒扮演各種家庭成員,在體驗與周圍其他人、事、物情感與態(tài)度的交流過程中,發(fā)展幼兒與同齡同伴交往中感受、適應、協(xié)調和處理同伴關系的能力,并在游戲中能主動地發(fā)起活動,與他人愉快地自由交往成了我們教育的重點。
3~4歲幼兒剛從家庭這個小社會步入群體學習交往的生活環(huán)境,由于孩子自我中心意識相對強,情緒外露,喜歡模仿成人,以獨立游戲和平行游戲為主,合作較少?!巴尥藜摇庇螒蚴且粋€家庭模擬活動,如何利用“娃娃家”,引導小班幼兒自主、愉悅地與同伴交往,讓幼兒在游戲中活力四射?
1.師幼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提供幼兒自主交往的場所。
(1)創(chuàng)設符合小班幼兒審美觀的環(huán)境。查閱并收集網絡資料,結合小班幼兒的自我表述,來選擇符合小班幼兒眼中美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設。
(2)幼兒與游戲環(huán)境互動,參與其中。在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時讓幼兒來一起選擇布置的材料與游戲時的材料,一切從幼兒出發(fā),以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為主。
(3)游戲中的規(guī)則、標語的設計要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視覺水平。在制定游戲規(guī)則時,從內容到要求都要符合小班的閱讀水平,讓幼兒更快地掌握游戲的技巧。
2.幼兒參與游戲,提高自主交往能力。
(1)平行游戲,在模仿成人中萌發(fā)交往意識。在《指南》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兒游戲的特點是以平行游戲為主,因此,老師在幼兒游戲初可以引導幼兒做簡單的模仿,讓幼兒在模仿中,萌生出自主交往的意愿。
(2)游戲主題,在材料使用中學習交往能力。在娃娃家游戲中,小班的孩子可能因為材料不會使用會或者不能滿足需要而產生問題,引起交往沖突。因此,老師可以讓幼兒探索材料,學會使用材料,并在使用過程中,引導幼兒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自我摸索如何自主地與他人交往。
(3)情節(jié)發(fā)展,在觀察中指導,提高不同幼兒的交往能力。小班幼兒在玩娃娃家游戲時,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的不同,幼兒所獲得的經驗也不同,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要仔細觀察,了解不同幼兒的所需,有針對性地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發(fā)展,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交往能力。
3.師幼評價游戲,讓孩子自信交往。游戲自始至終都要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評價也不例外,但是小班幼兒的表述、分析能力都比較弱。因此,我們老師可以讓小班幼兒說說在游戲中的情緒及原因,努力完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展現(xiàn)他們的自主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