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北城英才學校 趙艷芳
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講評課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北城英才學校 趙艷芳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活動中,測試講評課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有效的測試講評課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針對如何上好思品講評課,從“認清思品講評課的重要性”、“避免思品講評課存在的誤區(qū)”、“上好思品講評課應遵循的原則”和“思品講評課的簡易流程”四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測試講評 精心備課 測試分析 題型歸納
俗話說: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教師重視考試,學生和家長看重分數(shù),這是不爭的事實。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針對思品學科的特點,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現(xiàn)就如何上好思品講評課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上好思品講評課,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歸納復習、掌握答題技巧和提高運用能力;也能引導、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其觀察和思維能力;而高效的講評課對學生已學的知識更是起著矯正、鞏固、充實、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對于教師而言,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加強反思,改進教法,重新設計和組織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依據(jù)。思想品德測試講評課是整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重要課型,其效率高低對于學生的能力提高與否直接相關,上好思想品德測試講評課也至關重要。
1.重視不夠,研究不深。老師們在研究課堂教學時,往往只重視新授課的研究和探討,學校組織安排的聽評課活動一般也會選擇新授課進行,因為新授課能充分展示學生知識獲得的過程,比較容易體現(xiàn)雙邊教學,更容易出彩;而對于這種測試講評課,大多被忽視。因而也就不能針對課型特點進行深入研究,缺乏具體的操作程式。可見,測試講評課與新授課在日常教學中的地位很難相提并論,存在重視不夠、研究不深的現(xiàn)象。
2.形式單一,被動接受。有些老師習慣把講評視為單一地從頭至尾核對答案,“滿堂灌”式機械重復答題過程,不分輕重主次;有些教師在進行測試講評時,讀題、分析、解答一人承包,一講到底,學生缺乏思維過程,忽視了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其結果必然是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枯燥無味”,效果可想而知。
3.批改不到位,講評不及時。有些老師習慣測試完成后不加選擇地一味讓學生批閱,或自己草草批閱后缺乏有效的分析,這樣都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訓練的實情,也難以找準學生訓練中暴露的問題,講評也會缺乏針對性。如果批改完成后不能及時進行講評,效果更是事倍功半;因為測試完成后,大部分學生都比較關心自己的成績,積極性較高,而且對于試題及自己的解題思路印象比較深刻,此時講評恰到好處;如果等到學生把試題忘得一干二凈,情緒懈怠,講評課的效果不言而喻。
4.批評挖苦,缺乏激勵表揚。當學生測試成績不理想時,有些教師不是冷靜、客觀地從自身和學生查找原因,調(diào)整教學的策略,而是一味將怒氣全部發(fā)泄在學生的身上,把測試講評課變成對學生的批評課,出現(xiàn)教師“暴跳如雷”,學生“膽戰(zhàn)心驚”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情緒緊張,思維遲緩,注意力渙散,進而厭惡測試講評課,從而對考試也產(chǎn)生畏懼心理,也加大了對測試講評課深入研究的難度。
這些現(xiàn)象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測試講評的效果。那么,上好思品講評課,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
1.指導學生端正對考試和分數(shù)的態(tài)度。測試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檢查、反饋,分析原因,積累經(jīng)驗,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答題方法,適當調(diào)整;二是體驗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增強心理素質(zhì)。所以,考試只是手段,而非最終目的。通過平時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端正對考試和分數(shù)的態(tài)度,做到測試前準備充分、測試時沉著冷靜、測試后認真分析,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不斷提高。
2.批改、講評及時。測試完成后,教師要針對考察的重難點內(nèi)容、容易出錯的問題認真批改,提倡激勵性的評語;批改講評要及時,平時每進行一次測試,教師最好在當天批閱完,盡可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得失,也讓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測試情況,以便在講評前留有充分的時間分析、探究,改正自己的錯誤,而后針對測試情況及時講評。及時講評可讓學生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進一步明確努力的目標。若不及時把信息反饋給學生,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使學生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式。
3.要有代表性、針對性,忌面面俱到。教師在測試講評時,切忌面面俱到、逐題講評。因為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平淡無味,學生不感興趣。因此,教師要在對試卷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講評。
4.注重方式,培養(yǎng)能力。測試講評課也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講評時教師應注意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去剖析問題,采用講、評、議結合,共同探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臃此肌T谥v評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多方面能力,又提高了復習的效率,確保了良好的復習效果。
5.充滿激情,注重激勵。情緒是可以被感染的,作為講評課,可能沒有新授課的生動與精彩,但也同樣需要飽含激情。教師要善于營造平等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運用幽默生動的語言,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情感、意志、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的積極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要充分鼓勵學習認真,取得進步的學生,告誡他們戒驕戒躁,爭取更大進步;更要指導幫助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認真分析、查找原因、樹立信心、明確目標。這樣,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發(fā)展。
1.認真做好測試講評的準備工作?!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測試講評課也是如此。測評前教師要精心準備試卷,并以應考者的身份體驗解答過程,以便準確把握試卷答題要求,確定試卷評分原則、標準,并從中找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普遍問題。測試完成后,要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一是對試題本身的分析;二是對學生測試成績的分析。
(1)對試題的分析。教師要對試題的知識點和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判斷試題的難易度;分析試題的命題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圖及答題思路和技巧等。
(2)對測試成績的分析、統(tǒng)計。教師要對學生的整體水平進行分析,統(tǒng)計好平均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的分布情況;也要統(tǒng)計好每題的得分率、解答情況,逐項分析答題的錯誤及原因,以了解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分析學生的解題思路,以了解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弱點。
2.自查自糾,自我反思。此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我診斷、改進學習方法、形成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測評情況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錯題情況歸類編制“自我分析表”,重點是查找原因,明確方向。查找原因可從審題、知識點掌握、理解分析能力、答題技巧等方面思考,并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改正。
3.合作互助,查找疑難。對子同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可通過小組合作互助的方式完成;小組無法完成的問題,由組長負責匯總統(tǒng)計,以便教師集體訂正。
4.集體訂正,查缺補漏。在小組訂正的基礎上集體講評,要求各小組上報未解決題目進行重點講評,也可講講教師認為應重點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和方法等??上瘸鍪具@些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學生解決不了的再適當點撥引導。
5.題型歸納,指導方法。每解決完一種題型問題,指導學生總結該類題型的答題方法,以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技巧,規(guī)范答題。如把握好答題的總體要求:認真審題,把握題意;聯(lián)系知識,緊扣材料;角度全面,條理清楚;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把握時間,堅持到底;重點檢查,查缺補漏。
6.變式訓練,鞏固提高。針對集體訂正的問題進行變式訓練,目的是檢查反饋、鞏固提高。這個環(huán)節(jié)可根據(jù)時間靈活處理,也可作為課下作業(yè),但設計要少而精。
總之,測試講評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是筆者根據(jù)自身教學實際,不斷總結反思所得,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激發(fā)各位同仁對測試講評課的不斷研究和探索,切實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