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媛 鄒文利 徐 斌
(承德市中心醫(yī)院超聲科,河北 承德 067000)
?
臨床癥狀評分、血漿D-二聚體及綜合超聲對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意義
胡媛鄒文利徐斌
(承德市中心醫(yī)院超聲科,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癥狀評分、血漿D-二聚體(D-D)及綜合超聲對肺血栓栓塞癥(PTE)的診斷意義。方法選取該院呼吸科已確診為PTE的患者156例作為觀察組,同時期疑診為PTE的患者并除外的患者80例為對照組,檢測兩組患者Wells評分、修正Geneva評分、血漿D-D含量以及下肢靜脈彩超、心臟彩超,進而對相關指標對PTE的確診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Wells評分、修正Geneva評分陽性率較高,血漿D-D含量及陽性率較高、綜合彩超陽性率較高(均P<0.05); Wells評分和Geneva評分對PTE診斷的特異度較高,靈敏度較差;Geneva評分對PTE有確診意義(陽性似然比>10);下肢彩超發(fā)現(xiàn)靜脈血栓時對PTE診斷意義最大(Youden指數(shù)>0.6)。結論Geneva評分對PTE診斷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確診意義,下肢彩超發(fā)現(xiàn)靜脈血栓時對PTE具有最大的診斷意義,這兩個指標可以用作早期診斷PTE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肺血栓栓塞;臨床癥狀評分;D-二聚體;超聲
第一作者:胡媛(1981-),女,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心臟超聲診斷研究。
肺血栓栓塞癥(PTE)的臨床表現(xiàn)十分復雜,且缺少特異性表現(xiàn),臨床上極易出現(xiàn)漏診、誤診,據(jù)統(tǒng)計〔1〕,我國PTE的誤診率達到60%以上,而PTE未經(jīng)治療的病死率可高達25%~30%。資料顯示,PTE治療后可以下降到2%~8%,因此,PTE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尤為重要〔2〕。有報道〔3〕PTE完整的診斷過程應該分為疑診、確診、求因3個步驟,臨床上常見的檢查方法有D-二聚體(D-D)、血氣分析、超聲心動圖、肺動脈造影、下肢動脈超聲等,但目前尚無明確切實簡便可靠的確診方式。本研究通過對PTE患者進行臨床癥狀評分、血漿D-D水平檢測及綜合超聲檢查,明確其對于PTE診斷的敏感性及可靠性,為PTE的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確診為PTE的患者156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82例,年齡55(25~80)歲;女74例,年齡57(21~75)歲。診斷依據(jù)根據(jù)2004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關于PTE診斷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4〕,并經(jīng)肺動脈造影(CTPA)確診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無法通過CTPA確診者;②半年內(nèi)存在PTE病史者;③合并惡性腫瘤;④正在接受抗凝治療者;⑤病歷資料不完整者。對照組選取同時期疑診為PTE的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年齡50(20~78)歲;女34例,年齡53(24~82)歲,對照組最終均經(jīng)CTPA等排除PTE診斷。
1.2方法
1.2.1臨床癥狀評分所有研究對象均詳細記錄性別、年齡、臨床表現(xiàn)、體征、既往史等情況,根據(jù)Wells評分量表及修正Geneva評分量表的評分標準〔5〕,對研究對象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分,評價標準:Wells>6分,Geneva>10分,為陽性。
1.2.2血漿D-D檢測所有研究對象采集空腹12 h后靜脈血5 ml,加入枸櫞酸納進行抗凝,采用臨床檢驗科全自動凝血分析儀(Sysmex CA1500),通過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漿中D-D的含量。判定標準,陰性:D-D的含量小于0.5 mg/ml;陽性:D-D的含量在0.5 mg/ml以上。
1.2.3綜合超聲檢查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下肢靜脈彩超及心臟彩超檢查,下肢靜脈彩超發(fā)現(xiàn)血栓形成即為陽性,心臟彩超發(fā)現(xiàn)右心房、右心室血栓或右室擴張、室壁運動減弱、肺動脈擴張等征象中的兩項,即認定為陽性。
1.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和ROC曲線。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觀察組Wells評分陽性率〔28.2%(44例)〕明顯高于對照組〔7.5%(6例)〕(P<0.05);觀察組Geneva評分陽性率〔26.3%(41例)〕明顯高于對照組〔2.5%(2例)〕(P<0.05)。
2.2兩組血漿D-D含量比較觀察組血漿D-D含量〔(6.28±0.83)mg/ml〕明顯高于對照組〔(0.48±0.06)mg/ml〕,且血漿D-D陽性率〔78.8%(123例)〕也高于對照組〔40.0%(32例),P<0.05〕。
2.3兩組下肢靜脈彩超和心臟彩超結果比較觀察組下肢靜脈彩超陽性率〔84.0%(131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1.3%(17例),P<0.05〕;心臟彩超陽性率〔83.3%(130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7.5%(22例),P<0.05〕。
2.4各項指標對PTE的診斷效能評價本研究中,臨床癥狀Wells評分和Geneva評分對PTE診斷的特異度較高,靈敏度較低;Geneva評分對PTE有確診意義(陽性似然比>10);Wells評分、D-D、下肢彩超、心臟彩超對PTE無確診意義(陽性似然比<10);各指標陰性對PTE均無排除意義(陰性似然比>0.1);下肢彩超發(fā)現(xiàn)靜脈血栓對PTE診斷意義最大(Youden指數(shù)>0.6)。見表1。
表1 各項指標對PTE的診斷效能評價
3討論
PTE占肺栓塞的絕大部分,致死、致殘率很高,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6〕。歐美國家研究報道〔7〕,診療中約有70%的PTE患者被漏診,只有7%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療,既往研究認為PTE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較低,屬于非常見疾病,近年來發(fā)現(xiàn)絕非如此,出現(xiàn)此研究結果與PTE臨床特異性差,大量患者被漏診、誤診有關〔8〕。PTE的臨床癥狀復雜且不典型,國外臨床常用Wells評分量表及修正Geneva評分量表來評估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情況〔9〕;D-D是纖溶系統(tǒng)溶解纖維蛋白的產(chǎn)物,能夠特異性地反映纖溶過程,應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評價以及溶栓治療的監(jiān)測,PTE的發(fā)生與血栓形成有關,血漿中D-D含量在PTE出現(xiàn)時亦會發(fā)生異?!?0〕;下肢靜脈血栓和右心室內(nèi)的栓子是PTE發(fā)生最常見的血栓來源,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是否有栓子形成,對PTE的早期防治以及病因探索意義非凡。
本研究結果提示PTE患者臨床癥狀評分較高。Wells評分和Geneva評分臨床上用來根據(jù)臨床癥狀評估PTE發(fā)生的可能性,Wells評分的主觀性較強,容易受醫(yī)生臨床經(jīng)驗的影響;Geneva評分修訂后更加基于臨床客觀指標,而且算法簡便易掌握,已被多個國家納入PTE的診斷指南之中〔11〕。
血漿D-D是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標,臨床上主要用來排除靜脈血栓性疾病,如PTE、下肢靜脈血栓等。本實驗結果表明,PTE發(fā)生時,由于纖溶系統(tǒng)被激活,血漿D-D含量增多。
彩超是檢查下肢靜脈血栓和右心室血栓是否存在的重要手段,對尋找PTE的病因起到主要作用。資料顯示〔12〕,存在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有51%~71%的可能性發(fā)生PTE,且PTE的血栓90%來自于下肢靜脈,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似。陽性似然比和陰性似然比可以代表患病概率,某研究指標陽性似然比大于10或者陰性似然比小于0.1 的情況下,可以認為此指標對疾病有確診或排除意義〔13〕。本研究結果提示Geneva評分診斷的特異性較好,雖靈敏度不強,但一旦出現(xiàn)升高,對PTE有確定的診斷價值;D-D在PTE患者血漿中含量增大,但對PTE 的診斷價值不大,這可能與檢驗方式有關系;下肢彩超發(fā)現(xiàn)靜脈血栓對PTE診斷意義最大(Youden指數(shù)>0.6),Youden指數(shù)是評價篩查試驗真實性的方法,數(shù)目越大,價值越高,研究表明下肢靜脈血栓出現(xiàn)對PTE具有很大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Geneva評分對PTE診斷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確診意義,下肢彩超發(fā)現(xiàn)靜脈血栓時對PTE具有最大的診斷意義,因此,這兩個指標可以用作早期診斷PTE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4
1梁瑛,趙冬,何善嫻,等.住院肺血栓栓塞癥患者15年診治情況的變遷〔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5):269-72.
2劉暉,馬清艷,孫峰,等.肺血栓栓塞癥252例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2;24(7):398-401.
3晉金蘭,馮志順,鄧哲彤,等.肺血栓栓塞癥54例診斷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27(6):446-8.
4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5):259-64.
5王喆.Wells評分在肺血栓栓塞癥診斷中的價值〔D〕.杭州:浙江大學醫(yī)學院,2009.
6黃俊偉,張晨,張尉華,等.肺血栓栓塞癥患者相關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6):1532-4.
7拓慧,馮傳杰.肺血栓栓塞癥23例臨床特點分析〔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0):143-4.
8韓玲.急性肺血栓栓塞癥漏診13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9):155-5.
9胡曉蕓,陳慧婷,王辰,等.臨床評分與D-二聚體聚體及超聲對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價值〔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9;8(7):451-4.
10陳慧婷.臨床癥狀評分、血漿D-二聚體及綜合超聲對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意義〔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
11劉辰,方緯,王峰,等.肺灌注顯像結合Wells評分及D-二聚體檢查對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價值〔J〕.中華核醫(yī)學雜志,2011;31(1):42-5.
12王雪梅,史蓉芳,劉秀杰,等.應用放射性核素顯像對下肢深靜脈病變和肺血栓栓塞癥的臨床觀察〔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4):221-3.
13張帥,翟振國,楊媛華,等.臨床評分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癥嚴重程度評估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24):1933-5.
〔2015-11-09修回〕
(編輯滕欣航)
基金項目:河北省醫(y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計劃(ZL20140026);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項目課題(20132006)
中圖分類號〔〕R5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1-0130-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