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能源財稅法定原則及其制度實現(xiàn)
    ——基于《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的規(guī)范分析

    2016-02-13 20:34:11李顯冬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2016年8期
    關鍵詞:財稅法定能源

    ■ 曹 宇/李顯冬

    (1.內蒙古大學,呼和浩特 010021;2.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能源財稅法定原則及其制度實現(xiàn)
    ——基于《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的規(guī)范分析

    ■ 曹 宇1/李顯冬2

    (1.內蒙古大學,呼和浩特 010021;2.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2008年《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其立法程序的推進沒有如當初預估的那樣樂觀。2014年能源革命的國家戰(zhàn)略定位又一次形成了推動能源立法的政治驅動?!赌茉捶ā罚ㄕ髑笠庖姼澹┲匾暷茉簇敹愔贫鹊脑O置,確定了鼓勵能源開發(fā)為能源財稅政策的基本原則。能源立法需要正確對待作為財稅法最高原則的財稅法定原則,并力爭在將要制定的《能源法》中著重凸顯,進而將既有的政策驅動式的能源財稅立法模式調整為法律主治模式。

    財稅法定;《能源法》;原則;制度實現(xiàn)

    《能源法》作為能源立法領域的“小憲法”,已經逐漸得到業(yè)界認同。與“小憲法”的理論定位相對應,能源稅收制度也須在能源法體系中占據(jù)應有的位置,以突顯財稅制度在能源領域的特殊性?!赌茉捶ā罚ㄕ髑笠庖姼澹Υ擞邢喈?shù)闹匾暎涞谑隆澳茉磧r格與財稅”之下第九十一條明文確立了能源財稅的基本原則??倲垺耙庖姼濉敝?guī)定,能源財稅的規(guī)制延用了粗線條式立法技術,在可操作性以及與其他部門法的協(xié)調方面,體現(xiàn)了其作為經濟憲法的特殊規(guī)制模式,有必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1 財稅法定原則的制度意義

    財稅法定是財稅法至為重要的基本原則,抑或是財稅法的最高法律原則。所謂財稅法定原則,系指財政領域的基本事項應由立法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加以規(guī)定。相較于更為熟知的稅收法定原則,二者聯(lián)系中有區(qū)別。所謂的財稅法定主義,是指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皆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規(guī)定;征納主體的權利義務只以法律規(guī)定為依據(jù),沒有法律依據(jù),任何主體不得征稅或減免稅收。鑒于歷史源流以及顯著作用,稅收法定原則往往被認為是財稅法領域的“帝王原則”。

    財稅法定原則在產生和發(fā)展的初期其實主要表現(xiàn)為稅收法定,財稅法定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稅收法定原則補充性升級之后的結果,就其構成而言包括收入法定、支出法定以及監(jiān)管法定三個層面,兼具范圍的廣泛性與深度的立體性。從發(fā)生學的角度而言,財稅法定原則的確立是財政收入的正當性依據(jù),尤其稅收的無償性使得私人財產無償?shù)剞D化為公共財產的過程需要充分的法律基礎。就本文而言,限于篇幅的局限以及討論的集中,僅從財稅收入法定的角度重點展開。

    2《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財稅法定原則的規(guī)范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

    2.1 能源財稅立法的基本內容

    能源財稅制度得到了《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的特別重視,征求意見稿第十章專章規(guī)范“能源價格與財稅”,其第九十一條特別就能源財稅政策基本原則予以說明。此外,《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第九十六條(能源稅收激勵)、第九十七條(能源稅收限制)、第九十八條(能源資源稅費)、第九十九條(能源消費稅)以及第一百條(財稅政策的適用)等若干條文,就促進能源合理開發(fā)利用、鼓勵開發(fā)的能源財稅政策予以專門化處理。

    2.2 能源財稅立法的基本目的

    《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第一條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我國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其中“構建穩(wěn)定、經濟、清潔、可持續(xù)的能源供應及服務體系,提高能源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是《能源法》制定的重要指向。具體到能源財稅的基本政策,“促進能源合理開發(fā)利用”則成為財稅制度設計的重要目標。

    發(fā)揮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決定了能源革命的核心在于體制革命,而體制革命的關鍵是能源領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切換的制度轉軌。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明確我國的能源體制革命需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而“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則成為還原能源屬性并推進改革的具體思路。我國能源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闡釋了通過倡導公平競爭,以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yōu)勢,進而破題能源體制改革的設計邏輯。

    能源體制市場化的改革,需要通過公平競爭以發(fā)揮市場優(yōu)化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從而促進能源的合理開發(fā)與利用。如此意義之上,能源財稅政策與公平競爭的目標指向具有共同性。能源行業(yè)的自然壟斷特性,一定程度限制了市場配置資源優(yōu)勢的發(fā)揮。能源財稅政策作為重要的調節(jié)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者消除能源行業(yè)自然壟斷產生的限制競爭的消極后果。通過具體的財稅制度設計引導能源市場的公平競爭環(huán)境,進而發(fā)揮能源領域市場機制的優(yōu)勢作用。換言之,“促進能源合理開發(fā)利用”需要通過保障能源市場公平競爭予以實現(xiàn)。不論是能源稅收激勵,還是能源稅收限制,抑或能源資源稅與能源消費稅的設置,均是維護公平競爭的經濟制度抓手。

    2.3 能源財稅立法的可能問題

    《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作為規(guī)制能源開發(fā)的綜合性立法,較為全面地回應了能源開發(fā)中既有困難的問題意識,突出地反映了“促進能源合理開發(fā)利用”的立法考量。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國家鼓勵/采取/加強/實行/保護……”等立法表達,或者“國務院/各級人民政府會同有關部門……”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各級人民政府……”等授權規(guī)范往往可能使得頒行的《能源法》面臨操作性欠缺的質疑,而以往的教訓確實印證了這樣的擔心。例如,“征求意見稿”第九十八條(能源資源稅費)規(guī)定,在問題意識層面,這一條規(guī)定抓住了當前能源財稅立法中的關鍵節(jié)點,是一種接地氣的回應。或有批評者會認為,從可操作性與實效性的角度考慮,條文僅僅停留于宣示性的階段,但這恰恰是未來的《能源法》所應發(fā)揮的正確功能,也是其作為“經濟憲法”之重要構成要素。需要說明的是,能源法層面的宣示性或者指引性規(guī)范需要部門法的具體實踐方可形成系統(tǒng)的制度,并發(fā)揮應有作用。如此,從廣義的能源立法的角度而言,對應能源法規(guī)定的系統(tǒng)性適應性調整將是繼續(xù)深入研究的重點。

    3 能源財稅法定原則的確立以及理由

    3.1 既有財稅法定規(guī)則不足引發(fā)的功能錯位

    3.1.1 既有財稅規(guī)則配置難以形成法治化體系

    能源財稅“法定”的缺失直接影響到國家與礦業(yè)權人、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合理調整,能源開發(fā)中的各方利益相關主體之間的權益配置難以定型化,導致財稅規(guī)則的創(chuàng)制體現(xiàn)為動態(tài)的各方博弈的結果。

    正是由于“法定”的不足,在財稅立法權與征管權配置方面,都存在“主體錯配”的問題。具體到能源開發(fā)的財稅體系構建方面,財稅制度的設計既受到特定歷史背景的舊限制,又承載有財稅改革的新使命,使得“法定”的缺失尤為突出。舊限制與新使命交錯式匯通于既有的能源財稅規(guī)則,尤其是將改革的法律表達嫁接于原有體制之上而產生排異,導致能源財稅規(guī)則的原本功能一再地進行適應性調整,進而產生穩(wěn)定性缺乏以及權威性不足的表象。

    以與《能源法》緊密相關的《礦產資源法》(1996)為例,該法確立了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形成了以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為核心,礦區(qū)使用費、礦業(yè)權價款及石油特別收益金等為補充的能源財稅體系。在傳統(tǒng)能源主要是礦物能源的情況下,這自然影響到我國能源開發(fā)的財稅體系架構。盡管既有的能源財稅法治體系已見雛形,但其體系設置尚不完備,所有者權益保護不足,稅費設置重疊導致的重復征收以及概念界定不清、征收主體不明確等諸多問題尚待解決。充分合理地發(fā)揮能源財稅制度的應有功能,促進能源利用開發(fā)依然任重道遠。

    3.1.2 既有財稅法定規(guī)則不足引發(fā)的制度異化

    稅收屬于能源資源稅費體系中的一環(huán),財稅法定無疑將對整個能源稅費體系的架構產生影響,呈現(xiàn)為不同樣態(tài)的稅、費、金的法定化與固定化將對我國能源稅費體系建設產生積極的促動。

    (1)礦業(yè)權價款已經異化為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手段?,F(xiàn)行法規(guī)范體系內設置的礦業(yè)權價款,其實際運行已經超越了原本預設的填補國家勘查活動成本的范疇。其中,沒有國家投資勘查仍然要繳納礦業(yè)權價款與預先收取均已經展示出常態(tài)化的趨勢?,F(xiàn)行的能源財稅立法中,“價款”一詞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法律術語,不屬于財稅法學中稅、費、金三種基本收益形式中的任何一種。

    (2)能源費體系中,國家所有者利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依照我國《礦產資源法》中關于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宗旨和目的要求,礦產資源補償費構成中應包含用于補償?shù)V產資源耗竭的重置資本和國家資源性資產收益這兩項基本內容?,F(xiàn)行規(guī)定中的資源補償費沒有將國家所有者利益凸現(xiàn)出來,導致財政法學意義上的“租(金)”與“費”的混同。

    (3)資源稅與價款重復征收難保公平。我國資源稅具有了普遍征收和調節(jié)級差的雙重功能,既體現(xiàn)了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又對礦山企業(yè)因自然稟賦差異取得的超額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調節(jié)。鑒于“法定”的不足,現(xiàn)行法中的資源稅與礦產資源補償費在收取依據(jù)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資源稅的從價征收直接導致了部分收益的多重征稅。針對石油開發(fā)面臨礦產資源補償費、石油特別收益金以及資源稅三重征稅的窘境,2014年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lián)合發(fā)文(財稅〔2014〕73號)將“原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相應地將資源稅適用稅率由5%提高至6%?!?/p>

    綜上所述,仍存的弊端一定程度引發(fā)了各制度運行的混亂,難以有效地發(fā)揮制度設計的目的預設。

    3.2 能源立法堅持“財稅法定”的基本理由

    3.2.1 能源財稅法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史無前例地明確稅收制度改革需要“落實財稅法定原則”并“完善稅收立法”。我國當前能源開發(fā)管理中的核心問題,本質上聚焦于利益分配規(guī)則的設置。財稅制度的應有功能無疑指向利益分配規(guī)則的內容以及效果。如此意義之上,“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進程中,須解決影響稅收法治的各類突出問題,其中最為急迫和首要的,是真正落實財稅法定原則”。

    鑒于我國改革初期稅收立法采取的授權立法基本策略,部門立法的弊端尤為突出,甚至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稅收法治的建設。能源財稅立法采取“法律授權,法規(guī)與規(guī)章細化的固有立法模式”確實難言合乎現(xiàn)代財稅法治的基本精神與具體要求?!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能源財稅立法的模式選取與立法技術提出了明確的指向,財稅法定的落實已成為當務之急,并且獲得了政治層面的積極認可與有序推動。

    3.2.2 能源財稅領域的改革要求“于法有據(jù)”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說明“重大改革應于法有據(jù)。實現(xiàn)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贝伺e闡釋了改革與立法的關系步入新的階段。傳統(tǒng)的政策驅動式的改革模式需要適應新的于法有據(jù)式的改革模式。之所以要求重大改革要做到于法有據(jù),應當認為是由于改革要有一個群眾基礎,要有一個法律基礎,要有一個人民意志的表現(xiàn),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推行改革。

    作為能源領域“小憲法”的《能源法》的制定,實質上是能源體制改革的法制供應要求。所以要緊緊圍繞“改革應于法有據(jù)”這一要求,完善《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的修訂工作,以合法性作為《能源法》制定的重要檢驗指標。具體到能源財稅立法的范圍,財稅法治的實現(xiàn)程度與我國改革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困局和諸多難題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能源財稅規(guī)則的設計需要在既有法律規(guī)范的框架內嚴格制定,這樣才能改變現(xiàn)行法既存的那些尚未得到法律修正的、使得能源財稅立法進退維谷的現(xiàn)實狀態(tài),使其通過《能源法》的頒行真正得以解決。

    3.2.3 能源財稅立法應突出“法定”為先

    (1)財稅法定不足導致稅費金為核心的能源財稅制度錯位。依據(jù)問題導向的基本思考路徑,能源財稅立法的缺失與混亂,一定程度上也是財稅立法問題在能源財稅范圍內的延續(xù)。稅費金為主體的能源財稅制度缺乏“法定”的界限,容易誘發(fā)制度或者規(guī)則之間的越界與傾軋。因此,“法定”各項財稅制度的邊界與功能是處理其相互之間外部關系的重要途徑,而各個制度范圍內的核心要素也有待“法定”予以固定。

    (2)新修訂的《立法法》明確財稅法定。2015年3月15日,全國人大十二屆三次會議通過對施行十四年之久的《立法法》的修訂?!读⒎ǚā返?條明確將稅收制度列為“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項。鑒于《立法法》修訂闡釋的最新動向,能源財稅立法亦需要及時適應。此次《立法法》的修正使得我國財稅立法領域中固有的授權立法模式受到質疑,已經出現(xiàn)“對既往稅收授權立法的清理可以在2020年之前通過人大的立法解釋形式來完成”的呼聲。

    3.2.4 能源財稅法律規(guī)范的體系定位

    財稅法是一個涉及眾多法律部門的綜合法律領域,是《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等法律部門中涉及財稅問題法律規(guī)范的綜合體,不隸屬于任何現(xiàn)有的部門法,而是一個采用獨特劃分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與現(xiàn)有部門法相并列的相對獨立的法律領域。故而才被與《反壟斷法》和《預算法》以及《破產法》等一樣,歸入憲法性法律規(guī)范子系統(tǒng),稱之為“經濟憲法”。《能源法》(征求意見稿)所涉財稅問題的處理條文亦屬于此等意義之上的財稅法,或者可以理解為廣義之上的財稅法,當然依據(jù)法律規(guī)范系統(tǒng)論亦可被視為是“經濟憲法”的子系統(tǒng)。既然作為財稅法的內容構成,有必要遵從財稅法定這一統(tǒng)攝財稅立法始終的基本原則,充分發(fā)揮財稅立法的應有功能。

    4 能源財稅法定的制度實現(xiàn)與注意問題

    4.1 《能源法》的“經濟憲法”功能:維護競爭

    4.1.1 《能源法》作為能源領域的競爭法

    只有自由競爭才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勝劣汰,優(yōu)化資源配置,確保市場經濟生機勃勃。能源的稀缺性以及不可避免的運輸瓶頸等行業(yè)特性決定了能源市場通常不存在完全自由化的市場,試圖通過完全市場化實現(xiàn)充分競爭的愿景幾乎無法實現(xiàn)。從功能主義的角度著眼,能源法的出現(xiàn)正是以限制能源領域的壟斷作為出發(fā)點。從某種意義而言,國際通行的能源法更多地展現(xiàn)了能源監(jiān)管法的角色與定位。

    《能源法》在能源領域限制“限制競爭”,禁止能源企業(yè)濫用獨占支配地位,并規(guī)制公權力對弱化或取消競爭的兼并的監(jiān)控,成為“能源領域的經濟憲法”?!赌茉捶ā纷鳛椤敖洕鷳椃ā钡闹匾M成部分,其基本理念與內容結構,自應與當前先進的國際競爭法律規(guī)范系統(tǒng)接軌,通過對壟斷協(xié)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經營者集中三類主要壟斷行為的規(guī)制,構建反壟斷法體系的基本框架。其中,能源財稅制度的設計成為能源領域反壟斷,或者說促進競爭的制度載體。

    4.1.2 以《能源法》保障能源基本經濟制度和原則

    從形式意義出發(fā)來理解“經濟憲法”,即“經濟憲法”是指所有包括經濟內容并對經濟制度進行規(guī)定的憲法規(guī)范。經濟憲法所涵蓋的內容極其重要,因為經濟憲法優(yōu)先適用于普通法上的經濟公法規(guī)定,而且對法律適用過程中的法律解釋也有重要影響。

    《能源法》所預設的具有制度創(chuàng)新蘊意的立法目的,使得《能源法》寄托著太多不能承受之重,以至于其制度架構從一開始就陷入同現(xiàn)行制度的沖突之中,進而導致《能源法》的立法過程舉步維艱。功能預期層面,《能源法》立法不僅僅是能源領域的綜合性立法,同時需要發(fā)揮宏觀管理和對單行立法之間加以協(xié)調的作用,即意味著對其他單行能源立法在“拾遺補缺作用”之外,更具有促進市場真正在能源領域起到決定性的“母法”作用。

    4.2 能源經濟利益分配機制的法定化

    4.2.1 能源領域財稅規(guī)則與制度應當定型化

    具體到能源財稅立法這個相較于能源法更窄的論域之內,《能源法》(征求意見稿)設計的能源財稅條文無疑也同能源法一并肩負著宏大的使命,既要承載能源領域財稅法治建設改革的使命,又要負擔統(tǒng)領能源財稅立法協(xié)調單行能源財稅立法的應有功能。有鑒于此,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的政治要求,以及財稅制度只能由法律規(guī)制的立法要求,迫切需要能源財稅領域的確立并落實“法定”優(yōu)先的應對思路。

    財稅法定不僅僅是《能源法》的基本財稅政策,更是需要聯(lián)動性反應在散落于其他法律法規(guī)中的能源財稅規(guī)則。尤其是《礦產資源法》以及配套規(guī)定中,需要從規(guī)范稅費金的稱謂出發(fā),實現(xiàn)稅費金各歸其位,實至名歸。

    至于能源稅費體系如何構建?國家作為所有者的收益應如何保障?能源稅費收入在地方與中央之間如何分配?此等問題確實也是停留于提出問題階段。如何創(chuàng)設新的規(guī)則以及如何同既有的相關能源財稅法規(guī)銜接等問題有待進一步地展開。誠然,《能源法》并非醫(yī)治所有中國能源問題的良藥,也不可能包治百病。但如何促進《能源法》與相關法律的協(xié)調,有效地回應實踐中的問題確實是《能源法》制定不可回避的問題,更是為其他單行法或特別法實施提出“新頒布的一般法”的銜接適用問題。

    4.2.2 能源財稅法定原則要求厘清稅費金的功能

    能源財稅規(guī)則的設計需要遵從財稅法定這一財稅法領域的最高法律原則。從國家二元角色的區(qū)分著眼,不論是國家作為所有權人的收益,還是作為管理人的收費或者收稅都應當通過財稅法定的方式將其權力限定在法治的框架之內,防止公權力的肆意而導致的對既定規(guī)則的越位。從礦業(yè)權人的角度著眼,其合法的權益需要財稅法定規(guī)則的切實保護,避免公權力越界而造成的對民事合法權益的侵蝕。畢竟,非法定的規(guī)則設計標準充滿了有權機關的意愿,稅費金等財稅規(guī)則無法踐行其應有的制度功能,甚至容易異化為限制競爭、侵害權利的消極效果。

    能源稅費制度的設置事關多元利益主體的糾葛,科學合理的稅費金設置也正是“稅費金各歸其位”的根本要求。

    其一,引入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以代替礦產資源補償費,歸還資源補償費的應有功能,將國家收益以專門的權益金制度加以固定。如此調整可以同《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第九十九條“國家建立和完善能源資源稅費體系,保障國家作為能源資源所有者的應得收益”形成聯(lián)動效應,使得能源立法中的財稅規(guī)則設計具備實現(xiàn)的制度抓手。

    其二,以“礦業(yè)權出讓費”取代現(xiàn)有的“礦業(yè)權價款”,一方面糾正“價款”這一非法學專業(yè)用語帶來的表達困惑,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闡釋這一制度設計體現(xiàn)的本質。

    其三,探礦權使用費與采礦權使用費正名為“礦地使用費”,如此設計既符合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面積征收的合理性,又符合國際能源立法中財稅規(guī)則的通行設計。

    其四,體現(xiàn)級差地租的資源稅繼續(xù)保留,從而實現(xiàn)絕對收益與資源稅實現(xiàn)級差收益的互補協(xié)調機制。

    綜上,我國的能源財稅法治體系建設需要形成以權益金為主、資源稅為輔、特別收益金為補充的新的能源財稅法律規(guī)范系統(tǒng),并以財稅法定的方式予以固定,從而糾正既有制度中能源開發(fā)相關稅費設計中存在的定位模糊與功能錯位。

    5 結語

    《能源法》作為規(guī)范能源開發(fā)的“小憲法”的功能預設決定其涵射內容的綜合性。其中能源財稅制度作為維護能源市場公平競爭的制度抓手已經得到了《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的應有重視。能源財稅法律系統(tǒng)的構建既受到特定歷史背景的舊限制,又承載有能源體制改革以及能源財稅革新的新使命,使得“法定”的缺失尤為突出?,F(xiàn)行法框架范圍內的能源財稅制度更多地依賴于政策層面的適應性調整,如此“縫補式”的應對終究導致了能源稅費體系混亂,進而產生制度功能的異化。

    政策驅動式的能源財稅規(guī)制模式傳統(tǒng)以及既有的能源財稅制度的法定缺失,需要突出財稅法定原則在能源財稅立法中的作用。具體到《能源法》的設計,能源財稅法定的立法表達應以具體條文直接明示的方式彰顯財稅法定原則,在堅持既有的鼓勵開發(fā)財稅政策基本原則基礎之上增加財稅法定的立法表達。

    財稅法定不僅僅是《能源法》的基本財稅政策,更是需要聯(lián)動性反應在散落于其他法律法規(guī)中的能源財稅規(guī)則。能源財稅法定除卻在能源法中加以突出之外,需要從《礦產資源法》《煤炭法》等單行法的角度予以體系性地調整。

    [1]劉劍文.論財政法定原則——一種權力法治化的現(xiàn)代探索[J].法學家,2014(4):19-32.

    [2]張守文.論稅收法定主義[J].法學研究,1996(6):57.

    [3]黃雄,楊解君.統(tǒng)一能源法典:基于現(xiàn)行能源立法的檢討[J].法治論叢,2011(1):77-83.

    [4]張守文.稅收法治當以“法定”為先[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4 (1):55-57.

    [5]江平.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與新問題[J].炎黃春秋雜志,2014 (12):6-8.

    [6]劉劍文.財稅法治的破局與立勢:一種以關系平衡為核心的治國之路[J].清華法學,2013(5):20-24.

    [7]王爾德.“稅收法定”之后:專家建議進一步規(guī)范授權立法[N].21世紀經濟報道,2015-03-18(07).

    [8]華國慶.試論財稅法的本質屬性[J].財稅法論叢,2015(2):6-14.

    [9]李顯冬.溯本求源集:國土資源法律規(guī)范系統(tǒng)之民法思維[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474.

    [10]孔祥俊.反壟斷法原理[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4.

    [11]李小明.論憲法對經濟制度的保障作用[J].法學,2000 (10):8-11.

    [12]肖國興.《能源法》制度設計的困惑與出路[J].法學,2012 (8):3-14.

    [13]李艷芳.論我國《能源法》的制定——兼評《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J].法學家,2008(2):92-100.

    [14]魏敬淼,鄭皓輝,李顯冬.中國礦產資源收益體系的反思與重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3(9):8-11.

    The Legality Principle of Energy Taxation and Its System Establishment: Normative Analysis Based on "Energy Law" (Draft)

    CAO Yu1, LI Xian Dong2
    (1.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21, China; 2.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88)

    Since "Energy Law" (Draft) was promulgated for public comments in 2008, the progress of legislation was not as optimistic as expected originally. The national strategy in energy revolution formed the political drive to promote energy legislation once again in 2014. In "Energy Law" (draft), the energy taxation system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and encouraging energy development is set a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nergy taxation. The legality principle of taxation needs to be considered properly in energy legislation, which is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Taxation Law". It should be refected prominently in the formal "Energy Law". Thus,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mode of energy taxation droved by policy will be converted into the mode droved by rules of law.

    the legality of taxation; "Energy Law"; principle; system establishment

    DF467.1;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08-0010-05

    2016-06-12;

    2016-06-29

    司法部2015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15SFB5025)

    曹宇(1988-),男,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人,內蒙古大學講師,法學博士,主要從事礦產資源法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財稅法定能源
    智取紅領巾
    重建院落產生糾紛 土地確權程序法定
    “財稅史的啟示:歷史上的財政危機與財稅變革”網絡研討會綜述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6:20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小學科學(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選擇
    中老離婚法定理由之比較
    法大研究生(2017年2期)2017-04-18 09:06:50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2016:打好財稅改革攻堅戰(zhàn)
    踐行“三嚴三實”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
    惠水县| 舞阳县| 云龙县| 格尔木市| 拜泉县| 德保县| 汝州市| 炉霍县| 简阳市| 梅河口市| 黄平县| 嘉兴市| 水富县| 九江市| 浪卡子县| 鱼台县| 延长县| 嘉义县| 民勤县| 汶川县| 乌拉特后旗| 怀化市| 筠连县| 文安县| 宜阳县| 青铜峡市| 汝阳县| 蒲城县| 共和县| 阳泉市| 什邡市| 游戏| 乐陵市| 德江县| 沙田区| 盘山县| 紫金县| 泰兴市| 双江| 弥渡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