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暉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桂林 541001)
?
視唱練耳教學中對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
李艷暉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桂林 541001)
【摘要】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育,音樂人才的教育也是如此。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人們對于藝術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作為音樂教育的目的之一,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它要求人們具備基本的要素,能夠理解音樂要素的組合方式和表現(xiàn)情感,并與自身的情感產生共鳴。視唱練耳教學通過聽辨、視唱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節(jié)奏感、音準感、調式調性感、和聲感等等,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音樂鑒賞能力;現(xiàn)狀;培養(yǎng)
視唱練耳是音樂教育的基本學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提高學生聽辨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理解、鑒賞、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為達到這一目的,它將和聲、節(jié)奏、調性調式等組成音樂語匯的音樂要素綜合起來,并通過一定的訓練使學生掌握音樂鑒賞能力的方法。所以,視唱練耳教學與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之間有著分不開的關系。
第一,視唱練耳教學與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
1、視唱練耳是音樂鑒賞的基礎和前提。視唱練耳教學主要訓練學生的聽覺能力、識譜記譜能力,具有技術性和藝術性的特征??梢哉f,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教育的基石。學生能否掌握視唱練耳教學的內容,直接影響著其他音樂專業(yè)的學習。例如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不僅僅需要具備氣息控制的能力,還需要具備音高聽辨的能力,后者可以使他們準確地把握住音準;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需要具備強烈的節(jié)奏感,以感受音樂的律動;作曲專業(yè)需要具備敏銳的和聲感,以提高對于音樂情感的把握。而音樂鑒賞這種非技能類的課程,主要是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而音樂作品是由旋律、節(jié)奏、音色等多種音樂元素構成的,學生要想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就需要分析、把握、整合多種音樂元素,這離不開視唱練耳的教學和訓練。
2、音樂鑒賞能力是視唱練耳教學的目的和任務。視唱練耳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元素,并將之運用到音樂實踐中來,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對音樂作品的要素進行直接的感知,并從各個角度出發(fā),來訓練對音樂要素的分析、鍵能能力,熟悉音樂要素的特性,最后通過聆聽的方式,將音樂要素和音樂作品進行統(tǒng)一理解,以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所以,視唱練耳教學的目的和主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第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途徑研究。
1、視唱練耳教學需要強調學生對音樂要素的感知能力。這主要從兩個方面下手:聽覺訓練和視唱訓練。首先,聽覺訓練對音樂要素感知力的培養(yǎng)。聽覺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才能的基本手段。本文認為音樂才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與生理條件相關的音高感、調性調式感、旋律感、音色感、和聲感等音樂要素。另一方面是綜合才能,如音樂想象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表現(xiàn)能力等等。前者是對音樂的直接感知,也是淺層次的感知,主要由人的先天條件所決定。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是需要通過大量積累和感知而具備的一些能力,可以通過后天訓練獲得。這兩個方面直接影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感悟、鑒賞,所以,視唱練耳教學需要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以形成音樂才能。其次、視唱訓練對音樂要素感知力的培養(yǎng)。視唱是提高音樂感知能力的直接方式。學生在視唱過程中,運用聽覺、視覺等多種感覺來達到識記音樂旋律片段的目的。這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看譜視唱能力,讓學生獲得準確的音準感、節(jié)奏感、結構感等。另一方面讓學生廣泛涉獵不同時代、流派、風格的音樂作品,積累音樂語匯,為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視唱練耳教學需要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引入實際的音樂作品不僅能夠使得音樂要素更加形象、真實,讓音色更加多樣,還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表現(xiàn)能力,拓展學生的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但是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可以作為視唱練耳教學的素材的。在選擇音樂作品的時候,應該遵循幾個原則:首先,音樂作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在選擇音樂作品的時候,應該全方位地考慮學生的視唱練耳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于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層次的音樂作品。其次,音樂作品的特點和教學目的相一致。音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例如視唱練耳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就可以選擇節(jié)奏感突出的非洲音樂來作為教學素材。第三,注重作品風格的多樣性。一首音樂作品是由多種音樂要素構成的,而具有同樣特點的音樂要素也會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各家各派的音樂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為視唱練耳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資源。所以,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要在作品的選擇上實現(xiàn)多樣化,以便于學生積累音樂語匯,把握音樂要素。最后,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視唱練耳教學切忌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教師在選擇音樂作品的時候要遵循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的原則,來適應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
第三,注重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視唱練耳教師要具備以下能力:深厚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視唱練耳課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它是聲樂、舞蹈、器樂等其他專業(yè)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必經之路。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需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還需要對音樂作品進行講解。這就需要視唱練耳教師具備深厚的學科素養(yǎng),如人文知識、美學知識等等;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視唱練耳教師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科研水平等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視唱練耳教師要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技術訓練的過程中滲透藝術性,將課程變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也要學習如何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搜集豐富的素材來豐富課堂內容;良好的職業(yè)道德。通過視唱練耳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一件極為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師具備來更好的職業(yè)道德,為學生的學習奉獻自己。
參考文獻
[1]陳彥如.高師視唱練耳課程的審美內涵及教學探索[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
[2]羅小平.談音樂鑒賞中的期待、回味與反復品味[J].人民音樂,1997.